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众媒体的组成部分,法制栏目是引导民众提高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平台。如何做好法制栏目?首先要弄清法制栏目的特性,抓住受众的心理,服务受众;其次要提高法制节目的可看性,做到表现手法上多样化,在内容创新上下功夫。
【关键词】法制栏目 表现手法 创新思路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法制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法制栏目的出现是引导和谐社会的一座风向标。电视工作者通过电视这一窗口,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在寓教于理中得到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法制节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于此同时,如何与时俱进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的发展成为了目前一大挑战。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特点及其拓展空间等方面做一探讨。
一、法制栏目的特点
目前法制栏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用镜头记录着我国法制生活的精彩瞬间,从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角度审视社会生活,使之更加耐人寻味,更加发人深思,为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唤起大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同时在弘扬法制的过程中,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理念,也拓展了电视传播空间。
1、导向的正确性
法制宣传报道肩负着普及法律知识的重大责任,其内容涉及到违法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这就使法制节目本身容易成为敏感焦点,法制节目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主流媒体的角色,对党和政府负责;电视记者也应以法律为准绳,体现媒体的公平公正公开。如果节目对案件妄加评论,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难以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
2、舆论的监督性
舆论监督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能之一。要使舆论监督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唯有明确媒体的性质和地位、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记者的采访权和发表权不会遭受外来阻力的干涉。舆论监督不是个人行为,它要求新闻媒体在从事舆论监督时,应当自觉遵守舆论监督原则,克服护短心理,优化舆论环境,使舆论监督落实到实处。
3、定位的准确性
法制类节目应该以弘扬法制,鞭挞丑陋为主题。定位的准确是法制节目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遵循“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宗旨,满足广大群众对电视审美的更高要求。定位的准确就要求节目从不同层面去制作。比如:选取典型案例以案说法,通过案例的讨论,法律专家的点评,弄清事实的真相;运用多种镜头语言,讲究画面的纪实性。在镜头运用上采用抓拍、跟拍的形式,使画面更具自然感、真实感、生动感;在节目的制作方面,可以用纪实的手法描述情节、用新闻事件切入话题、用不断提问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采访层层递进来诠释问题。
二、法制栏目的表现手法
法制节目从表面上看,给人感觉很严肃沉稳,但在制作手法上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制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口号是: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观众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法律专家的点评,深入浅出地讲述法律知识,给老百姓提供一个知法懂法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栏目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单一的讲述案件的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栏目表达手法的多样化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情景再现
这种方式是将案件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再度创作,使之变成剧本,拍成一个小短剧。用这种“演”的形式,能深入的反映案件所蕴含的本质,同时也解决了案件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淮南台的《故事现代说》,就是找一些演员把案情演出来,然后再做评论和点评,这样就增强了互动性。
2、以图说法
图片新闻视觉冲击力比较大,部分法制栏目,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它以主持人边看图片边叙述的方式来增强生动性。图片可以是漫画、动画,或者真实的照片,它们从不同层面揭示案件的本质。比如:一些地方台的法制节目中单独有一个小版块,就是以图片说法。图片的灵动性,激起观众对事件了解的兴趣。
3、寓教于乐
法制栏目不只是严肃,也能让观众“乐”起来。央视《社会与法》栏目开播时,用了多媒体和舞台真人秀互动技术,让人们有了不寻常的视觉体验。主持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轻松的环境下说法。这样,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法律知识的讲解。也就是说,营造一个快乐的轻松的传播氛围十分重要,但“乐”我们要有度,要适量。
三、做好法制栏目中的专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于法制题材的报道和评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身边的法制事件,那么,地方性的专题节目怎么样才能够抓住受众的心理,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尤为重要。
1、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通常是城乡无业者、失业或半失业者,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弱势群体也是城市中数量较大的群体。地方台法制栏目对他们的关注,实际就是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我台节目《法制时空》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在一期有关盲人按摩的案子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他们求助于我们,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很多人打电话来询问具体情况,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接受栏目,愿意参与到栏目当中,这样栏目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2、选择人们关注的题材
一个专题性栏目,是否吸引受众,主要是看其内容和题材观众是否感兴趣。一般来说,百姓对刑事案件,比较了解,都懂得杀人偿命,伤害他人要承担罪刑。对于地方台法制栏目来说,一方面是很少能遇到比较曲折的重大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如果过多的报道刑事案件不利于当地的治安稳定,反而经常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经济、民事纠纷的案件,更为百姓的关注。比如,在《法制时空》节目中,百姓很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经济纠纷事件,热线电话,一天就能接到几十个,我们的节目中,大部分都是解决百姓的工资拖欠、家用产品质量等问题,这些事情都是百姓常常遇到的,所以做起来有很大的看点,同时收视率也会随之上升。endprint
3、深度挖掘新闻中的法律意义
由于地域的限制,地方电视台不可能经常遇到重大新闻,其实,对于这些重大新闻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挖掘,延伸到我们身边的事件。一些地方台由于种种原因,报道的专题都是发生过的新闻,时效性不强,如不加以挖掘,就不能及时的向受众反映社会问题,不能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
四、法制栏目的创新思路
1、节目的拍摄手法需要创新
拍摄手法有很多,如跟拍等。其实观众最想看到的,是现场,因为它具有现实感。而要拍好现场,拍摄手法就需要创新,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事件的经过和发展,并不是就事件的采访而采访,画面只是单一的一只话筒、一个采访者的定格,那样的节目看起来没有动感,更谈不上活力,观众看起来也会觉得很累。比如,在节目制作中,我会和摄像沟通,在拍摄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可以根据他说的内容,转变拍摄的画面。这样感觉整个画面会丰富很多。
2、节目的形式需要创新
以《法制时空》为例,它包括三大板块,打破常规编辑理念,采用不同主持手法讲述案件,由面到点,层层递进进行案例剖析,信息量大,涉及案例面广,内容时效性强。它要求主持人通过互联网和重要法制报刊,点击最新的法制资讯,通过特写式触摸屏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案件,减少了呆板的说教。形式的变化,使整个节目更加多样化,吸引众多受众的关注。
3、节目的内容需要创新
(1)题材选择不要有局限,要有典型性。目前的法制栏目一报道刑事、民事案件比较多,可能是因为画面的可视性比较强。对于题材的选取,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还可以兼国内国外。其实在我们关注刚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时,也可以进行延伸,比如关注国内外重大的疑案或者是迷案,即使没有破解的,也会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是满足于一般的法律条款,而是需要提高法律意识。选题的典型性,就非常重要。一个典型的案件,在大家的心中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针对人们在超市买的物品到结账时发现小票显示的价格和自己实际看到的价格不一样的话题,可以进一步挖掘,加入典型案例,就会吸引百姓的眼球。
(2)节目的内容要体现人性化。人性化主要是记者的采访方式人文化的体现。对于一些事件,记者会采用不断提问的方式多角度采访。但是采访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权利,保持平等的交流心态,考虑采访人的感受,调整好说话的方式。比如,在采访违反交通法规的肇事人,应该对他的行驶环境、驾龄情况、事情的发生背景进行分析和提问,不能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每一位记者采访时都要谨慎开言。
总之,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之一的电视传媒,引导与满足受众是其职责所在,办好法制栏目,需要牢固树立喉舌意识、导向意识、精品意识,以其权威性、大众性、贴近性和高质量、高品位、高收视率,营造舆论宣传的主阵地。□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