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娜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感;学生;责任;读书;科研;
激励;调节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9—0019—01
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出现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一旦产生,就会导致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发生很大变化。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职业倦怠心理,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唤醒教师的责任与热情
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想要克服职业倦怠感,获得幸福感,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理解家长的心。只有爱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会甘愿无私付出,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使自己在关爱学生中、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与幸福。记得我刚担任美术教师时,由于条件受限,学生的美术课通常只能在教室里上。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午后,还没有上课,学生看见了我就问:“老师,今天美术课上什么呀?还是绘画吧!为什么美术课不能像上体育课一样,也上室外课呀?”学生的话音未落,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这节课正好学习的是“大家一起画”,我何不带领学生去室外画一画呀?于是,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到室外去上课,大家可以用树枝、树棍在雪地上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学生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画了起来,整节课学生的兴致都很高,画出了小海龟、小鸡、小鱼等好多图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虽然自己辛苦一点,但是看着学生热情洋溢的笑脸,我感到自己很满足、很幸福。
二、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科研中激励自己
1.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可以得到升华,性情可以得到陶冶,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找到心理的平衡点。通过读书,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学会热爱自己的事业;学会知足常乐;学会笑对人生。
2. 教学科研是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教学科研能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从教学实践的困惑出发,让教师把坚持个人研修作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在研修思想的引领下,探究教育的未知领域,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教师在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在教育领域做到游刃有余,树立高度的自信心。教学科研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关键还要落实到行动上。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等教具,还创设了蔚蓝的大海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的课堂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就要多读、多写、多画,还要会读、会写、会画,这一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慢功”,更是“内功”。它要求教师平时要不断积累、不断感悟、不断反思、不断操练,将枯燥化为充实,将单调化为快乐。
三、学会调节自己
1. 在教学上,给自己机会,试着创新,留有期待,让每节课都表现得很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堂。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被动,缺乏工作的新鲜感、成就感而造成的。尽管每一节课都要严格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但是教师不妨在课前很好地设计每节课的教育环节和教育内容,以求用一些新的创新和想法来调动自己和学生的上课热情,这样慢慢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就感,教师就不会再觉得上课是一件很枯燥、很疲劳的事情了。如若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再发表一些科研文章,就更会觉得有意义了。
2. 在生活上,给自己添一些色彩。教师的工作循环往复、单调贫乏,容易使人疲倦。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多些色彩。如,制定读书计划、写作计划、短程旅游计划,安排野餐或钓鱼活动等等,使生活有些味道,学会调节自己,安排好工作与业余时间,以消除工作上带来的倦怠感。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当每天重复地工作让我们感到疲劳时,给自己一份心灵鸡汤,可以尝试用各种方式唤醒工作和生活的激情,让我们试着做一个辛苦并快乐着的老师。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