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彬++++常晋义
从学校吸引企业主动走进校园、学校学生培养延伸至企业两个视角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在了解学校和企业的关注点后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并对校企合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良性互动近年来,应用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而校企合作则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校企合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大部分企业对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已有的合作关系合作深度不够;三是应用型大学对产业的作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双方的利益关注点,校企既然是合作,当然是双向互动互利的,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出人才。培养的学生要受企业欢迎,出人才是学校的最高目标,也是学校的价值所在,而企业则是逐利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地方企业当前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急需的人才,而且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中存在着交集,学校需要企业的参与,而企业也需要依靠学校大量的人才才能创造经济效益,让校园部分地成为企业和让企业部分地成为校园——校企的无缝融通则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和长效的模式。
一、IT人才培养特点
1.软件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统计调查显示,国内企业现有的专业软件技术开发人员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2.软件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人才结构的失衡使许多软件企业的生产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层次上,没有进行工程化、规模化生产,所以导致软件生产的效率低下,生产过程占用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在许多企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都加入到编码的行列,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使得软件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
3.企业人员流动率高。由于中国的软件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软件精英”手中,少数几个核心人员的离职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崩溃。人员流动率高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变大。
软件产业是典型的产业需求牵动技术研发,进而驱动教育发展的产业。因此,一方面,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注重学生能否掌握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另一方面,由于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了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有效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就造成毕业生和企业都陷入了一个“两旺两难”的境地: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现实情况却是学生在校期间难以接触到实际软件项目,不能受到系统的实践性训练,这样学校培养的学生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之间必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匹配,就像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要解决这个“两难”的现实问题,就要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必须打破常规,积极探索和构建IT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搭建起学院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有效地解决“两难”问题。
二、校园企业
校园企业的总体设想是,企业将一些已经完成的或者实际的但是交付时间较长的项目放到学校来做,由企业的工程师和学校的老师共同指导,由学生团队承接项目。学院负责学生团队的组建,有意识地安排各年级的学生参加,形成梯队,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是当然的主力军,参与项目后学生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真切感受实际项目的要求与氛围,企业则降低了用人成本,校企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1.指导思想。作为计算机学院实训体系的重要补充,校园软件园将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产学合作为基础,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是“模拟和实战”的综合,要以公司的模式来运作。通过承接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让学生自己管理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和公司运作,达到真正的实战效果。
2.机构组成。公司部门:人力资源部、项目管理部、财务部。
公司人事:董事长、总经理、项目经理、设计师、开发经理、客户经理、程序员、SQA、SCM(以上都由学生担任)、技术顾问(由教师担任)等。
公司必须明确:主要业务方向、财务制度、年度工作目标、项目管理流程。
原则:公司人员采用流水线方式流动,在大学四年中要尝试过各种岗位,每年随着毕业生的离校即需到新生中招募新人,流动的是人员,不变的是体制和经营模式。
地点:学校内的创新实验室。
3.申请流程和要求。申请流程和要求是:申请人填写成立公司申请表,提供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公司章程、人员组成等材料;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学生资格,审批是否同意成立公司;凭批件到软件园申请租借场地;按公司章程进行运作。
4.运行模式。完全按照公司方式运作,由学生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项目经理、程序员等,公司按照虚拟方式运营,公司董事长负责承接校内、校外的业务,评估业务所需费用。公司有自己的财务管理,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项目费以及成立之初学院注入的启动资金,虚拟资金的支出包括场地租金、员工待遇等,每完成一个项目做一次资金结算,最后年底总结算时,凡赢利的公司由学院按赢利数额的10%给予现金奖励。在运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模拟或真实的项目来体验软件开发的完整过程,包括需求分析、项目估算、风险分析、计划制定、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变更管理等;可以通过变换角色熟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不同岗位,如项目经理、设计师、开发经理、客户经理、程序员、SQA、SCM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意识,锻炼其项目参与的能力、软件开发的能力。
5.优胜劣汰。引入公司竞争机制,对长期业绩不佳的公司要做除名处理,至少说明其管理能力、项目开发能力有问题。
6.实际案例。学院与苏州某网络有限公司正在就服装城服装发布网站的设计开展实际的合作,由公司负责网站的前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软硬件平台的搭建,而学校则负责各服装公司产品展示的策划和设计,客户端同时考虑PC端和移动端。
通过成立校园软件园,使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平台,通过与同学的协作既锻炼了课本以外的能力,又锻炼了项目开发的能力。而且企业通过与学校这种深层次的合作可以发现学生中的好苗子,在项目的合作过程中相互加深了了解,一旦学生就业时进入企业,对企业的认同度较高,比较稳定,利于企业对人才梯队的规划,同时这种合作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三、企业校园
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帮助,这是由大学多年来的固有办学模式造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的老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真正在一线有过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型的老师是不多的,即使曾经有过工程经验,随着在校时间的加长,与产业的实际需求会越来越远;二是学校和企业的研究重点存在偏差。学校老师所从事的研究大多理论深度较深,应用性考虑得较少,而企业则是逐利的,在确保够用的前提下追求成本的最低化,至于理论深度则不在主要考虑之列。
因此,在近阶段内大学的应用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和支持。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企业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呢?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因
(1)产学研转化
大学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是行业所迫切需要的,企业为了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其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往往意味着利润较低,所以企业对高新技术的追求也是迫切的。这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契合点。
(2)人才对企业环境的近距离接触和认同
学生在企业的实际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的业务特点、工作强度、员工在企业的进阶和提升渠道等方面的情况,经过这一阶段的学生一旦毕业后选择留在企业,则对企业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如果他足够优秀,则企业花大力气培养他是有回报的。
endprint
2.实施方案
学校可采用“3+1”培养模式,即累计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各主要课程设计和独立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课程等主要实践环节(含校内外实践)采用“工程项目驱动”培养方式,即采用适合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使用与工程设计相一致的实验设备,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接轨。
一年级暑期到各主要企业认知参观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年级暑期在企业开展在岗实习,主要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熟悉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培养工作经验、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三年级暑期在企业开展在岗实习,初步了解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与能力。
第四学年为企业学习阶段,采用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指派一名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体的企业学习培养计划由两位导师共同制订,并由他们共同指导该学生的毕业设计。
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当年的企业用人情况,以企业为主体,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
四、结束语
学校与地方企业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需要各方充分尊重对方的需求,寻找地方产业的契合点,对地方企业的技术特点多方排查,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接触,当企业尝到甜头后,后面的合作就会很顺畅。
1.校企合作学校要有基础
一方面,学校要大力支持,因为这是对原培养模式的扬弃,必然涉及到与原来政策不一致的地方,这需要校方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学院的培养方案要有弹性,因为企业的课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管从时间上还是指导的人员上都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
2.校企合作要相互增进了解
企业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合作应尽可能让企业做他们最擅长的,企业也应与学校多沟通,尽可能让相关老师一起参与企业项目,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3.校企合作需要成本
一方面,与企业的沟通需要有专人协调,另一方面,经济上也需要部分投入。
总之,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扎实落实好校企合作对学生、对学校、对地方企业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张益飞,刘建明,南亲江.基于岗位能力要求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30):20-22.
[2]钟瑞琼,谢运佳,姜灵敏.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科技管理研究,2011,(6):189-193.
[3]吴娟,张玲,成少钧.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的启示.成人教育,2011,(3):125-126.
课题来源: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构建良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JSJG04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