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毳
幼儿时期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幼儿无可选择地走向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笔者认为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一、给予幼儿充分的衔接时间
从上大班第一个学期开始到进入小学的整个一年时间,都要作为幼小衔接的工作时间。只有幼小衔接时间足够充分,才能做好幼小衔接教育阶段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此期间,幼儿园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小学,使幼儿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适应即将进入的小学教育环境,这种方法能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期待和憧憬。如果幼小衔接时间过短,部分家长或教师在衔接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就会导致幼儿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突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还会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二、使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时期有许多规则要学生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幼儿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大班后,笔者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笔者特别制作了丰富、新颖、有趣的教具,利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坐势,一开始笔者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幼儿有正确的模仿,然后又通过练习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
另外,笔者常常安排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吸引幼儿早起,积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做到持之以恒并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
三、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幼儿进入小学后,一般要有两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社会适应问题实质上与一个人的情商有关。为此,笔者着重培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儿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1.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养成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笔者除了挖掘教材有关有意注意培养的儿歌,还在大班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故事大王、诗歌朗诵、童话表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开展自我服务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床铺,通过每周六的劳动,让每个幼儿洗自己的手绢、擦桌椅以及进行小种植活动等,逐步增强幼儿爱清洁、爱劳动的习惯。
3.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通过开展玩具大家玩、我懂礼貌大拇指等活动,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爱护别人的良好态度。从日常小事入手,对幼儿进行热爱集体、友好待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教育,让幼儿学会交往,发展其社会性。
4.教幼儿正确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信心加强法,在大班开展“我能做得更好”的主题活动;在区域活动中设立小小展示台,幼儿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在大班健康活动中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森林历险记,为幼儿创设一道道障碍,如七彩路、沼泽地、躲避猛兽、过小河等,让幼儿想办法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完成任务。另外,还可以用榜样暗示法、精神胜利法、换位思考法、家园共育法等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5.培养规则意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幼儿从小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例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喧哗;收玩具时摆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等。如在体育活动“舞动的丝巾”中,刚开始幼儿一人舞动小丝巾,到四人舞动大丝巾,到最后全体幼儿玩彩虹伞,幼儿由个体→小组→集体逐层过渡,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四、争取家长支持,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广泛宣传幼小衔接的目的,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儿衔接,不仅要靠幼儿园和小学的努力,更要靠家长的密切配合。笔者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了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怎样给幼儿做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请一些小学的教师与家长开座谈会,进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制订家长反馈意见表。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特殊的使命,只有形成家园育人合力,才能提升教育的价值。
总之,教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让幼儿的知识与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都成熟起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力求让幼儿顺利地渡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