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精神的自觉与超越

2014-07-23 15:13彭钢
江苏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立场校长精神

彭钢

若把学校工作理解为以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自主教育实践活动,那么专业精神就是校长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精神维度,甚至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维度”,我们可称之为“教育学的立场”。专业精神常常与某个领域的学术活动高度相关,但校长的专业精神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精神不同,它要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学术活动,因而它是寓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育理性精神与实践智慧的表现,准确地说是体现校长对教育专业的自觉与超越的理性精神,其中包含着三个维度的水平:自觉意识、自主实践、自由超越。

一、校长专业精神的“自觉意识”

校长专业精神,首先表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提升专业含量、追求专业品质的一种自觉意识。但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自觉”不仅表现为有意识和强意识,更表现为“潜意识”或“下意识”,即将“自觉”内化为一种“无意识”的意识状态、“非强制”的自觉状态。当专业精神成为校长生命的“存在性”方式时,就达到了“自觉意识”的更高境界。

校长专业精神的自觉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自信。即相信专业行为比非专业行为更切近和符合规律,更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和矛盾,更能够引导和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水平,是一种倾向于、习惯于、热衷于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信念、态度和情感,并坚信其有效性。

二是专业坚守。这是专业自信的延伸,即相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今天管用,而且明天管用,后天也管用;不仅本校、本地管用,而且异校、异地也管用。不受世俗与功利的诱惑,不管面临如何复杂而晦暗的局势,不屈从于任何外在因素和外在压力,不退让、不放弃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形成了坚持和坚守教育专业性的执着信念。

三是专业追求。指校长活动始终具有一种不断增强专业含量和专业品质的明确意向,倾向于以一种更符合和切近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方式设计和开展各种学校活动,倾向于以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方式进行决策、用人和管理活动。这种追求更表现在校长通过专业学习、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全面素养,并引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全面素养的过程之中。专业追求是专业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也是校长专业生活的日常主题和永恒过程。

专业追求可以体现、统整并超越专业自信和专业坚守,并不断更新为稳固、坚定、执着的专业自信和专业坚守,从而成为一种校长的人格、理想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教育学的立场或专业性的立场,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本义的立场。专业追求应是校长“教育学立场”的关键所在:拥有这一立场,校长即姓“教”,失去这一立场,校长“非”教,甚至“反”教。

二、校长专业精神的“自主实践”

当我们说校长的专业精神是一种“教育学立场”的理性精神时,就必然意味着承认通过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普遍有效性。所谓“普遍有效性”意味着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通用性”,而所谓的通用性意味着“底线性”,即具有最低限度的明确要求和规范。因此,当校长面对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时,专业精神就不仅是一种对专业的遵循和坚守,而且必然包含着面对具体情境、具体活动、具体对象时对专业的变通、灵活和创新:在遵循和坚守专业标准和规范基础上的“自主实践”,而这样一种自主实践恰恰是专业精神的重要内涵。当我们肯定专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精神时,所体现的正是一种“教育学立场”上的实践智慧和自主探索。

校长专业精神的自主实践鲜明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研究。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共七条,每一条都对准和落实到学生发展和学生成功上,即使是对校长最宏观的要求也落实在学生发展上,如“学校领导者是通过了解、回应并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这个大环境,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校长的专业标准无论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最终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重要的旨归,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校长的专业精神首先就应体现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研究上。从专业的角度看,校长应比任何教师都更为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一般成长规律,以有序地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起码的专业要求。同时,校长还要全面、准确、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特质,以针对性更强、更有效地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更高的专业要求,是任何学者和专家都无法替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校长应是学校中最善于与学生打交道、最善于走近学生心灵和精神世界、最能够鼓励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首席专家。校长的专业精神和自主实践首先且必须聚焦于对本校学生、身边学生的研究上,从而成为儿童研究的大家、与学生交往的艺术家、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指挥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如此,阿莫纳什维利是如此,所有好校长都具有研究学生、认识学生、亲近学生、引导学生这样的专业特质。

二是建构有本校特质的课程与教学。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把“领导学校课程”作为专业标准的六个方面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从广义上看,我们可以把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所有学校影响和因素都归结为课程与教学,从狭义上看,制度化的课程与教学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之一。一方面课程与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促进和引导学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程与教学又是学校管理和运作的直接依据,学校管理和运作要充分保障课程与教学的开展、充分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由此,课程与教学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抓住了课程与教学的领导,就是在两个层面上抓住了学校的专业领导权:一是学生层面的发展,一是学校层面的发展。因此,校长的专业领导本质上是课程与教学的领导,用美国中小学校长标准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学校领导者是通过对学校组织、运作、资源的有效管理,保证一种安全、有效的学习环境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校长的课程与教学领导,要坚决遵守国家课程标准和方案,这是校长专业精神的起码表现,要根据本校师生的特点,有效实施课程与教学则是较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而在此基础上整体开发和建构具有本校特质的学校课程与教学,则体现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实践智慧,是校长课程与教学领导的更高境界。

三是形成具有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把“营造育人文化”作为校长的重要专业标准之一。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则划分为两条:一是“学校领导者是通过制定、表达、执行、保持整个学校团队共享和支持的学习愿景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二是“学校领导者是通过倡导、培育和保持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职工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和教学计划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从学理上看,学校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校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学校的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和技术文化,都能够被有效地包容和整合。因此“营造育人文化”应该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普适性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形成共享和支持的学习愿景”和“有助于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则突出了学校文化的明确价值取向,找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专业”方向和关键。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学校首先要有好校长,其次要有好制度,再次要有好文化。好的学校文化具有更高的教育专业特质:既符合人的成长普遍规律,也符合学校实际和特质,还能被全校师生高度认同,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学校共同愿景:一种能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统一和凝聚起来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形成具有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是校长教育实践活动自主探索的最全面、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是校长综合素养和整体建构力的充分表现。

校长专业精神的自主实践突出体现在学生研究、课程建构、学校文化等方面,是校长根据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将专业追求自主打磨进和铸造于学校教育实践特定情境中的过程,是自觉提升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专业内涵和品质的过程。这时,专业内涵和要求的普遍性、通用性和底线性,就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特殊性、情境性和有效性,专业性的理性立场就转化为具体学校情境下的实践智慧。

三、校长专业精神的自由超越

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运用到教育专业的理解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作为专业是知,所有的知都有明确的界线,界线范围内的是知,界线范围外的是不知,知总是有限的,不知却是无限的。任何理性的、科学的、专业的东西,都是确定范围、确定领域内有条件、有前提的有效性,绝不是无条件、无前提的有效性。真正的智慧是认识和理解教育专业在特定范围内的有限性,而不是迷信教育专业能够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和矛盾。

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复杂实践,既需要专业支持也需要非专业的支持,既需要“显性知识”也需要“缄默”知识,既需要科学和理智,也需要情感、意志和信念。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没有专业精神是不行的,但仅有专业精神是不够的,专业精神可以解决为何如此的事实范围的问题,但专业精神无法解决喜欢、热爱、信仰、虔诚等价值领域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以为专业精神是好校长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好校长的精神世界应具有专业精神的基本维度,但专业精神不应是好校长精神世界的唯一维度。好校长的精神世界要基于专业精神而又超越专业精神,我称之为“自由超越”。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超越”是一个好词,它并不意味着“抛弃”和“丧失”,而是原有“立场”和“视角”上的扩展:即坚守教育专业性立场上的扩展,立足于专业性的“知”去探索“非知”,立足于知的“有限”去扩展知的“无限”。因而,自由超越并不是任意、随意的超越,而是教育学立场和专业性立场上的超越。校长精神世界一旦超越了专业精神,原有的专业精神就能够增值放大:它就从冷冰冰的东西变成有温度的东西,就从纯认知的东西变成有情感的“知识”,就从事实范围的东西上升为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东西。校长的精神世界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专业范围之内,它还能看到专业范围以外更广泛、更壮丽、更深邃的世界。

为此,校长精神世界的建构需要确立新的高度:一种包含着专业精神的教育人文理想、坚定而执着的教育信念、深切而宽容的宗教情怀。需要确立新的广度: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和专业,也是一种伟大的事业,甚至就是一种平凡的幸福生活,一种体现了生命奇迹和人生快乐的“现象”。需要确立新的深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增进品德、实现创新等,而是改变人性、提升人性、完善人性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良好的教育是用人类的普遍文化浇灌出自由个性的多种多样和五彩芬芳,而非以牺牲自由个性去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和工具。

只有专业精神,校长至多只是教育专业人士或教育实践专家。实现专业精神的自由超越,才能有校长精神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才可能出现如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伟大的校长及伟大的人格。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立场校长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扬善
拿出精神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草地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