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熟
摘 要:文言文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其学习也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责任,所以高中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命题展开的,希望对读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
文言文作为中国的书面语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而白话文作为书面语的历史还不到一个世纪。所以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每一名中国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可是鉴于目前中国的现状,只能在学校里开设这一课程。但是由于文言文在中国历史上“中断”将近一个世纪,使得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文言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低。针对这一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哪些努力去加以改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把握三大方向
1.巩固学生文言文基础
学生只有先打好基础,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才会提上去。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打好基础之后慢慢累积起来的。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就要从字、词、句开始,然后才是段、篇、章。教师首先应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主要是虚词和实词两部分。虚词主要有“之”“而”“乎”“也”“其”“切”等,其用法较固定,高考要求学生要掌握十八个虚词。实词数量多、词性多,这就要求学生要多读、多背。时间长了,诗词也就可以无师自通了。诸如这类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总结、去理解、去记忆。如此,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容易多了,教师也就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2.结合史实教学
高中文言文有很大一部分是与中国的古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因此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就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其中的历史背景了。现在流行穿越,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穿越情景剧: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艺”(自以为是)男喜读穿越,读过常热血沸腾,以致于欲为皇图霸业而尽一己之力,然夙愿从未得偿,故每思为诗一首以抒心中郁结之气,却搜肠刮肚无有一句。某日语文课上又昏昏睡去,一觉醒来发现穿越了。但觉臂力过人、须发皆张、目光如炬,旁有一人击筑,又有一贵公子向其深深一揖。此男顿感胸中壮怀激烈,诗兴大发,脱口而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反!此男一惊,醒了,生出一身冷汗……如此问学生是否知道此情景剧中的人物及故事背景。结合史实来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增长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实现了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3.激发学生文言文兴趣
对许多学生来说文言文艰涩古奥、隐晦难懂,失去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无兴趣,学习效果就差;学习效果差,就越无兴趣。这是一个不良循环。打破这种循环,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在每堂课前,选一则《菜根谭》上的话写在黑板上,也可以选一则《笑林广记》上的笑话讲给学生听。长期下来,让学生觉得文言文也是有趣的,从而喜看文言文、喜读文言文,这样教师也就很容易地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了。
二、采取具体措施
1.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迁移
关于文言文的课前预习主要包括诵读和查、抄、译两部分。诵读对于任何语言学科的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长时间流畅地诵读就会培养出语感来。文言文也是如此,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诵读的前提是把字、词的音、意全知晓了,最重要的就是句读不可出错。对于查、抄、译方面,必须准备一本权威的古汉语字典或词典,对不知读音的字以及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询的方式解决。只查也不行,很少有人具备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所以在查完之后及时地抄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办法。
关于课后迁移,主要是要布置合适的作业:可以是背诵,也可以做一些练习,还可以是阅读一些相关的文言文,不一而足。
2.授人以渔,注重传授方法
通常来讲,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大量、长期的诵读(可以不会背诵,但一定要熟读),进行原文句读分段(指竖排文),互相交流,汇报心得等。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教师完全可以辅以新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感染学生,带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3.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固定的,但教师的思想不应当随之固定下来。文言文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距今时间越长难度就越大。讲先秦文与唐宋文不应当是一种讲法,讲唐宋文与明清文也应该适当做一下调整,要做到灵活处理教材。这主要包括:(1)长文短讲。长文即篇幅长的文章,长文由于信息量大所以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常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意。这时就应该抓住重点部分详讲,非重点则点到为止,做到长文短讲。(2)难文浅讲。对于先秦文言文及某些作者的文章就应该浅讲,不应该让学生产生难学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习难文却不以为难,这就达到了有效教学。其他正常的文言文正常讲授就行了。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所以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学生高中文言文学好了,在进入大学后便可以更多地去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发扬优秀传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汤琳琳.优化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浅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0):46-47.
[2]张艳.如何实现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