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理论指导下的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2014-07-21 02:06秦海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感性工学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摘 要:文章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出发点,运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对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感性"和"感性工学"的辩证分析,指出感性工学的实质。其次对感性工学关键技术进一步分析,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程序和方法。最后将该程序和方法应用于电风扇的设计实例中,进而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感性工学;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在家电产品制造技术日趋同质化的时代下,充分了解和挖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印象,满足和引导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情感层次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而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是连接情感与技术的纽带,是产品与消费者交流的开始,其以特有的语言形式,将产品的气质和内涵向消费者表达出来,以期达到情感的共鸣。感性工学作为一种产品翻译、研发和评估的技术,能够运用工学的方法和现代工具,将抽象感觉意象转化成为具体的设计特征和元素,解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性需求理解和表达不清楚、模糊的问题,甚至是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过于复杂,难以具象表达等问题,为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和有效的方法。因此,将感性工学的研究与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相结合,能够为人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提升家电产品的鲜明特色,增强家电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 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

2.1 “感性”与感性工学

“感性”既是哲学又是心理学概念,包括静态的印象和动态的认知。在产品设计中“感性”更加关注情感的认知和反思。“感性工学”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英文表述为Kansei Engineering,Kansei。起源于日本,最早出现在汽车领域。感性工学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对“感性”的硬化。即将感觉和意象等抽象的感性概念通过工学的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将对人的感性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产品物理设计要素。

2.1.2 对“工学”的软化。感性工学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人机工程学技术,在待开发产品中将消费者的感觉与情感需求(感性)注入其中,使其功能强大。然而它又区别于传统的人机工程学关注人的生理特征、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等特征,它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性和情感的需求,即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

2.1.3 是“感性”和“工学”的相融合,它能够通过工学的技术手段将消费者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设计要素,同时也能用感性意象来优化工学在设计上严格死板的理性标准。

2.2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包括感性的测量和感性的分析两方面。感性的测量主要分为心理学和生理学两种类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将人直观的、抽象的、模糊的感觉和意象转化成为客观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转变成可推导或计算的形式,以便于进行感性的分析。感性的分析主要是将量化后的顾客对于产品的感性(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感性的定性分析和感性的定量分析两种手段。其中,感性的定性分析主要由设计团队根据实验样本图片和感性词汇的评价值,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判断和解析,确定各感性词汇对于设计元素的相关性;感性的定量分析就是采用现代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1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中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感性工学理论体系中感性测量和感性分析两种技术手段的分析和归纳,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应用中设计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3.1.1 任务前期策划阶段

在接到设计项目之后,首先对市场的前期调研,包括相关行业的发展状态、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和特色,其次根据客户的任务需求和市场调研制定设计方向和策略。

3.1.2 感性概念生成阶段

首先通过调研、实验、分析等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诉求,其次用范畴区分法即分级推论将确定0级概念;然后各0级概念扩展出下一个子类别概念,以此类推,直到第N个子类别,得出具体的物理属性;最后将通过两方面比对之后获得的感性词汇。

3.1.3 物理属性解构阶段

采用调查或实验法对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对产品结构进行细分,确定产品的设计要素;以备更好的为设计策略服务。

3.1.4 二者相关性建立阶段

运用语义差分法(SD)将筛选之后的感性词汇与细分设计要素进行相关性的建立,即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2 设计实例

3.2.1 电风扇的前期策划阶段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客户的需求,本次设计针对人群为白领一族,使用环境为办公空间,结构为台扇,主要目的为办公空间增加一些轻松愉悦的快感。

3.2.2 电风扇感性词汇的生成

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范畴区分法的分级推论,首先将“愉悦的”作为电风扇设计的0级感性词汇,然后对“愉悦的”向下推导,直到3级出现了能够很好诠释“愉悦的”感性词语子概念出现。最后将感性词语进行反义配对,并加入一组直观清晰表现感性需求的词语(喜欢的-厌恶的),最终感性词汇确定为:小巧的/笨重的、简约的/复杂的、华丽的/朴素的、新颖的/守旧的、耐用的/易坏的、流畅的/生硬的、精致的/粗糙的、喜欢的/厌恶的。

3.2.3 电风扇物理属性的分解

首先是样本筛选与制作,通过电风扇的商场、杂志和网络等途径的调研,初步获得168个样本。经过筛选,最终选取15个代表性的样本,并全部进行去色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风扇样本

其次,通过对电风扇设计要素的解构分析可知,一台风扇一般包括扇头、底座、支撑柱和操作界面区域等结构,各个部分的外观结构和形态有所区别。

3.2.4 电风扇感性词汇与物理属性相关性建立

通过测试实验来完成二者相关性的建立。本次实验人数为90人,其中设计专业学生25人,白领30人,设计师15人,家庭主妇、商场销售人员和随机人员各5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和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首先,运用语义差异法(SD)进行感性的定量分析。将最终选取的15个样本与8对感性词汇建立7级语义差分量表,如表1所示。

受试者根据样本的语义差分量表进行了感性评价。评价后的数据由Excel进行均值计算,得到个样本的8个感性词汇的均值。本次感性评价共收回有效评价83个,经过均值计算得到每个样本对应的感性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15个样本的感性测量结果

其次,根据样本的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感性的定性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样本造型特征对感性评价的影响。每个样本的感性词汇评价结果由折线图表示,根据其得分确定位置。

最后,文章以“新颖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新颖的”得分最高的依次为样本10,5,9,7,6,4,2;得分最低的依次为样本12,13,15,11,14。得分较高的样本造型新颖,突破常有模式,在整体形态的选择上多为柔和几何形态或个性不受拘束的形态,并且系列化风格明显,特别是样本10和5,在结构和使用原理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不仅在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为办公空间装饰作用,增加生活的乐趣。虽然样本12和13测量分值显示其耐用性较高,但在在造型设计上比较传统守旧,造型普通常见。

图2 “新颖的”测量结果折线图

4 结束语

感性工学是“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转译技术,运用定性和定量化的手段来描述消费者心理的情感需求,并通过严谨的数理统计将消费者的心理意象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文章基于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将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家电产品相结合,通过感性词汇的搜集和输入、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以及对感性词汇与设计要素相关性的建立,对家电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为充分挖掘消费者感性需求和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秦海彬(1986-),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领域为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endprint

摘 要:文章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出发点,运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对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感性"和"感性工学"的辩证分析,指出感性工学的实质。其次对感性工学关键技术进一步分析,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程序和方法。最后将该程序和方法应用于电风扇的设计实例中,进而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感性工学;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在家电产品制造技术日趋同质化的时代下,充分了解和挖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印象,满足和引导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情感层次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而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是连接情感与技术的纽带,是产品与消费者交流的开始,其以特有的语言形式,将产品的气质和内涵向消费者表达出来,以期达到情感的共鸣。感性工学作为一种产品翻译、研发和评估的技术,能够运用工学的方法和现代工具,将抽象感觉意象转化成为具体的设计特征和元素,解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性需求理解和表达不清楚、模糊的问题,甚至是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过于复杂,难以具象表达等问题,为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和有效的方法。因此,将感性工学的研究与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相结合,能够为人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提升家电产品的鲜明特色,增强家电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 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

2.1 “感性”与感性工学

“感性”既是哲学又是心理学概念,包括静态的印象和动态的认知。在产品设计中“感性”更加关注情感的认知和反思。“感性工学”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英文表述为Kansei Engineering,Kansei。起源于日本,最早出现在汽车领域。感性工学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对“感性”的硬化。即将感觉和意象等抽象的感性概念通过工学的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将对人的感性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产品物理设计要素。

2.1.2 对“工学”的软化。感性工学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人机工程学技术,在待开发产品中将消费者的感觉与情感需求(感性)注入其中,使其功能强大。然而它又区别于传统的人机工程学关注人的生理特征、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等特征,它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性和情感的需求,即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

2.1.3 是“感性”和“工学”的相融合,它能够通过工学的技术手段将消费者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设计要素,同时也能用感性意象来优化工学在设计上严格死板的理性标准。

2.2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包括感性的测量和感性的分析两方面。感性的测量主要分为心理学和生理学两种类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将人直观的、抽象的、模糊的感觉和意象转化成为客观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转变成可推导或计算的形式,以便于进行感性的分析。感性的分析主要是将量化后的顾客对于产品的感性(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感性的定性分析和感性的定量分析两种手段。其中,感性的定性分析主要由设计团队根据实验样本图片和感性词汇的评价值,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判断和解析,确定各感性词汇对于设计元素的相关性;感性的定量分析就是采用现代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1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中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感性工学理论体系中感性测量和感性分析两种技术手段的分析和归纳,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应用中设计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3.1.1 任务前期策划阶段

在接到设计项目之后,首先对市场的前期调研,包括相关行业的发展状态、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和特色,其次根据客户的任务需求和市场调研制定设计方向和策略。

3.1.2 感性概念生成阶段

首先通过调研、实验、分析等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诉求,其次用范畴区分法即分级推论将确定0级概念;然后各0级概念扩展出下一个子类别概念,以此类推,直到第N个子类别,得出具体的物理属性;最后将通过两方面比对之后获得的感性词汇。

3.1.3 物理属性解构阶段

采用调查或实验法对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对产品结构进行细分,确定产品的设计要素;以备更好的为设计策略服务。

3.1.4 二者相关性建立阶段

运用语义差分法(SD)将筛选之后的感性词汇与细分设计要素进行相关性的建立,即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2 设计实例

3.2.1 电风扇的前期策划阶段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客户的需求,本次设计针对人群为白领一族,使用环境为办公空间,结构为台扇,主要目的为办公空间增加一些轻松愉悦的快感。

3.2.2 电风扇感性词汇的生成

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范畴区分法的分级推论,首先将“愉悦的”作为电风扇设计的0级感性词汇,然后对“愉悦的”向下推导,直到3级出现了能够很好诠释“愉悦的”感性词语子概念出现。最后将感性词语进行反义配对,并加入一组直观清晰表现感性需求的词语(喜欢的-厌恶的),最终感性词汇确定为:小巧的/笨重的、简约的/复杂的、华丽的/朴素的、新颖的/守旧的、耐用的/易坏的、流畅的/生硬的、精致的/粗糙的、喜欢的/厌恶的。

3.2.3 电风扇物理属性的分解

首先是样本筛选与制作,通过电风扇的商场、杂志和网络等途径的调研,初步获得168个样本。经过筛选,最终选取15个代表性的样本,并全部进行去色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风扇样本

其次,通过对电风扇设计要素的解构分析可知,一台风扇一般包括扇头、底座、支撑柱和操作界面区域等结构,各个部分的外观结构和形态有所区别。

3.2.4 电风扇感性词汇与物理属性相关性建立

通过测试实验来完成二者相关性的建立。本次实验人数为90人,其中设计专业学生25人,白领30人,设计师15人,家庭主妇、商场销售人员和随机人员各5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和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首先,运用语义差异法(SD)进行感性的定量分析。将最终选取的15个样本与8对感性词汇建立7级语义差分量表,如表1所示。

受试者根据样本的语义差分量表进行了感性评价。评价后的数据由Excel进行均值计算,得到个样本的8个感性词汇的均值。本次感性评价共收回有效评价83个,经过均值计算得到每个样本对应的感性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15个样本的感性测量结果

其次,根据样本的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感性的定性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样本造型特征对感性评价的影响。每个样本的感性词汇评价结果由折线图表示,根据其得分确定位置。

最后,文章以“新颖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新颖的”得分最高的依次为样本10,5,9,7,6,4,2;得分最低的依次为样本12,13,15,11,14。得分较高的样本造型新颖,突破常有模式,在整体形态的选择上多为柔和几何形态或个性不受拘束的形态,并且系列化风格明显,特别是样本10和5,在结构和使用原理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不仅在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为办公空间装饰作用,增加生活的乐趣。虽然样本12和13测量分值显示其耐用性较高,但在在造型设计上比较传统守旧,造型普通常见。

图2 “新颖的”测量结果折线图

4 结束语

感性工学是“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转译技术,运用定性和定量化的手段来描述消费者心理的情感需求,并通过严谨的数理统计将消费者的心理意象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文章基于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将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家电产品相结合,通过感性词汇的搜集和输入、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以及对感性词汇与设计要素相关性的建立,对家电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为充分挖掘消费者感性需求和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秦海彬(1986-),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领域为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endprint

摘 要:文章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出发点,运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对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感性"和"感性工学"的辩证分析,指出感性工学的实质。其次对感性工学关键技术进一步分析,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程序和方法。最后将该程序和方法应用于电风扇的设计实例中,进而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感性工学;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在家电产品制造技术日趋同质化的时代下,充分了解和挖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印象,满足和引导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情感层次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而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是连接情感与技术的纽带,是产品与消费者交流的开始,其以特有的语言形式,将产品的气质和内涵向消费者表达出来,以期达到情感的共鸣。感性工学作为一种产品翻译、研发和评估的技术,能够运用工学的方法和现代工具,将抽象感觉意象转化成为具体的设计特征和元素,解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性需求理解和表达不清楚、模糊的问题,甚至是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过于复杂,难以具象表达等问题,为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和有效的方法。因此,将感性工学的研究与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相结合,能够为人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提升家电产品的鲜明特色,增强家电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 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

2.1 “感性”与感性工学

“感性”既是哲学又是心理学概念,包括静态的印象和动态的认知。在产品设计中“感性”更加关注情感的认知和反思。“感性工学”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英文表述为Kansei Engineering,Kansei。起源于日本,最早出现在汽车领域。感性工学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对“感性”的硬化。即将感觉和意象等抽象的感性概念通过工学的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将对人的感性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产品物理设计要素。

2.1.2 对“工学”的软化。感性工学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人机工程学技术,在待开发产品中将消费者的感觉与情感需求(感性)注入其中,使其功能强大。然而它又区别于传统的人机工程学关注人的生理特征、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等特征,它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性和情感的需求,即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

2.1.3 是“感性”和“工学”的相融合,它能够通过工学的技术手段将消费者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设计要素,同时也能用感性意象来优化工学在设计上严格死板的理性标准。

2.2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

感性工学的关键技术包括感性的测量和感性的分析两方面。感性的测量主要分为心理学和生理学两种类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将人直观的、抽象的、模糊的感觉和意象转化成为客观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转变成可推导或计算的形式,以便于进行感性的分析。感性的分析主要是将量化后的顾客对于产品的感性(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感性的定性分析和感性的定量分析两种手段。其中,感性的定性分析主要由设计团队根据实验样本图片和感性词汇的评价值,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判断和解析,确定各感性词汇对于设计元素的相关性;感性的定量分析就是采用现代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1 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中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感性工学理论体系中感性测量和感性分析两种技术手段的分析和归纳,提出感性工学在家电产品应用中设计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3.1.1 任务前期策划阶段

在接到设计项目之后,首先对市场的前期调研,包括相关行业的发展状态、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和特色,其次根据客户的任务需求和市场调研制定设计方向和策略。

3.1.2 感性概念生成阶段

首先通过调研、实验、分析等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诉求,其次用范畴区分法即分级推论将确定0级概念;然后各0级概念扩展出下一个子类别概念,以此类推,直到第N个子类别,得出具体的物理属性;最后将通过两方面比对之后获得的感性词汇。

3.1.3 物理属性解构阶段

采用调查或实验法对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对产品结构进行细分,确定产品的设计要素;以备更好的为设计策略服务。

3.1.4 二者相关性建立阶段

运用语义差分法(SD)将筛选之后的感性词汇与细分设计要素进行相关性的建立,即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2 设计实例

3.2.1 电风扇的前期策划阶段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客户的需求,本次设计针对人群为白领一族,使用环境为办公空间,结构为台扇,主要目的为办公空间增加一些轻松愉悦的快感。

3.2.2 电风扇感性词汇的生成

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范畴区分法的分级推论,首先将“愉悦的”作为电风扇设计的0级感性词汇,然后对“愉悦的”向下推导,直到3级出现了能够很好诠释“愉悦的”感性词语子概念出现。最后将感性词语进行反义配对,并加入一组直观清晰表现感性需求的词语(喜欢的-厌恶的),最终感性词汇确定为:小巧的/笨重的、简约的/复杂的、华丽的/朴素的、新颖的/守旧的、耐用的/易坏的、流畅的/生硬的、精致的/粗糙的、喜欢的/厌恶的。

3.2.3 电风扇物理属性的分解

首先是样本筛选与制作,通过电风扇的商场、杂志和网络等途径的调研,初步获得168个样本。经过筛选,最终选取15个代表性的样本,并全部进行去色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风扇样本

其次,通过对电风扇设计要素的解构分析可知,一台风扇一般包括扇头、底座、支撑柱和操作界面区域等结构,各个部分的外观结构和形态有所区别。

3.2.4 电风扇感性词汇与物理属性相关性建立

通过测试实验来完成二者相关性的建立。本次实验人数为90人,其中设计专业学生25人,白领30人,设计师15人,家庭主妇、商场销售人员和随机人员各5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和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首先,运用语义差异法(SD)进行感性的定量分析。将最终选取的15个样本与8对感性词汇建立7级语义差分量表,如表1所示。

受试者根据样本的语义差分量表进行了感性评价。评价后的数据由Excel进行均值计算,得到个样本的8个感性词汇的均值。本次感性评价共收回有效评价83个,经过均值计算得到每个样本对应的感性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15个样本的感性测量结果

其次,根据样本的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感性的定性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样本造型特征对感性评价的影响。每个样本的感性词汇评价结果由折线图表示,根据其得分确定位置。

最后,文章以“新颖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新颖的”得分最高的依次为样本10,5,9,7,6,4,2;得分最低的依次为样本12,13,15,11,14。得分较高的样本造型新颖,突破常有模式,在整体形态的选择上多为柔和几何形态或个性不受拘束的形态,并且系列化风格明显,特别是样本10和5,在结构和使用原理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不仅在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为办公空间装饰作用,增加生活的乐趣。虽然样本12和13测量分值显示其耐用性较高,但在在造型设计上比较传统守旧,造型普通常见。

图2 “新颖的”测量结果折线图

4 结束语

感性工学是“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转译技术,运用定性和定量化的手段来描述消费者心理的情感需求,并通过严谨的数理统计将消费者的心理意象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文章基于感性工学的理论体系,将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家电产品相结合,通过感性词汇的搜集和输入、设计要素的解构和选择以及对感性词汇与设计要素相关性的建立,对家电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为充分挖掘消费者感性需求和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秦海彬(1986-),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领域为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性工学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基于感性工学下用户对产品设计趋势分析
感性工学在坐具设计中的理论应用
面向家电产品个性定制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女士近视眼镜客户化设计研究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文字编排在家电产品外观上的设计探析
2013年1月部分家电产品前10名型号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