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活动课程的开展

2014-07-24 02:02熊章跃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整体素质个性活动课

熊章跃

摘 要: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学生的创新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活动课;实施;创新;个性;整体素质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探讨和研究。如何具体实施活动课程,也是研究者极其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设计教学法和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和步骤的一致性,决定了设计教学法在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类课程。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以学生及其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的直接体验;(3)强调学生的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的实施,如果仍像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一样,在政策的指令下和严格的课程计划中进行,而不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以教材和教师为权威,使学生处于一种封闭的课程结构之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使学生形成活动课程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学生的直接体验,则要求在活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和自愿的学习动机驱动下,自主地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和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完成直接体验活动。

那么,根据活动课程的特征,如何对其进行具体的实施呢?笔者认为设计教学法所具有的特点和步骤对于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设计教学法,是进步主义教育的著名人物克伯屈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克伯屈认为,设计教学法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由此提出设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①确定目的。学生根据其需要,自愿提出学习的目的,即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要使学生产生进行设计的强烈愿望。

②拟定计划。即制订达到目的的计划。在拟定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适当指导。

③实施工作。运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工作。

④评判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的活动,获得比较完整的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设计教学法是指在具体进行某种学习活动时,为了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必须根据情况自主地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验并评定结果。它与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的要求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

1.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使学生产生进行某项活动的强烈愿望、明确目的。活动课程实施前,一般是由学校按教育目的做出课程计划,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计划中所需要的活动内容,预先做好激发学生产生“内驱力”的种种准备,包括情境设计及有关材料的准备。在学生对活动进行设计之前,教师必须对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有较细致的预料,并将这种预料列入指导计划之中。例如航模制作,它作为一种活动,预先并入学校活动系列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产生制作航模的强烈愿望,进而设计、施行。

2.在学生制订计划前,指导教师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出他们在实现自己愿望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明确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利于确定学习目的。

3.在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指导、监督、鼓励和协助,要用暗示和建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课程的设计,并将计划付诸实现。

克伯屈认为,学校的课程可分为创造性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具体的学习设计、鉴赏性的设计等四种设计类型。

在设计整个活动时,要进行“创造性(或建构性)设计”。克伯屈认为,这种设计“主要是使一种理论得以外在的形式具体化”,也就是在设计时,将每个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充分分解,使之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的实践。例如,学生要想演戏剧,就可以分解为写剧本、分配角、排练和上演。“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求得工作、制造和实践的种种经验”,而开展活动课程的目的就是,在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一个活动设计并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而获得实践的经验。因此,这个阶段与克伯屈的这种课程设计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对于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课程,例如进行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内容的活动时,可采用“问题的设计”。因为这类设计主要用于“学生解决一个智力的问题”,“需要有智慧的探究”。

活动课程中,还有一类课程是为了获得某种技能或某个领域的知识,如学游泳、跳舞、写作等,可以采用“具体的学习设计”。

鉴赏性的设计,则应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其获得审美享受和满足的活动课程,如听交响乐、看电影和开展阅读活动等。

4.评价。根据设计教学法的要求,评价的最终标准是看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否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是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评价者(教师、学生)不但对活动课程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设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与活动课程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具体工作的实施,到形成完整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做到环环相扣。但克伯屈认为,设计教学法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心平气和的讨论、争论、做出决定等,要求每个参加者都采取开诚布公的、不使用权利的方法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民主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实施活动课程,养成学生的创新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启立.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高级中学)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体素质个性活动课
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整体素质 全面实施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