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晓川
2014年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发布公告,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等三家机构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规定的备案条件,已予以备案。这表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已成为国内六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之一。此项资质,是继获得联合国授予的CDM-DOE资质之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在碳排放审定核查领域取得的又一项成绩。
近年来,国内碳排放市场不断升温,一大批CDM项目转为国内自愿碳减排项目,哪些机构将会获得国内碳排放交易审定核查资质一直是业内人士的关注点。国家发改委对此资质采取了层层审核的严格管理,这一资质的获取,一直被认为要求严、标准高、获得难。对此,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获得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资格是CCSC在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深入拓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渐明朗。面对国内碳市场逐渐扩大的舞台,CCSC紧跟国家政策,对国内政策发布及碳市场发展保持高度关注,始终重视与政府部门及业内机构的交流。
早在2011年,CCSC就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邀请,参与了我国碳市场的顶层建设,包括参加了由应对气候变化司孙翠华副司长主持的“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下第三方机构审定及核证指南研究项目启动会”;参加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组织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仪式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讨论会;参与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程序指南》的编制和讨论;加入了“北京中介咨询及核证机构联盟”,从核查机构的角度为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并结合北京市实际开展企业温室气体盘查和核证方法研究,为参与交易企业开发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和工具。这一系列的积极参与,为CCSC节能减排业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CCSC在密切跟踪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相关资质的申报和资料准备工作。2013年3月7日,CCSC重庆分公司拜访重庆发改委,向资环气候处等人员介绍了CCSC在节能减排、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方面的资质、业绩并表达了CCSC期望在重庆市内开展相关业务的意愿。重庆发改委对此表示出浓厚兴趣,并期望CCSC能协助其编制有关重庆市推进低碳产品认证的工作方案。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CCSC重庆分公司当天将信息反馈至北京总部同时召集相关人员研讨确定了方案思路,并于2013年3月8日上午将“重庆市推进低碳产品认证的工作方案”提交重庆市发改委。CCSC及时、快捷、专业的工作得到了重庆发改委主管人员的高度认同和认可。随后,CCSC在相关资质申报过程中凭借材料准备充分、资质齐全、业绩突出、人员专业,顺利取得了重庆地区碳排放核查资质。2013年,CCSC实际完成的重庆碳核查企业占重庆纳入交易的企业总数的1/3(87个),核查推进速度、核查工作的组织安排、核查报告质量等均排在重庆市七家核查机构之首。
2013年5月,经过精心准备,CCSC向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提交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申报材料,并于2013年5月31日经过现场答辩通过了北京市发改委的专家面试,最终取得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的资质。2013年8月份开始,CCSC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积极组织碳排放核查员的培训,并于当月全面开展了针对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2009 ~2012年度碳核查,9月份全部完成70余家企业的碳核查,2013年10 ~11月份别完成了2批共18家企业的碳复核。2013年北京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对我机构出具的核查报告进行评审,我机构优秀核查报告12份,良好核查报告44份,圆满完成了发改委的任务。
从2013年开始工作以来,CCSC已先后在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六个试点地区开展碳盘查工作,均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政府委派的核查任务,CCSC秉承其高度的责任心与精湛的技术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信任,在业内也获得了“多产”、“高效”的美誉。这一切都离不开CCSC长期对碳市场的关注和坚守。
应运而生的是市场,满足市场需要的则是实力与态度。截至目前,CCSC在全国试点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核查项目数量已近200个,无论是试点省市政府还是接受核查企业均对CCSC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记者发现,CCSC在碳排放核查领域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众所周知,在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能源审计、CDM等相关业务积攒的经验是CCSC的绝对优势,但如何将优势用到恰当的地方就是策略问题。
2011年12月19日,德班会议上,由于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签署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美国也一直拒绝承诺强制减排,因此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将主要由欧盟国家参与。其中,欧盟在参与第二承诺期的同时,要求在2015年制定“涵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具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并2020年后生效。这相当于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2020年全球减排框架形成了“捆绑”。
2020年“全球减排框架”的提出,模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边界,使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不像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楚河汉界’那样泾渭分明” 。在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将更强调共同的责任,而淡化了区别。这也意味着2020年之后,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国家都要考虑实施强制减排目标,中国要面对“重新站队”的问题,中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和挑战。
实际上,远没有等到2020年,国际碳排放市场的压力就已经压境中国。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内,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尚不明朗,对核证减排量(CER)的需求也不明确,国际CDM市场迎来低迷期,国际碳市场交易价格更是持续走低,极大影响了国内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但是,无论国际碳市场及碳排放交易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建立并逐步完善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恰好弥补了当时国际市场的低迷。CCSC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朝着节能减排的大方向稳健迈步,实现了其在碳减排核查领域的“大有可为”。
为了适应碳排放核查及其他节能减排业务工作的需要,CCSC首先在公司战略布局上做出调整:年初给各分公司开业务经营分析会,引导发展方向;同时每年不定期的组织培训,进行专业人才的储备。CCSC认定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任务,针对碳排放核查业务工作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一、引进了相应的专业人才。2013年,在DNV GL、JCI、SGS陆续退出CDM市场的情况下,CCSC累计引进了几十名节能减排专兼职人员。二、主动拜访国家发改委、地方发改委、财政部、经信委等主管部门,并从交易管理办法、配额管理办法、核查、登记四个方面介绍碳排放管理概念。三、根据各地的情况不一,为保证碳排放核查质量,CCSC编制了碳排放核查须知等一系列内部管理程序文件,确保了在各地碳排放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凭借着踏踏实实为社会、为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宗旨,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CCSC紧跟时代的脉搏,在应运而生的国内碳排放核查市场开辟出一条罗马大道。
2014年6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在“第五届地坛论坛”透露,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了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如火如荼还将继续升温。
早前,业内人士就表示,国内七个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目的在于: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市场积累经验。如今,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集体酝酿中,强制碳排放市场和自愿碳排放市场相结合的灵活机制或将为国内碳排放交易带来更多便利。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强制减排市场由于较高的运作成本,更适合风险小、额外性强、减排量大的项目,而自愿碳排放市场更适合风险大、额外性较低、减排量小的项目。构建一个强制减排市场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自愿减排市场,因而自愿减排市场中质量较高的减排量很可能在区域交易系统内打开一个突破口。
一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是国内外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力和总量控制目标,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买入和卖出,从而达到控制排放的目的。简言之,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基础上的碳配额交易市场。对于中国而言,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有着许多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交易本身不是目的,更多的则是为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工厂”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但增长粗放、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几乎一直伴随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碳排放权交易将为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市场激励;同时还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助于发展低碳产业的服务业,使全社会走向低碳化道路。
毋庸置疑,碳排放市场的建立对于能源需求还将持续上升的中国而言,无论是在环境、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整体治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政策引导与市场发展相辅相成让大家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仍然处于市场探索阶段,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全面打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CCSC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其开展的CDM项目审定核查业务、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检查、温室气体排放自愿检查,碳排查ISO14064、碳足迹PAS2050、实验室见证检验、CCER(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等系列业务均将助力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全面建立。
接下来,CCSC还将与各地发改委等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为配额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配额申报、培训服务等业务,积极开展CCER中国核查碳减排量核查项目,通过在重点耗能企业中推广能源管理体系,减少企业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为国家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