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动因分析

2014-07-21 07:39姚金华赵天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优势

姚金华,王 东,赵天南

(兰州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产品内分工动因分析

姚金华,王 东,赵天南

(兰州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产品内分工;比较优势;加工贸易

1 产品内分工与垂直专业化

从现有的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来看,产品内分工实质上就是产业组织理论所讨论的垂直专业化.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垂直”的定义,主要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关系,而垂直专业化则是指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与协作,分别专业化于产品的某个生产环节或阶段.本文所讨论的产品内分工是指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按不同工序、区段和零部件的空间分割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每个经济体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活动.所以当形成垂直专业化的上下游企业处于不同国家时,产品内国际分工就产生了.

Hummels认为,只有一国将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时,此国的生产才是垂直专业化生产.如图1.1表示的就是一个包含三个国家参与的垂直专业化,A国生产中间投入品并出口到B国,B国将进口的中间品与本国的资本、劳动和其他中间品结合生产出最终产品,供国内消费和C国出口.在此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只有B国的生产才是完整的垂直专业化生产.

图1.1 垂直专业化生产示意

根据Hummels的定义,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的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形成必须具备一下三个条件:(1)产品生产过程必须包括两个或以上的生产环节或阶段;(2)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分别专业化于产品生产的一个以上的生产环节;(3)至少一个国家使用了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进行生产,其产品部分或全部用于出口.

2 技术进步与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分工产生的重要前提是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可分离性,而这种生产的分离就需要足够的生产技术支持.如果某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空间上需要直接自然接触,在时间上需要连续不间断生产,即生产过程在技术上相互依赖,技术协作需要进行流水线作业,而不是进行可分离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制造,那么及使在不同地点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也不能促成产品内分工.

根据盛洪(1992)的概括,分工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五个层次: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和生产服务专业化.这五个分工层次的出现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后三个分工层次就是产品内分工的具体表现.

促使产品生产过程跨越国界形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进步主要有一下几点:

(1)产品研发与营销投入加大.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换代的速度加快,企业要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致力于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因此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研发、营销和营运管理部门保留在国内,将其研发中心建立在知识与信息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将制造与组装等生产环节转移出国外,有的甚至将针对当地市场的产品研发部门也进行了迁出,所以在美国就出现了很多虚拟制造企业,它们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却几乎不进行生产制造,李海舰(2002)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脑袋产业和躯体产业的分离.

(2)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所谓模块化生产就是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按一定的“块”进行点整与分解,向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发出订单,使其专门从事产品的特定部件或工序的生产.一般而言,能模块化的产业事先都可以对各部分的性能与规则进行设计,从而分“块”地将产品外包出去进行定制,然后通过市场进行购买,也可以自己进行FDI建厂生产.模块化生产方式出现以后,无需再把产品生产的整个工序集中在一地,而是可以将每个工序加以分割承包给不同的生产企业并组成生产网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不同产业在零部件或生产工序上通用性生产的出现.这样在一个生产区可以为多个产业服务,及所谓的“one size fits all”.由于某些产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但在中间产品的生产上各个产业彼此相似,就像计算机芯片既可以提给电脑厂商,又是汽车、飞机、照相机等产品的中间投入品.这样的技术可以使不同的产业享有同样的资源,使用同样的技术生产的中间产品,在客观上促进了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分离.

3 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

3.1 比较优势是产生产品内分工的重要基础

一般来说,比较优势的概念来源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表现为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则表现为各国在同一产品生产上的价格差异,这种价格差异来源于生产成本差异,而生产成本差异又来自于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以及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组合比例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丰富的要素价格便宜而稀缺的要素价格较贵,从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生产其价格相对便宜,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生产其价格也相对要便宜.所以,比较优势归根结底是要素或资源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在短期内不会变化,对企业来说又是外生和既定的,所以被称为静态比较优势或外生比较优势,各个国家按这样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能得利.

以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要素成本差异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垂直专业化生产链伸展至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因素.它们根据产品生产环节与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含量的高低将生产过程进行拆分迁至不同国家,一般而言,会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至于劳动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把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置于资本技术丰富的发达国家或留在国内.所以资源或要素的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首要客观基础.20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内贸易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分工关系,如日本与东南亚、美国与墨西哥、德国与东欧部分转轨经济国家等.

3.2 产品内分工促进比较优势升级

下面我们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其融入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对提升比较优势的作用.

(1)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国际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发起主导者,它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环节,虽然说是为了利用其低级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但跨国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自然会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转移生产技术、培训人才等,这些都会在客观上提高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质量与层次.发展中国家以低级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促进其比较优势的升级也是最终发展的目的.

(2)产品内分工可以进一步发挥内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促进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不同产品的最优生产规模是不同的,一个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工艺阶段的最优生产规模也不尽相同.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没有在地点上分离,则很可能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各中间产品生产在数量上会互相牵制,无法共同达到各自的最优生产规模.但在生产环节在地点分离,即产品内分工形成后,可以使各个生产活动达到最佳规模.因为一个专业化的生产厂商在理论上可以为多个最终产品生产者提供产品,专业化生产某一中间产品可以使其产量达到最佳规模.

(3)产品内分工还可以利用外在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的作用来降低生产成本.外在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产业或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群一般由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市场结构接近完全竞争的状态.外在规模经济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地区意义上的产业集聚,由此形成的外部经济可以降低整个行业的生产的成本(共享基础和配套设施、辅助行业、知识外溢,降低交易成本等).产品内分工形成后,某部件的生产供应商很可能成为此中间产品的生产基地,而贸易的需求又会促使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和此产品的需求厂商在此地集聚,从而使生产与贸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降低贸易成本和风险.

3.3 小结

比较优势差异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比例与要素禀赋的国别差异,与规模经济相比,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分工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以为在跨国公司发动产品内分工时,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其最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而在特定的国家进行FDI是,与比较优势紧密相关的直接生产成本往往是其首要的考虑因素.因此,一般认为(卢峰,2004),产品特定工序间的投入品比例(比较优势)决定了分工的国别结构,而工序间规模经济因素则能进一步强化产品内分工的地理方向.

4 交易成本与产品内分工

如上节所述,产品内分工可提高生产效率,并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但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跨国交易却产生了额外的交易成本.所以需要将分工节省的成本同新产生的交易成本进行比较,方能决定是否推行产品内分工.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分工是促进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在亚当?斯密时代,他所能看到的影响市场大小的因素主要是运输的便利程度以及货币对交换力的作用.后来的学者如杨晓凯、斯蒂格勒等拓宽加深了这些影响因素并称之为交易成本.

产品内分工产生了以中间投入品为贸易对象的产品内贸易,由此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主要有:国际运输成本;过境成本(如关税、报关时间成本等);进入陌生国度所产生的学习成本(信息成本);为协调不同生产区域而产生的管理成本等等.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迅速发展与这些交易成本的显著下降有很大的关系.综合来看,近年来导致产品内贸易的交易成本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产业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使得不同国家的生产联系与协调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e-mail、电话会议等)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是当前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技术因素,计算机网络使远程交易和瞬间交易成为可能,跨国生产的管理与协调成本甚至处于零边际成本状态.

(2)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贸易壁垒的减少.关贸总协定与WTO所达成的多项贸易协定对世界性的关税水平下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使部分国家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下降.所以,在一体化内部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差距的国家之间,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活动异常活跃.由于产品内分工使得中间产品多次跨境交易,因而过境关税和贸易壁垒的降低对产品内分工的促进作用具有乘数放大的效应.根据Yi(20003)的研究,关税每降低1%,总成本就会降低(n为中间投入品跨境次数).

(3)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这股浪潮之外独立发展经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打开国门参与其中.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和市场状况、政策与法律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购买力提高,市场厚度增加,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很容易寻找到合作伙伴从而降低了搜寻和谈判成本.

(4)各国广泛推行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发达国家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对外转移产业会对本国的就业与收入分配产生负面的影响,但产品内分工多带来的专业化和高效率总能使生产的总成本降低,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竞争水平,所以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而发展中国家为鼓励产业的形成与升级,提高就业水平和创汇能力,纷纷地设立出口加工区,以出口退税、减税等方式鼓励企业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再出口.这些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毫无疑问地推动了产品内分工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生产技术的进步,交易成本的下降均促进了国际产品内分工,但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

5 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动因

国际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分工形态,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发展中国家也凭借其劳动力、土地等低级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一般都处于产品内分工的加工制造环节上,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国家产品内分工与贸易,这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新途径.对于中国来说,通过加工贸易不仅能有效利用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调整升级.

加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我国最初发展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供求状态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正处在全面恢复与振兴时期,不仅生产资料紧缺,原材料、资本品也都供不应求,此种情况下为防止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之间为争夺这些中间产品而展开的恶性竞争,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用于加工出口不仅可以缓解原材料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又可以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取得宝贵的外汇.综上,我国发展加工贸易具有补充货源、多创外汇、扩大就业和促进生产等作用,所以我国积极的推行这种“以进养出”的贸易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发展.

由于我国主要参与的是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加工环节增值程度低,技术转移水平较低,而且外商控制着上游的技术开发和下游的销售渠道,导致我国参与分工的利益空间不大.所以我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缓解就业问题的同时,也需要选择具有技术提升空间的产业,如机械、化工、电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产业对进口的中间产品实行进口替代,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将成为我国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实现工业化的具体途径.

〔1〕田文.产品内贸易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5-94.

〔2〕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43-46.

〔3〕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2.

〔4〕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5(04):73-77.

〔5〕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05):77-79.

〔6〕张远鹏.论国际分工的新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05):19-22.

F114.1

A

1673-260X(2014)03-0054-03

猜你喜欢
分工专业化优势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矮的优势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画与话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