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
氨气的喷泉实验在中学化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创新。下面列出几种氨气喷泉实验的改进方法。
一、氨气喷泉实验的改进方法一
利用课本实验装置来进行喷泉实验,需要事先收集好氨气,这不利于学生掌握氨气的制取,而且事先收集到的氨气可能外逸,从而导致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
1.实验用品
塑料瓶(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双孔两个);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酚酞溶液、水。
2.实验原理
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后,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出氨气。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然后向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酚酞振荡。
(2)安装好实验装置,双手握紧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在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迅速将其伸入烧瓶内,重新安装好装置,观察现象。这时可以看到小试管中有气泡放出。烧瓶中空气由D处橡胶管排出,当烧瓶中空气排完后,在D处用夹子夹住。多余的氨气就会由尖嘴导管排入塑料瓶中,溶于水后便可观察到瓶中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4)反应完毕,用一只手的食指按住瓶塞上的短玻璃管C处,另一只手挤压塑料瓶,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即可形成美丽的喷泉。通过堵住C处手指的控制,可调节塑料瓶中进气量,使之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样可控制喷泉大小,延长喷泉持续的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
4.实验优点
(1)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成一个整体,无须事先收集氨气,操作简单、易于进行,成功率高。
(2)可节约时间和药品,整个实验可在5秒内完成;药品用量少,实验可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3)喷泉可随意控制、延长持续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
5.注意事项
(1)所加药品的量需根据烧瓶的大小适当调节。
(2)药品的加入要迅速,避免生成的氨气大量外逸,污染教学环境。
二、氨气喷泉实验的改进方法二
按教材的装置图进行氨与水反应的喷泉实验,由于采用胶头滴管挤压水,会出现胶头滴管的水不容易挤入圆底烧瓶或挤入圆底烧瓶的水太少,而不容易在烧瓶内形成负压,导致喷泉实验的失败,现对此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
1.实验用品
铁架台、500ml圆底烧杯、一端拉细的玻璃管、止水夹、约600ml的塑料瓶、玻璃管;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水、酚酞试剂。
2.实验组装及操作步骤
(1)找一个约600ml塑料瓶(如洗瓶或矿泉水瓶),并在塑料瓶侧上端用红铁丝烫一个直径1.5cm的透气孔,按实验装置图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收集满一瓶干燥、纯净的氨气,并按装置图组装好(橡皮塞塞住烧瓶之前,要将止水夹夹住橡皮管,以免漏气)。
(3)给塑料瓶加水到侧上端透气孔附近,并滴入2ml酚酞试剂(液体不能从透气孔溢出),按装置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4)左手握住塑料瓶,并用大拇指堵住透气孔,打开止水夹,然后右手轻轻挤压塑料瓶体,使一些水进入圆底烧瓶,松开大拇指,美丽的喷泉就形成了。
3.实验的注意事项
(1)圆底烧瓶要干燥。
(2)氨气要充满圆底烧瓶。
(3)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4)挤入圆底烧瓶的水不能太少。
(5)塑料瓶的侧上端的透气孔要大小适当。
4.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好,操作简单。
(2)采用塑料瓶挤压水,改变了胶头滴管挤入水太少,而圆底烧瓶内不容易形成负压,保证不了实验成功性的情况。
(3)实验的成功率高,喷泉有力。
(4)本实验装置也适用于氯化氢、二氧化硫等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
5.创新之处
(1)用软塑料瓶盛氨气,软塑料瓶顿时变瘪,视觉效果好,学生易于理解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具有较大的溶解度的性质。
(2)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喷射到变形的软塑料瓶中,立即形成红色喷泉,同时变形的软塑料瓶又慢慢复原。学生容易理解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3)实验器材简单易得,利用废物,经济环保。
(4)实验成功率高,符合科学新课改对实验创新的要求。
三、氨气的喷泉实验的改进方法三
将课本中由氢氧化钙和氯化氨两种物质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改为用浓氨水,不需要加热,利用其挥发性,得到氨气。利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吸入浓氨水,可作氨的喷泉实验好几次。
1.实验用品
铁架台、圆底烧瓶、烧杯、尖嘴导管、玻璃管、橡皮管、5mL注射器、一次性输液管插头、止水夹;水、浓氨水、酚酞试液。
2.实验优点
(1)氨水用量少。
(2)减少了加热制氨气所需的时间,避免了在加热条件下强碱对试管的破坏。
(3)减少了氨气的污染。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