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江
【摘 要】今天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不仅在技术传播上实现了飞跃,在审美文化上也出现了商品化、娱乐化、平民化的新趋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电视 审美文化 趋向
一、电视节目的审美文化特征
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电视,实现了声画的结合,让受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打破了受众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能被更广泛的受众接受。另一方面,电视实现了远距离传送,开始以家庭为主要传播对象,满足家庭的需求来满足大众需求,形成了对多种文化形态的超强包容性,并迅速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主要的载体。
在电视通过满足大众需求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样影响电视节目的发展,首先就表现为电视节目的审美大众化。电视节目的审美大众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公共精神。电视节目必须要有公共精神,一方面是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除了提供社会多阶层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外,还应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即通过电视传播,促成社会成员形成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功能。另一方面,电视的传播是以家庭为纽带的,家庭的收看氛围也要求电视节目必须具备公共精神,要有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和公共规范。事实表明,那些能够洞悉大众心灵的电视节目必然受到观众的青睐。
通俗化。由于电视观众的国籍、习俗、职业、年龄、文化、性别等多方面的不同,对电视节目有千差万别的趣味和要求,决定了电视节目审美文化是审美水平参差不齐的大众所能接受的“中间值”文化,要求电视节目要具有合乎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与形式——内容为大众所关注,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俗化。央视的《百家讲坛》是专家、学者的讲堂,是一档学术性很强的栏目,但是从学生、教授到普通观众都非常爱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档节目,从内容到形式摒弃了精英化路线,采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通俗化路线。从这个角度讲,电视节目的大众化,就是抓住大众普遍的趣味和要求,调和众口。
多样化。电视节目把过去为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变成了大众文化。它面向的是各种成分复杂的、层面不同的大众群体。而大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大众构成的多样性,也使得电视节目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新闻、电视剧、综艺、法制、谈话等这些电视节目类型满足了不同目标受众的审美情趣。
时代性。任何电视节目无论形式如何,都要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时代潮流,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体现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3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兴起则是新闻“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当今中国电视节目审美文化新趋向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形态多元开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变化。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不仅在技术传播上实现了飞跃,在审美文化上也出现了新的趋向。
1、电视节目的商品化、消费化
随着中国电视逐渐市场化,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的属性也逐渐显露。各家电视台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就需要制作出好的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作为商品,评价它的一个很大的标准就是它吸引广告的多少,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对节目的认可度。电视节目内容只有有较高的收视率才能带来高投入的广告,为此,电视节目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来迎合大众口味,满足大众需求;大众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什么能吸引眼球我们就做什么。从这一方面而言,电视节目的商品化可以说促使各大电视台转变观念,变革创新,促进了我们电视节目的发展以及节目形态的更新换代。
电视节目作为商品,它面向观众,以观众为主要消费对象,它是被消费的产品,但是电视节目在被观众消费的同时,它也实现了对观众审美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一些电视台都在播放有关养生的节目,那么养生的话题就会成为大家生活的热门话题,而一些养生的观点、养生的产品也会被大家所接受。从这一方面来说,电视和观众是互为消费者,“商业电视所做的生意,主要是将潜在的消费者卖给广告商或者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
2、电视节目娱乐化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社会对于娱乐休闲的需求显著增强。观众希望在看电视的时候,获得精神的宣泄和情感的释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开始出现娱乐化综艺节目,到今天电视娱乐综艺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变形记》……翻开卫视节目单,2014年综艺娱乐节目就有106档之多,而作为老大的央视2014年也加大综艺类节目的研发与推动,《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功夫》等都有望在第一季度开播。不仅综艺娱乐节目大量出现,谈话节目、体育节目也开始有娱乐化倾向,甚至一些新闻节目也开始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说新闻,以新鲜奇特的故事新闻来吸引观众。
3、平民化、草根化
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电视开始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来制作电视节目,让电视节目的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引起受众心理上的共鸣,让节目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变化较早出现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时空》栏目中,电视新闻节目开始转变原先高高在上的说教式的播报,直至《南京零距离》这类民生新闻的出现,电视新闻平民化审美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而对综艺娱乐节目而言,这几年平民化趋势更为突出,2005年《超级女声》不仅节目的主角来自平民,“玉米”、“凉粉”这些平民观众也对节目进行了广泛的参与,并且参与到以往以专家为主的评判过程,可以说把电视娱乐节目平民化演绎到了极致。电视平民化体现了电视大众化审美的追求,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满足大众娱乐的愿望,也成为当今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而互联网、微信、微博自媒体的出现推动了电视节目的平民化,草根化现象。endprint
三、当今电视节目审美文化出现的几个问题
1、功利主义兴盛,节目缺少人文关怀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电视台在生存的压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现实利益前。媒体的产业化使得媒体的从业人员变成了产业工人,出于对经济效益和利润原则的考虑,不少电视节目,电视制作人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文关怀渐行渐远。一些电视节目电视制作人为了抢新闻,追求眼球效应,淡忘了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起码的人文关怀。以下是四川地震灾难报道中的几个镜头。
镜头1:某记者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
镜头2: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因为摄像机的强光灯正对着幸存者的眼睛!一名队员对着电视镜头怒吼。
镜头3:某记者在直播时竟然进入手术室采访,医生怒不可遏,喊道:“你把我搞脏了!”
人文关怀的缺失不仅伤害了被采访者,也伤害了屏幕后的广大观众。
2、过分迎合大众,节目趋于低俗化
为了达到更高的收视率,电视制作人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去迎合广大观众的口味,于是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电视中逐渐失去市场,荧屏到处充斥着通俗文化、流行文化,更有甚者,有些电视节目在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时候,用猎奇来代替娱乐、用审丑代替审美、用别人的隐私来满足大众窥探别人的低级需求,一些电视节目趋于低俗化。例如,某卫视的一档职场服务类节目为考验选手的职业契合度,要求选手吃蚕茧、毛鸡蛋、水蟑螂等食物,还采取挖苦对手互相打击来搞职场竞聘,这种节目虽然自称是服务类节目,但“节目本身情节上,却是通过恶搞博取眼球和收视率。”
3、过分商业化导致电视节目快餐化、模式化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的一大诟病就是复制,克隆。哪种节目形式吃香,收视率好,大家就蜂拥而上,结果节目大量雷同。这也是电视节目商业化后片面追求利润的一个具体表现。2005年,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多电视台纷纷跟风,先后出现了20多个“类超女”选秀节目。同样的事情不断重演,可以说,每一个大红大紫的“节目”后永远都跟着一大帮追随者。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在中国的几乎每一档优秀的娱乐节目顶多只有几年的生命周期,直到这种节目形式被观众彻底厌倦。对电视节目模仿、克隆,一方面体现了电视台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愿投入资金去研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于电视节目形态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匮乏。而事实证明,如果电视台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电视节目的推陈出新,电视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四、用审美文化意识重塑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出现审美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有电视台商业化的问题,有电视制作人浮躁的心态,也有电视受众盲目低级的审美需求,而电视节目审美文化的缺失,也许能带来一时的喧嚣,但热闹过后必定是沉寂,是观众对一些电视节目的审美疲劳,最终带来的是观众的流失和收视的下滑。目前,电视收视的萎缩现象除了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外,自身审美文化的流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重振电视节目的风范首先需要的是用审美文化重塑电视节目内容。具体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大众传媒责任意识,突出公共精神。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必须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不能盲目地迎合受众偏激的需求,更不能让不健康的审美价值观通过电视向大众传播,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加强监管,对一些低俗化的节目坚决予以取缔。第四,电视必须不断进行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超越,即使引进节目,也要注意本土化的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③谢卫,《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转型分析》[J].《东南传播》,2010(6)
④郭庆,《电视大众化初探》[J].《新闻爱好者》,2005(3)
⑤徐放鸣 等:《审美文化新视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徐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