重民生 强根基 福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2014-07-25 03:58:28邵自平,陈向镇
中国水利 2014年3期
关键词:重点县服务体系福建

2013年6月,李国英副部长调研福建农村水利工作

厅领导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深入现场督查农村水利工作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邻近港澳,面对台湾。近年,随着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强劲发展,农村水利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的关键期。福建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水利工程,仅2013年用于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就达103亿元,较2012年增长10.1%,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近日,记者专程走访福建安溪、上杭等地,感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给福建农村水利建设带来的巨变。

重民生,高标准建设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2011年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意见》,省领导要求要做好这一惠及千万百姓的民生工程,饮水安全建设全面提速。

永春县姜莲村河塘清淤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泰宁县朱口农村饮水安全净水装置

泉州山美灌区渠道改造工程

抓好饮水安全顶层设计是关键。福建省根据农村水利“十二五”规划布局,按照巩固、提高、配套、完善的目标,采取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对饮水安全工程制定了新标准,应用新技术,实行适度集中供水,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自来水覆盖率、水质合格率普遍提高,2363万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仅2013年就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00.4万人。

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管好才能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福建省建立了一套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把近年全省73个项目县、301处日供水规模200m3或受益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图片等信息全部录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情况一目了然,为今后工程管理年度考核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上杭是著名革命老区,2007年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水利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通过实行整乡(镇)整村推进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方式,至2013年年底全县农村日供水规模达7.61万t,一举解决了29万农村居民和2.24万名农村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是福建第一个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地区。

“为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我们分别建立四种饮水安全建后管护模式,即集团模式、协会模式、股份制模式和自主模式,各地根据情况分级分类管理。县财政在不富裕的情况下,每年还拿出200万元建立管护奖励基金,对管护较好的工程以奖代补,引导调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杭县水利局局长蓝善祥告诉记者。

成立乡镇自来水公司是上杭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的集团模式之一。记者在古田镇水厂看到,水厂主网已经覆盖集镇周边8个村和镇直各单位,受益人口18000多人,公司注册成立“上杭县古田龙口自来水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有效解决了工程建后管护问题。

古田镇水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厂实行企业化运作后,古田每户都安装IC卡智能水表自觉缴纳水费,先买后用,和市区水厂管理方式一样,老区人民也喝上了和城里同样的干净水呢。”

稳生产,小农水产生大效益

“小农水”建设切实解决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福建省抓住中央财政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机遇,分五批共实施5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土地“重焕生机”。

据了解,利用国家大力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契机,福建省通过实行“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检查督查、绩效考评”等有效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水源工程、渠道加固、排涝沟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田间水利设施,提高了农业灌排能力,对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雨水集蓄经济作物优质高产研究

安溪县茶园大面积采用节灌设备

武夷山市山地水利工程

连城县朋口镇大棚花卉产业推广节水灌溉

“实践证明,经过福建四批重点县项目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成效凸显,能解决大问题、产生大效益、带来大变化、推动大发展。”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子维形象地用“四大”向记者介绍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福建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山地水利蓄水工程及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山地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有力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溪是全国著名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年产茶叶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高山云雾出好茶,由于安溪茶树大多建在高山,没有较大的山涧汇水,季节性缺水较严重。遇到较大旱灾时,茶叶产量严重减少,茶叶品质也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茶园经济效益。

2011年安溪被确定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通过三年实施,至2013年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6%。

“通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实施,一批节灌设施的运用为茶乡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茶农不再为茶树灌溉发愁,吃上了‘定心丸’。”安溪县水利局局长李木成说。

安溪县高建发茶庄老总高碰来向记者展示茶区新上的喷灌设备,他说,“自从茶园上有了节水灌溉设施,保证了海拔900多m3000多亩茶园的基本供水,生产的铁观音品质好、产量高,直接出口日本和欧洲。”

强根基,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基层水利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农村设施运行效率和质量。近年,福建大力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础,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

福建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黄明聪介绍说,“2002年福建省乡镇机构改革后,仅保留了120个乡镇水利工作站,服务体系和人员的不到位造成基层水利管理主体缺位,直接影响基层水利健康发展。近年,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福建已累计恢复乡镇水利工作站896个,完善的设施、健全的服务体系,为福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福建基层服务体系的健全,实现源头到龙头管理,一举解决了困扰多年基层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的管理和运行难题,服务网络延伸到田间地头,给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持续输送着“新鲜血液”。

如今,福建广袤农村处处活跃着一批乡镇水利队伍,76个县(区)全部出台成立乡镇水利工作站机构的文件,896个基层水利工作站、793个乡镇水利工作站、32个流域中心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基层水利工作机构全部恢复。同时,全省落实人员编制总数2417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累计达到3721个,选聘农民水利技术员12115名。

数据的背后离不开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据了解,2013年福建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对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量化要求,“要建立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做到人员核定编制,经费县级财政预算保障,确保每个建制村配备1名农民水利技术员。”

谋民生之利,强服务根基。福建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契机,按照“强水利、美生态、富百姓”的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全面完成农村水利各项工作,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莆田市荔城区后黄村农田水利示范片

猜你喜欢
重点县服务体系福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那个梦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4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3:50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