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隽平+刘兴国
中国画走到今天,应该何去何从?这是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都面临的问题。艺术理论家的论断也许有些脱离“实际”,艺术家的实践也可能过于“自我”,但二者无论如何都无法逃离时代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超时代画家”的存在,只不过是社会重新洗牌后的再认识而已。人们必须站在与时代对接的坐标上去创造、体察和评论艺术的作品和行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时代”不仅仅是时间概念上的推衍,也应该包括不同时代所派生出的环境。而“环境”对于艺术家来说,既包括历史时期的大环境,也包括“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小环境,二者成就及制约着艺术家的风格和地位。在今天这个各种观念多元并存的时代里,中国画只有在艺术家各自选择的风格中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够真正地生存下去。今天已经不再是以简单的师承关系和地域风貌来判定风格的时期,它需要的是艺术家一方面的理性思索,一方面的情性流淌。
画家王志坚,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践行着他的艺术道路。
志坚先生是湘潭人,现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在白石翁这位百年难遇的大师影响下,志坚先生自然也脱离不开他的“影子”。但可贵的是,志坚先生没有单从“技”的角度去重复大师的笔法,而是理性地选择了一条借鉴民间美术精华的宽广道路,这似乎又与大师的精神一脉相承。中国画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观自省”之后,对于“传统”的取舍已经举步维艰。我们已无法用“固守”及“创新”的简单模式套用风格的演变,更无力纠缠于“是”与“非”的单一价值判断。在这种类似于作茧自缚的行为下,为何不去选择一条适合自我心性的道路呢?民间美术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绚烂热烈的表达手法,以及淳厚朴茂、贴近民心的精神世界都是今日的画坛所缺少的因素。志坚先生早期的工笔画正是汲取这些精华的产物。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东方龙》,以装饰性的构图展现了湘西苗家男女节日里欢腾的场面,热情奔放,楚韵浓郁。而《砥》这张作品表达了民众抗争自然灾害的不屈之情。楚风楚韵的植入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满融合,也将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展露无遗。这一时期的作品奠定了他的地位,但他没有满足于工笔画给他带来的荣誉,毅然选择了“由工到写”的转变。
中国人无论如何借鉴西方的艺术,但那份深入骨髓的“写意精神”依然难以割舍,这是源于写意带来的一种自由状态,它可以将艺术家的心性无限地放逐,去用简单的工具物化心灵的诉求。难怪有些西方的理论家直接将“美”归于“自由”。志坚先生“从工到写”的转化如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顺畅,因为民间美术在自由精神上的滋养早已打通了先生的经脉,一旦上手,自然上乘。志坚先生的写意作品大多是乡间常见的动物和孩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牛,历代画家皆有表达,从原始的岩画到唐代的韩滉,再到宋代的阎次平,近现代的任伯年、刘奎龄、李可染……他们或者将牛视为图腾,加以敬仰崇拜;或者看作乡间的俗物,表达野逸的趣味;或者作为人格的外化,进行隐喻的象征;但从来没有人将牛视为一种从民族精神到生活全部的载体。志坚先生将牛所具备的所有品质一一展露。从《雄风》《勇往直前尔可敌》到《荷塘清趣》《又唱晨曲摆秋千》……他用牛的形象和精神表达了人性中所有的真、善、美。雄浑不免干涩,天真难避甜俗,能够将极端的两面进行适当的调和,无疑是深藏绝招的高手。志坚先生不但在精神内蕴的取向上将牛的品质提升,而且也在技法上有所迈进。他不取形象在结构和形体上的精准,而是用泼墨的方式抽取物象最本质的形态,再辅以拙稚的线条、独特的视角、合理的背景,展现了一个牛的全新形象。此外,志坚先生的写意画构图异常干净、简洁,与他生动的笔墨情趣融合,使得一只公鸡、几群雏鸡也能展现出大气象,而这种大气象中又透出文人画的雅逸,难能可贵!
关于工笔与写意,似乎是一对矛盾的共生体。对多数的画家来说,擅工笔者,难于写意;喜写意者,困于工笔。在书法界,精楷书者,多不工行草;擅行草者,往往逊于楷书,许多擅行草者甚至认为楷书写久了会影响写行草。其实,这都与个人的天性禀赋、爱好息息相关,而非工笔影响写意,更非楷书拖累行草。我们看到,书画史上也不乏工写兼擅、楷行具精的大艺术家,远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祝枝山,近有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这说明,超人的天分与后天的勤奋完全可以打破工写、书画之间的隔阂。当然,功夫在诗外,深厚的文化学养、广博的人生历练是成就大师的更重要条件。
志坚先生走到今天这一步,同样说明工笔与写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如果志坚先生能在“笔墨”内部有更大的突破,以写意的精神反哺到工笔当中,他的画艺定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