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分析了俄语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黑龙江大学在以俄语特色为办学宗旨的指导原则下,积极开展俄语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提高俄语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提出俄语双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俄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21-02
自2002年起,黑龙江大学便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开设了系列双语(英语)教学课程,在双语(英语)教学方面迄今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12年学校进行了首届“黑龙江大学双语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活动。但相对于英语双语教学来讲,俄语双语教学由于师资力量、俄语生源等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本文就黑龙江大学在开展俄语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
一、俄语双语教学的现状
(一)俄语生源少,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除去俄语学院、中俄学院的俄语专业学生,黑龙江大学各专业本科生第一外语为俄语的学生人数相对于英语学生少,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为例,该学院历史专业四届本科生,2009级51名学生中没有俄语生,2010级学生中只有1名俄语生,2011级33名学生中没有俄语生,2012级46名学生中也只有1名俄语生。其他学院情况也大致如此,俄语学生约占全部学生总数的3%,且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四级考试,但听、说能力较低,甚至有少数学生完全听不懂俄语,且专业词汇量贫乏,开展双语教学困难较大。由于双语教学是采用俄语原版教材,使用俄语和汉语交叉教学,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其俄语基础十分重要,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正常的教学进度,最终影响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师资培训力度不够,俄语双语师资匮乏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大学专门开办第一期双语(俄语)教学师资培训班,培训班采取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考核的方式择优录取,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口语、听力、基础俄语,其中口语和听力课由俄罗斯外教授课,基础俄语则是聘请俄语系教授授课,保证教学质量。培训班学员每周学习15课时,共24教学周。经过一年的培训班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俄语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教师原有俄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部分教师水平提高并不明显。第一期俄语培训班共有学员18人,经过培训,达到开设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只有6人,占参加培训教师人数的33.3%,而且计划近两年内开设相关双语课程的教师只有4人,占参加培训教师人数的22.2%。因此,很难达到每年真正培养25至30名左右的双语教师的目标[1]。黑龙江大学俄语双语教师整体水平不容乐观,俄语双语师资严重不足,教学力量比较薄弱。
(三)双语教学激励力度不够
黑龙江大学先后制定了《黑龙江大学双语教学教师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教师学校出国进修管理办法》等,规定优先选派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出国进修[2],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每年选派出国进修的双语教师人数非常有限,派去俄罗斯进行教学培训的会讲俄语的教师就更少。尽管学校规定双语课程的工作量将按照普通课程工作量的1.5倍核定[3],但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热情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首先,与普通教学课程不同,双语课程要求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所以教学难度较大。其次,教师日常不仅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要面临较大科研压力,每学期的教学评估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而开设双语课程要准备俄语讲义,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再次,由于学生俄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师生互动比较困难,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没有成就感,也影响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积极性。
二、开展俄语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黑龙江大学全方位对俄特色办学宗旨
黑龙江大学是由中国抗大第三分校俄文队发展而来,学校具有的语言优势、综合学科发展优势以及独特地缘优势使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始终保持全国俄语学科的龙头地位,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对俄特色办学之路。2012年,黑龙江大学成为黑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立了具有对俄特色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因此要合理整合学校不同学科的俄语教师资源,更好地开展俄语双语教学,努力提高教师俄语双语教学能力,力争在俄语双语教学实践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黑龙江大学全方位对俄办学积累更加有益的经验。同时,进一步彰显黑龙江大学全方位对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办学水平,积极推进黑龙江大学国际化进程。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开课和专业课教学,外语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4]在稍后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2003)》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因此,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四年的系统专业学习,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具备较高的对外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迅速拉近与俄罗斯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为今后可能从事俄罗斯相关问题研究打下基础。
三、完善俄语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领导者对俄语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前,管理者应该向教师阐明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让教师明确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取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教学的进展情况,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其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帮助教师排除困难和解决问题,并客观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最终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二)制定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
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提高学生俄语口语和听力水平,而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用俄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提高学生用俄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应该创造条件,给计划开设俄语双语课程的教师尽量提供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保证所开设的双语课程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开设双语课程需要教师投入比一般课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故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双语教学,在奖金津贴发放、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给予相应政策倾斜。教学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在课程开设的第一轮评价指标可略低于其他课程,适当缓解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教师继续双语课程教学的信心。
(三)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适合的双语课程
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为例,该学院曾开设俄国史双语课程,该课程为指导性选修课,选修的都是该学院学生,但由于会俄语的学生仅有两人,所以尽管教师在备课时是采用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备课,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以汉语为主,只是偶尔有些俄语专业词汇,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在讲授两轮后,该门双语课程则变成完全汉语授课了。因此,鉴于学校俄语生源比较少,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课程不符合实际,所以建议开设一些适合全校学生选修的双语课程,诸如俄罗斯文化、中俄关系史、俄罗斯文学等文、理科学生都可以选修的双语课。此外,应该尽量选用俄罗斯高校正在使用的高质量原版教材,或者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所开设的双语课程要做成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语言环境
为高效展开双语教学,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课堂上,可以尽量采用小组讨论、专题讨论和案例教学等形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俄语表达。课后,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俄语资料,延伸课堂教学。还可以组织俄语角、俄语沙龙,提高学生俄语表达能力。同时,在校广播站开设俄语频道、俄语节目,开办俄语报纸、组织学生参加俄语影视欣赏等方式,创造校园的外语环境。在平时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多用俄语与学生交流,将对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使用俄语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双语教学应该循序渐进,首轮授课时,教师应做到板书和考试环节使用俄语,同时尽可能使用口语化的俄语讲述课程的内容;在第二轮或者第三轮教学时则使用比较流利的俄语授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3]黑龙江大学双语教学教师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EB/OL].黑龙江大学校园网,http://125.223.1.123/ShowArticle.aspx?ID=756&CategoryID=14,2013-06-07.
[2]黑龙江大学教师出国进修管理办法[EB/OL].黑龙江大学校园网,http://125.223.1.123/ShowArticle.aspx?ID=756&CategoryID=14,2013-06-07.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收稿日期:2013-07-30
作者简介:叶艳华(1973—),女,黑龙江逊克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俄语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2012C39);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中俄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2012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