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14-07-19 21:53宋倩
教育界·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

宋倩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兼有的学科。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基层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该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法方面

《管理学》在高校里一般开设在第一学期,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习惯了高中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的精讲、细讲,而大学教师只是对于重点内容才做讲解,不可能对书本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面面俱到。讲课的速度比较快,学生普遍觉得一节课信息量过大,很难消化。另外,虽然管理活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对于新生来讲,没有管理的概念,基本不知道管理是什么,这给本门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内容方面

1.经典理论过多。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基本都是按照法约尔的管理者职能的逻辑体系来撰写,基本模式首先是介绍管理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基本流派、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等,然后就是管理的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虽然《管理学》教材有多种版本,但基本内容都是由上述部分组成。这些教材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管理的新理论介绍得过少。被哈罗德·孔茨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指的是19世纪40-60年代出现的各种现代管理理论。而在此之后,陆续又出现了很多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比如企业再造、业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等等。目前的管理学教材对于近代出现的管理理论鲜有详细介绍。然而从管理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学习新形势下新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现在高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点讲述管理职能,比如泰罗、法约尔、德鲁克等一些大师的管理思想。由于这些理论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加之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对于新生如果灌输过多,而学生并没有相应的一些理论基础,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太愿意再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当前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特别是对于三天至一周的《管理学》课程实习,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就算企业接收,也只是简单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等内容。这导致学生没有将理论用于实践或是用理论检验实践的机会,从而学生很难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1.教学方法不灵活。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参与意识差。教师只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实践环节很少。即使有实践环节,也只是在讲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时以简单的实例来证实、说明相关观点。由于学生没有进入实际管理的工作“现场”,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所讲的管理实例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消化,从而导致本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手段单一。

从目前的教学手段看,教师主要还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效果不佳。而且多媒体课件大多制作简单,是书本内容的简单复制,只能起到投影片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体系实施的基础,是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管理学》课程需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管理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要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适当增加实践课、讨论课的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需要跟踪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着眼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删除陈旧,增加新知”的原则,及时将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二)改进教学方法

除传统理论讲授法以外,《管理学》教学中应强调参与式教学法。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把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改革考核制度

传统的考核制度是以期末考试试卷成绩为主,这种考试形式学生通过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掌握通过闭卷考试很难体现。建议适当改革考核制度,将课程最终成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综合评价分,一部分是专业知识分,各占50%。综合评价分来自于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作业,课程实习的参与情况;专业知识分来自于学生的期末成绩。

【参考文献】

[1]秦琴,金智慧.《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时空,2012(5).

[2]高芳.《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微[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