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工艺课程设计探讨

2014-07-24 02:00黄晓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黄晓辉

摘 要: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2-02

中职《电子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有重要帮助。但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工艺》课程设计缺乏职业针对性,对学生应具备的实操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电子工艺的掌握不尽人意。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希望对目前职教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制定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行动”过程来学习。课程内容是参照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传统的学科教学是以分科课程传授细节知识,而在学习领域课程中是通过具体的学习领域及其学习情境来实现的。(图1为学习领域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具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确定专业主要岗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座谈会,确定了主岗位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调试工、质检员、工艺员。电子产品装接工和调试工的工作任务包括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等电子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主要岗位的工作要求

装接工、调试工的核心职业能力描述为:在生产企业接受产品生产的订单后,根据现有生产条件、相应技术标准技术资料,选择生产工具、设备、仪器;选择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用量;利用生产工具、设备、仪器实现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调试,并在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保证获得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

3.确定课程具体工作任务

通过专业调研、召开专家咨询会、走访企业负责人、走访毕业生本人,了解应用电子技术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概貌。在此基础上,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6项,如表1所示。

《电子工艺》课程将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内容融入学习项目中,既结合了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又满足了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情境的规划

职业教育的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构建知识,特别是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掌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由于其学习领域是从现实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转化而来,所以学习情境必须回到具体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中(见表2)。

三、教学评价规划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专业技能评价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既要采取灵活性和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素养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也要注意在不断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性。

3.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作业布置与批评评价以及学业成绩考评评价等。

职业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和如实的评价。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学习纪律及态度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

本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岗位技能掌握、综合素质提高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笔试,过程性考核占80%,期末笔试占20%。过程性考核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组成,考核涵盖课程五个学习领域实施全过程。

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工作态度、产品质量控制、各种上交材料、汇报答辩情况,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本设计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合理地融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元素,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潘弋璐.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07(2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摘 要: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2-02

中职《电子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有重要帮助。但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工艺》课程设计缺乏职业针对性,对学生应具备的实操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电子工艺的掌握不尽人意。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希望对目前职教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制定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行动”过程来学习。课程内容是参照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传统的学科教学是以分科课程传授细节知识,而在学习领域课程中是通过具体的学习领域及其学习情境来实现的。(图1为学习领域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具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确定专业主要岗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座谈会,确定了主岗位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调试工、质检员、工艺员。电子产品装接工和调试工的工作任务包括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等电子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主要岗位的工作要求

装接工、调试工的核心职业能力描述为:在生产企业接受产品生产的订单后,根据现有生产条件、相应技术标准技术资料,选择生产工具、设备、仪器;选择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用量;利用生产工具、设备、仪器实现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调试,并在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保证获得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

3.确定课程具体工作任务

通过专业调研、召开专家咨询会、走访企业负责人、走访毕业生本人,了解应用电子技术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概貌。在此基础上,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6项,如表1所示。

《电子工艺》课程将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内容融入学习项目中,既结合了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又满足了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情境的规划

职业教育的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构建知识,特别是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掌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由于其学习领域是从现实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转化而来,所以学习情境必须回到具体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中(见表2)。

三、教学评价规划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专业技能评价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既要采取灵活性和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素养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也要注意在不断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性。

3.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作业布置与批评评价以及学业成绩考评评价等。

职业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和如实的评价。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学习纪律及态度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

本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岗位技能掌握、综合素质提高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笔试,过程性考核占80%,期末笔试占20%。过程性考核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组成,考核涵盖课程五个学习领域实施全过程。

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工作态度、产品质量控制、各种上交材料、汇报答辩情况,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本设计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合理地融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元素,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潘弋璐.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07(2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摘 要: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2-02

中职《电子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有重要帮助。但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工艺》课程设计缺乏职业针对性,对学生应具备的实操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电子工艺的掌握不尽人意。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从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规划、教学评价规划等方面对《电子工艺》课程进行设计,探讨开发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希望对目前职教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制定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行动”过程来学习。课程内容是参照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传统的学科教学是以分科课程传授细节知识,而在学习领域课程中是通过具体的学习领域及其学习情境来实现的。(图1为学习领域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具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确定专业主要岗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座谈会,确定了主岗位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调试工、质检员、工艺员。电子产品装接工和调试工的工作任务包括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等电子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主要岗位的工作要求

装接工、调试工的核心职业能力描述为:在生产企业接受产品生产的订单后,根据现有生产条件、相应技术标准技术资料,选择生产工具、设备、仪器;选择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用量;利用生产工具、设备、仪器实现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调试,并在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保证获得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

3.确定课程具体工作任务

通过专业调研、召开专家咨询会、走访企业负责人、走访毕业生本人,了解应用电子技术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概貌。在此基础上,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6项,如表1所示。

《电子工艺》课程将元器件成形、插装贴装元器件、焊接、调试、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内容融入学习项目中,既结合了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又满足了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情境的规划

职业教育的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构建知识,特别是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掌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由于其学习领域是从现实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转化而来,所以学习情境必须回到具体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中(见表2)。

三、教学评价规划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专业技能评价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既要采取灵活性和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素养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也要注意在不断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性。

3.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作业布置与批评评价以及学业成绩考评评价等。

职业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和如实的评价。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学习纪律及态度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

本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岗位技能掌握、综合素质提高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笔试,过程性考核占80%,期末笔试占20%。过程性考核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组成,考核涵盖课程五个学习领域实施全过程。

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工作态度、产品质量控制、各种上交材料、汇报答辩情况,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本设计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合理地融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元素,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潘弋璐.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07(2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高职数字影视后期合成课程改革与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