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探索

2014-07-25 19:56刘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成就学业学科

刘敏

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实现“个性化发展”,我们认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如何将学业评价贯穿于学科教学、教育的全过程,并形成有效反馈机制;通过积极、阳光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与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我们教学研究的核心。2009年,我校开展了学业成就评价研究,至今已历时5年,下面简述我们的实践成果。

学业成就的概念界定

界定1:指学生在校的学科学习结果。泛指学习者经由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得到的学习结果。一般皆以学生期中和期末考、交纳报告、平时成绩、上课以及作业之情形给予适当的加权作为学生学业成就的指标。(张锦鹤,2002年)

界定2: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具体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和能力提高,以及态度、情感等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我校“高中新课程校本学业成就过程性评价”研究,是在原有阶段性与终结性学习成绩评定的基础上,以“立足校本、注重过程、促进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求知、探索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时期的成长和进步状况,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发展。

学业成就评价的实施方式

1.创设各种积极、灵活、有效的评价方式

第一,评价设计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评价跟进在各个重要的环节中。课上,教师会尽可能创造条件——问题、交流、合作、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有机会发挥和表现。给优秀学生以关注性、引导性评价;给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对一般学生投以关注,也是一种积极评价。对典型学生、典型事件有针对性地做笔记。

在“学案”导学设计中特别强化“评价”设计,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交叉、融合。例如,物理、语文、英语、化学等不同科目的课堂学案,包括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思考、交流、活动的问题。

第二,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过程性自评与互评。

学生自我学科综合评价与阶段性小组讨论评价结合。例如,物理学科尝试了小组评价研究实践,其中一次是课代表、学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代表组成评价组,做学生学科综合评价(每学期至少一次)。

测试改革、试卷重组——不一样的试卷元素,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例如,物理学科着眼于综合学业成就评价的研究设置测试试卷结构,分基础性要求、学业成就水平要求、发展性要求三部分。在每次测试卷后面,附有学生对试卷完成的客观估评分数(百分制);有综合评价等级(依据卷面完成的规范程度,解决问题方法选择上的优劣、对自己成绩的自我评价客观程度等做出评价(优秀、良好、尚可等);对后续研究问题的完成情况做出阶段性学习表现综合评价。

创设学科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使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在互动中发展。重视对学生在特色学科的行为表现评价。高中新课程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探究环节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实验室学生有了充分的实践、参与、表现、合作的机会,也是过程性评价的重点。化学、物理学科建立了实验室行为表现评价表,学生进入实验室入座后,首先看到的是实验室表现评价表,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关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不断地约束或矫正自己的实验行为。

抓住典型契机、典型课程,开展典型化评价活动。例如,入学依始,笔者给学生作以“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报告,谈人生、理想、志向,谈高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高中生活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调试与应对等。之后,立即做问卷调查——作为我们对学生了解与学生走进高中生活的第一次自我评价,唤醒学生的评价意识。其中包括对教师讲座的评价,对学校初步评价,对理想大学的期望,对高中的学习、生活的想法与建议等。

第三,教学目标三位一体,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

如何评价学生情感与价值观,是学业评价所面临的难点。

(1)以观察法为主,学习过程中多方位、多层次了解学生学习中所表现的态度、方法,例如,是否关注学业对生活、社会的意义、价值等。

(2)看学生自我认可程度——测试试卷中设置有关自我评价项目,也许不够客观,但是反映了学生良好的愿望。

(3)设置免监考考场——学生自愿报名免监考,反应学生的人格要求及价值观态度。

(4)“星级”评价卡辅助评价。我们研究设计了“星级”评价卡,在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的杰出表现领域、典型学生的典型活动,及典型的测试活动后展开表彰,依据表现程度、影响程度等,发给学生不同级别的“星级卡”,其中有教师对学生的真情鼓励,也有学生对同学的赞誉,还有对表现不佳的学生的“提示卡”。

2.过程性评价与学期定量总评整合设计

如何处理比较主观的过程性评价与客观的学期定量评定的关系?我们依据了评价方案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过程性表现评价在学期总评中所占有的比例。

例如,物理学科,按评价的优秀、良好、尚可、期待的比例,分别得到约25%、20%、17%、15%的学科表现性评价成绩(采取鼓励模糊评价原则)。以上过程性评价与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结合,折合成相应的分值填入相应的评价表。

平时测验成绩,阶段性(期中)测试成绩约15%;模块考试卷面成绩约60%;参与物理研究性学习和选修课,表现突出,有创意,参加物理竞赛,在原有总评成绩可以上浮5%。通过评价激励,进步幅度高的学生可以上浮5%。

对于非常优秀的学生加“星级”鼓励,提供发展提升的机会;对学困生提供补救机会,例如多次不能达到应有的程度,可以适当降低测试难度,以会考要求为准,希望达到尚可程度;对成绩平平的学生,以巩固、适当提高要求为主。

学业成就评价助推师生共同发展

1.多元、多层次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

在实践中,教师创设了灵活多样评价方式、手段;开发了学科特色浓郁的教学及拓展活动,进一步拓宽了评价渠道,使过程性评价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的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网络虚拟课堂及网络工作室等。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以下评价原则。

第一,坚持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评价,紧紧抓住学生学习过程,把学生个体进步的幅度作为评价的重点,是“高中新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特点所在。为此,我们围绕过程性评价坚持5个结合:测试评价与日常及时肯定结合;课上即时肯定与私下谈话评价结合;口头评价与批阅、星卡等书面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

第二,运用各种鲜活的评价方式形成反馈,通过外部刺激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效果等做出的评价,学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更多的成就感。由此,不但满足学生渴望肯定的心理需要,也激发学生去争取更多、更高层次肯定的欲望。

第三,通过对学生在课堂及各种“拓展空间”的学习综合行为的即时评价,缩短反馈时间,增加反馈频率,强化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引导与控制。由于把评价用于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学业成就评价更注重于过程性评价中的细节性评价,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做出针对性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每一步做出及时的引导,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发展趋势和发展进程。

2.创新的评价方式助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

每个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展学业评价研究,不仅助推了学生们的成长,更让教师获得了富有个性的专业发展。如语文学科:对人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的评价研究;政治学科:学生参与拓展课题活动中自主评价的实践探索;化学学科: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研究;数学学科:对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评价研究;历史学科:高中历史学习档案袋评价研究等。

以上课题均经历了完整的研究过程,均结题并且取得实效。

例如,政治学科“学生参与拓展课题活动中自主评价的实践探索”课题,在课堂学习主渠道之外开展拓展研究活动,并且将评价及时跟进。活动中有“三个多”:学生作品展示形式多——如每堂课的前5分钟,在墙报上集体展示,向家长展示,选修课展示等;参与即时评价的主体多——有教师、同学、家长等;评价要素涵盖方面多——表达能力、表达技巧、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三多”调动着学生对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拓宽了学生发展的维度,更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特点,从而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 编辑王宇华 ■

猜你喜欢
成就学业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艰苦的学业
了不起的成就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失恋“成就”的CEO
回顾五年成就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