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彬
摘 要:近年越来越多的老师感觉到不学习的和不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是他们真的不学习、不爱学习吗?笔者认为,非也。相反,原因主要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列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
笔者从教多年,在教学中经常听见有老师抱怨“学生笨,不学习,不好教”,也常有学生说某科“不好学,学不懂”,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抱怨,彼此不信任,导致教学工作难以进行,当然教学效果也就不好了。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或思路来调动学生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内驱力,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教师教学好、学生成绩好的前提!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笔者认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需要
教学时,教师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迫切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二、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心理学家布鲁纳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学生的直接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而能自觉进行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也能坚持学习。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明确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之类的抽象建议,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知道自己能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目标,并针对学习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树立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特点。由于不同的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能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能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五、积极鼓励
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评价效果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的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印象已经比较淡薄了。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要注意,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从而导致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要采用巧妙的方式,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评时有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六、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并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竞赛的方式有个人竞赛、自我竞赛、团体竞赛,有奖赏的竞赛和无奖赏的竞赛等。这些不同方式的竞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个人竞赛指个人之间的竞赛,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笔者曾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同类型成绩相当的同级的两个班做同一套化学测验题,一个班被告知是参加考试并且考得好的学生有奖励;另一个班则只是告知学生完成后上交。结果两个班成绩悬殊,前者平均分通常比后者高出30%左右。由此可见,开展个人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这种竞赛会引起学生的妒忌心理或造成“差等生”的自卑感。当然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最爱采用也用得最广的一种竞赛形式。介于这种竞赛形式的负面影响,我们还应采用自我竞赛和团体竞赛的方式来代替相互竞赛或作为相互竞赛的补充。
七、期望与评价
期望亦称期待,它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识。在学校中,期望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即自我抱负)。这两种期望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适当降低期望值;让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差生适当提高期望值。期望值太高,不容易达到,达不到情绪就会低落,失去信心;期望值太低,会促使学生讨厌和逃避学习,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必须向学生指出在学习上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从而使学生发展恰当的期望。
八、成功的满足
一件工作成功之后,若得到满意的效果,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下次更加努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尤其是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更应帮助他们,使他们获得更多成功的满足。比如:在设置测验题目时要基础一些或在课堂上抽他们做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我能效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总之,动机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若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若在教学中注意到以上几点,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激发,一旦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我们在教学中也不会出现“学生笨”“不好教”的情况了。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我们的教学工作定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探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教育基础知识指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1.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柏梓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