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传统的常规备课讲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主要针对的是某单元的某篇文章,重点在教师如何去“教”,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点在教师要“变”——由教材的执行者变为教材的合作者,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参,从而有效地使用教材,提高师生的教材使用效率。因此,语文备课就要有系统性,讲究序列性和目标性,避免出现过去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鸡零狗碎式的语文备课现象。
一、语文备课讲究序列性
备课不但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现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不但要照顾当前的学习,还要关照到学生后续的发展。所以,备课不应该是独立的阶段性教学思考,而是一个严谨有序的系统活动和实践。那么,如何落实备课的序列性呢?
1研读教材
通过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所有的知识点、能力层级训练点、情感价值观熏陶点。语文教师要通读新课改后的所有新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语文教材,都要读。以此对整个中小学学段语文的教学系统、目标系统、能力系统、文献系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确立教学点
通过对教材的全面把握,科学有效地确立每册、每个单元、每课的教学目标点,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建立起一个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避免教学的盲目性,突出教学的层级推进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内在的逻辑力量美,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从小学开始梳理出每课、每单元、每册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点等,构建一个教学序列,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致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每课都上得差不多,无层级区分,无难度挑战,生生磨灭学生对语文的激情之火。
例如,新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散文单元:《散步》(莫怀戚)、《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羚羊木雕》(张之路)、《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样是散文:《背影》(朱自清)、《老王》(杨绛)、《台阶》(李森祥)、《信客》(余秋雨)。这分属两册的单元都是散文单元,写作技法都是在写人叙事中蕴含深情。备课时头脑里如果没有序列性的概念,在教学安排上就可能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雷同。即按老套路:解决生字词、品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缺乏训练的层级,学生就会失去上课探索的冲动,觉得千篇一律的教法和学习枯燥无味。
语文教师的头脑里如果有序列性的知识、能力、训练框架,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就能在备课时考虑到有区分,有侧重,有新的东西去让学生掌握。
3建构序列表或者知识树
把研究出来的序列教学点,用表格或者知识树的方式呈现出来,再回过头去研读教材,修正和完善序列表。序列表最好有两个:一个是分册分单元分课的序列表,一个是按训练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