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玲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依据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并对他们实施审美教育。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情感。如何实施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整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领悟文本内涵,感知蕴含的内在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艺鉴赏要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他们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人的形象,选择那些美好的事物来塑造美的形象,反映美的生活。
例如:我们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时,可以通过抓住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感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学生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呈现在眼前。
二、体验生活中的情感,感悟潜在的朴实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进行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自古以来,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生活中的时空美
其实所谓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象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
在教学《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通过联想,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和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从而让抽象的美得以升华。
四、通过比较与甄别,欣赏文本中的意境美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来欣赏文本中所表达的意境。没有比较就没有美。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春意盎然的百草园,应该是童年向往的乐园,将其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和其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时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
我们还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象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准确理解美育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倡导语文审美教育,并不排除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没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基础,那么对语文课文进行美的感受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创造性的素质。
审美教育不是一种狭隘的欣赏、愉悦,我们要把审美教育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整合、提升。高尚的人文素质正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是新型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
诚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们要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可以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塑造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