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an综合模拟人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19 15:56李闺臣,袁华,张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4期
关键词:模拟教学急救护理教学方法

李闺臣,袁华,张萍

摘要: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高仿真SimMan模拟人教学,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利用高仿真模拟技术模拟临床病例,让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逐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临床决策能力等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搭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急救护理;模拟教学;教学方法;综合模拟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73-02

现今医疗护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快节奏、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及道德伦理问题等,使护生实践机会减少,影响了临床实习效果。为缓解临床实践资源的短缺,实现课本知识与临床的早期对接,模拟教学应运而生。模拟教学是在与临床相似而无医疗风险的环境下教学,因其仿真性、可重复性、对患者的无伤害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护理教育界的重视。我院将高仿真SimMan模拟人运用于急救护理学实践环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SimMan综合模拟人介绍

SimMan综合模拟人是目前功能最全的高级医学教学模型,由仿真人体模型、患者监护仪、空气压缩机、连接盒、后台操作系统、摄像头及话筒等组成。通过计算机控制,可模拟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模拟的临床环境,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模拟训练。导师可根据课程需求,编辑不同的模拟病例,模拟人能根据病例设定,对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做出应答,模拟出相应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二、急救护理学模拟教学实施方案

1.教学对象。选取本院五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学生已完成急救护理学理论课学习,具备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护理专业知识基础。分批教学,每班20人左右,班内再分组,每组4~5人。

2.教学环境。实验室分为模拟病房和实验控制室,由可视玻璃隔开。模拟病房配备SimMan模拟人、患者监护仪、急救车、呼吸机和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实验控制室配有SimMan模拟人导师控制系统,教师可通过电脑实时控制模拟人,并利用话筒音箱设备实现人机对话问诊。

3.教学实施。①教师准备。教师深入临床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收集病例。经教研室集体备课,根据教学要求选取适合病例,运用SimMan软件进行病例编辑,并预先运行病例,对病例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过程需由至少2名教师参与,1名教师在模拟病房负责组织教学进程、全程监控学生情况及进行现场点评与讨论;另外1名教师在实验控制室操作SimMan模拟人后台管理系统,并可通过话筒扮演患者角色,与学生进行互动。②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需复习急救护理学相关知识,并进行分组。教师在上课时介绍模拟病例,学生现场进行讨论,决定角色分工,分别扮演护士、家属等角色,教师扮演医生角色。每组操作时,其余组学生认真观看并参与点评。③教学过程。模拟病房内,教师向学生展示模拟病例,学生分组讨论后轮流进行模拟训练。以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例,学生首先需根据病例准备用物,对患者实施急救措施,包括快速评估病情、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休克体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处理原发病等;同时与医生沟通,准确快速执行医嘱,输血输液、给予升压药等药物治疗,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与家属沟通,询问病史,安抚情绪。每组病例运行结束后,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本组学生进行讨论、反思,其他组学生参与点评与讨论。实验控制室内,教师根据学生实时实验情况,及时调整后台操作系统,使模拟人产生相应病情变化,并在最后给出评估报告。

4.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回顾评估报告、回放教学录像,对学生进行主观评价,对病例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课后提交实验报告,对个人和小组表现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模拟教学进行评价。

三、讨论

1.高仿真模拟教学的优势。①高仿真模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以提问的方式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急救护理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而且实践应用性强,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完全依赖临床实习。高仿真模拟教学具有无伤害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学生可反复进行各项操作练习,既贴近临床真实情境,又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更符合护理伦理学的要求。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技术性能力。模拟教学的优势在于其模拟了接近真实的临床环境,在完整病例的运行过程中,考验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等非技术性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模拟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能培养学生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扮演的角色,需与其他角色,如,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沟通。模拟教学对学生的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前期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护理临床决策是指在护理临床实践过程中做出的专业决策。资料显示刚毕业的新护士普遍临床决策能力较低,不仅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更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授课教学无法改变这一现状,而高仿真模拟教学是提高学生临床决策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本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需对患者进行快速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做出反应。模拟教学营造了逼真的临床环境,是培养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挑战。高仿真模拟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教学前,教师承担病例搜集、病例编辑、课程设计等工作。为使病例更贴近临床真实场景,教师需深入临床工作,搜集典型病例,并做好充分设计,强化病例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病例编辑涉及医疗及护理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有较高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非直接指出问题并给予解答,要使模拟教学不等同于传统授课教学。endprint

四、展望

高仿真模拟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已在护理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广泛发展潜力。目前模拟教学已在各大高校护理教学中被应用于多项学科,交互式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自主性,学生评价较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模拟教学具体内容,如,模拟病例真实性的提高,病例设计中如何突出护理特色等问题,还需更深入地探讨与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Winslow S,Dunn P,Rowlands A.Establishment of a hospital-based simulation skills laboratory[J].J Nurses Staff Dev,2005,21(2):62-65.

[2]Parr MB,Sweeney NM.Use of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in an undergraduate critical care course[J].Crit Care Nurs Q,2006,29(3):188-198.

[3]肖倩,吴瑛.仿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5):216-218.

[4]孙建萍,牛桂芳,杨支兰,等.高仿真模拟人模拟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8-20.

[5]赵文婷.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与进展[J].全科护理,2010,8(6):1672-1673.

[6]Lapkin S,Levett-Jones T,Bellchambers H.,et al.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in Teaching Clinical Reasoning Skills 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 Systematic Review[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0,6:207-222.

[7]朱大乔,陶红,庹焱,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估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现场救护决策能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19(3):1-3.

[8]郎雪南,王斌全,任芬,等.生理驱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357-358.

作者简介:李闺臣,女,硕士,讲师,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研究方向:外科护理、急救护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拟教学急救护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模拟教学在产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模拟实验教学在金融课题中的应用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