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波
摘 要: 教师在作文教学及语文批语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目前已成为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恰当的作文评语应成为师生思想交流互动的桥梁,同时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作文批语 方法 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习惯的养成和发展,有着极其主要的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及语文批语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目前已成为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认为恰当的作文评语应成为师生思想交流互动的桥梁,同时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评改一篇作文一般从主题、布局、语言的应用等着眼,中心集中突出,布局得当,语句通顺,想象丰富,说服力强。作文要求必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学生常常看到批语会眉头一皱,把作文扔到一边,心里说:“尽是套话!”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忽略了作文是师生思想交流的一种形式。从教书育人的原则出发,从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表现出外表腼腆但内心心绪繁杂,瞬息多变,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同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同时,他们比较天真单纯、无邪,在作文中常会用多种形式或含蓄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特点,采用恰当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思想。
一、理性分析
教师不能过多地指责要求学生应怎样,不应怎样,而应该少一点严肃多一点和蔼,与学生促膝谈心,营造师生间的和谐民主气氛。如一位学生在写《我的父亲》作文时谈了他的想法:他十二岁时父亲在一次矿难中去世了,次年他随母亲进入一个新的家庭,面对性格怪僻、另眼看待自己的养父和无奈的生母,想起生父,自己很难与新家庭融合、与养父交流,对新家很是怨恨,尤其是生母。如何对学生作文下评语呢?我考虑后,从两个方面下评语:一是从生母的选择谈起,她没有错,她需要给你一个完整的新家的感觉。怨恨生母是你的不对;二是从自身找原因。自己是中学生了,对生活有一定的理解,如何适应新家、新生活,时时为他人、家庭着想,了解慈母之心,构建和谐家庭,只要摆正心态多关心养父、生母,你就会感到新家的温暖。现在已上大学的这位学生在给我的回信中高兴地告诉我,是他的养父平生第一次出远门一直把他送到杭州大学,全家认感到非常骄傲,自己也很自豪。
二、启发激励
在《她为了什么》的作文中,有一位学生描写了闪电雷鸣的景象,写得十分细腻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可是这种景物描写与刻画人物挂不上钩,对表现中心不起什么作用。我的评语是:“写景形象、逼真、生动,但与中心人物有什么关系呢?能为中心服务?请阅读《在烈日暴雨下》。”学生看了之后受到了启发,联系了写景与中心的关系,写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教师的评语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鼓励学生真情实感流露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进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三、合作交流
一次作文课上,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让我悔恨的一件往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在小学进行自然实验时,拿了学校实验室的放大镜。几年过去了,良心发现感到很不光彩,仔细想起来,非常悔恨。对这个学生,我既不能批评,又不能表扬,所以写评语时我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向他谈了自己在上大学时曾损坏学生电源一事,说明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自己要正确对待,以后不再犯。这位学生看了后,不再悔恨。
四、情感互动
有位学生,他的爸爸是一位村官,为人刚正耿直,坚持原则,在处理问题时,多次遭到一些亲友的不满和怨言。读完作文,我心中油然升起敬意,我的评语是:“真羡慕你有一位好爸爸,你值的骄傲。正是全国有无数像你爸爸这样的基层干部,新农村建设才会日新月异。”学生看了后非常感动,把我的评语拿给爸爸看了。他的父亲给我回言:“谢谢教师,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利用评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尝试,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有待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