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导入;教学流程;自主探究;练习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76—0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使语文教学有所成效呢?
一、有效的导入设计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恰当的导入,最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能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使他们能主动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是,导入不能千篇一律,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课型的不同、学习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需求的不同,设计与课相应、与生相配、与“课”俱进的导言或情境。如,笔者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式导入“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全班学生齐答“母亲节”。这样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畅所欲言,达到充满激情的状态,从而顺利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有效地控制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相对来讲应该是和谐的、完整的、持续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机地处理好知识发展的顺序和学生认知递进的顺序,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和学生的“错误性”资源,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为“教”而“教”,放弃一些有极高利用价值的“蛛丝马迹”。如果教师只忠实“教案”而放弃或逃避了这些,那么即使教师完成了所谓的课时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教师要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会正视、利用、改变非课本资源,有效控制教学流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在课的结尾处,笔者设计了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这一环节,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式上下工夫,应结合课文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从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选用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学生通过初读感知,了解到谜就是“东坡只长雪松,西坡长满杂树”。之后,笔者让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学习,找出谜底。学生通过阅读感悟,终于体会到是因为东坡雪大,西坡雪小,东坡的雪松具有弯曲反弹的特性。紧接着,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演一演雪松弯曲反弹的样子,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有效的练习与反思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灵活思维,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在消化和良好知识体系的完善,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在课尾,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时目标练习,采用问题式、作业式、小组汇报式和问卷式等等进行检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练习一定要紧扣学习目标,有一定的梯度,还应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实践活动等,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最佳的发挥。当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后,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反馈和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在课的结尾,笔者再次利用课件出示两棵樟树,并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题:“站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你想到了什么?”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还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笔者让学生课后收集宋庆龄的故事,丰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形成“大语文”教学观。
总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而要不断追求的教学理想。只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运用,就一定能使学和教更“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