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潞河精神”首见于1930年《潞河半月刊》中的《潞河精神》一文,文中强调“潞河精神是没有疆域的,所以凡有潞河精神都是潞河的一体;潞河精神也是不分师长与学生的,师长与学生各在各的地位上表现潞河精神”。百余年来,潞河中学人格教育的旗帜历久弥新,不仅是因其薪火相传的教育理念,更是因为在潞河教育中形成的“潞河精神”涵养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
潞河精神的内涵之一是“共勉中追求高尚的人格”,它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园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人格支撑。“共勉中追求”是指教育者及被教育者互为主体,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形成学校综合发展最强劲的力量,也是学校文化中最美丽的风景。潞河精神还包括“至高合作的态度”和“救国的精神”,它贯穿在整个潞河教育中,通过潞河教师与学子的全方位互动得到具体体现。
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提升教育品位,让学校成为引领师生崇尚卓越的首善之地”,这是潞河一直以来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每一个潞河教师都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主动实践者——坚持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坚持多元开放的学校发展方向;每一个潞河教师还是潞河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继承潞河中学“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特质的需求,以学习能力、科学态度、人文素养、主体精神、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使教师产生坚定的信念,从而化作有效的行动。从新教师入职第一天的培训开始,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便作为一个合格潞河人的必修课铭刻在他的心中,并融入到以后的教育实践之中。新老潞河人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的引领下,形成潞河教育的合力,保障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潞河精神代代相传。
为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高标准,保障人格教育得以落实,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尊重教师主动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还遵循师德为先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制度保障原则。
锻造优秀教师团队
1.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新教师进入潞河教育的大家庭后,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为新教师指定导师,对导师提出“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成熟”的培养目标,对新教师提出“自定目标,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成长目标。导师连续三年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不仅要在专业领域给予指导,还要在思想和良好师德方面给予关注和培养。
2.落实潞河“名师工程”
“名师工程”着眼于提高骨干教师的层次,目的是培养潞河自己的教育、管理专家。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组织校学术委员对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评议和审核,对不能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教师终止该项资格,不称职的教师下一轮不再申报推荐。
3.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教研组活动重在引导广大教师明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及途径,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年级组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班级任课教师交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不断完善《潞河中学教师三级量化考核办法》,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功能,推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全员评教和全员反馈制度,落实“告诫制度”和“奖励措施”,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反思意识。
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
学校开展一系列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既促进学生的发展,也鼓励和成就教师个性的发展,完善了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的学校内涵发展模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个性修养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学识水平和个性才华的空间。学校建立了包括国家课程、实验课程、民族教育补充课程、涉外课程和10类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性所长,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开展课题研究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学校鼓励老师们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由单一的教学型人才向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发展。近年来,我校参与了国家与地方多项课题研究活动,还多次承担北京市各级各类研讨会,形成了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
3.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使教师在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上有了高度的认识,在课改意识提升、教学过程优化等方面大有改观。一支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提高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潞河精神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班主任——润物无声的心田灌溉者
“潞河人格教育”最直接的体现者是班主任。潞河的班主任以爱和尊重为信条,关爱着一代代潞河学子。因为潞河学生构成比较复杂,他们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解决。平时,有给学生家长的联系信函;假日,有对学生的家庭走访,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关怀。班主任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管理和训导,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心灵沟通。
2.导师团队——“至高合作态度” 的体现者
潞河教育的强大力量还体现在班主任之外的导师团队。为强化与学生的及时沟通,每个班级除了班主任之外,还配备了由本班科任教师担任的学生导师。每个导师带四五个学生,随时与学生联系沟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又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导师团队的设置,使潞河师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潞河精神”中“一”的内涵,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和必要,增强了集体认同感,对师生的人格历练和成长都很重要。
3.社团指导教师——多元校园文化的培育者
在潞河还有一支社团指导教师队伍,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和“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实处。学校对参加人数多的社团配备了专职教师(如文学社)或多个教师(如合唱团),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对学生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比如,“气候酷派”社团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生态与民生、国计”的问题,使学生不单单把眼光聚焦在爱护环境、废物利用等浅层次的问题上;文学社引导学生在大部头作品中把单纯表现青春情爱的故事融进社会历史背景中,以体现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从中体会作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又是对潞河精神中的“救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潞河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教师自身的发展在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广度上有与时俱进的宽广视野,在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深厚底蕴,真正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校内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为潞河百余年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 编辑王雪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