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 把握方向 注重实效 提高能力

2014-07-19 02:39吴晓峰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测试卷学业基础知识

吴晓峰

作为江苏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已走过了七个年头。在当前“五严”大背景下,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政治教师能否从学校自身及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及管理着手,加强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将决定着政治“小高考”的成败。因此,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加强对学测命题的深入研究,把握规律性认识,才能强化教改意识、实施有效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情况分析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的特点,既关注社会热点,又贴近生活;既强调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能精心设计问题,注重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1.紧扣教材主干知识,突出试题的基础性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和重点概念命题。所谓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重点概念:一是考纲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新课改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试卷涉及到的知识(以“经济生活”为例)有: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财政的作用、分配制度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认真就业形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重点。

2.突出综合分析能力,呈现试题的灵活性

“能力立意”是方向,注重并强调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考试改革以来奉行的准则。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在前几年试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知识与情境材料的融合,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提炼与概括、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如:第42题要求考生“结合‘政治生活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关知识,谈谈事例对我们的启迪”,让考生分析情境所反映的信息,突出考查考生对材料的解读和信息的全面采集、综合分析能力。再如:第42题第(2)问“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述个人的‘微贡献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着力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又如:探究题43题第(1)问“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知识,对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综合评价”,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调试题的时代性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在选材及考核内容的确定上体现了“三个关注”,即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关注考生身边的生活和自身的成长。试题大多是从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材,其中既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南京青奥会”“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又有“关注频繁的雾霾天气”“‘光盘行动进校园”“藏汉一家亲”“诚信中学生”等发生在考生身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例或事实。试题真正做到了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感悟这些生活现象,理解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深刻体会青年学生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核要求。

4.注重学科教育功能,凸显试题的人文性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坚持以公民责任意识为价值追求,呈现出对考生的人文素养的关注,体现了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试卷在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努力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取向,将觉悟提高渗透于知识考查、能力培养之中,强化了试卷的教育功能。如试卷选择题16的“蓝天梦”、选择题13的“我国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选择题26的“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选择题28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简答题41“认清就业形势及分析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简答题42的“民族团结教育及个人的‘微贡献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探究题43的“大兴学习之风”等。

二、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卷对我们的教学启示

1.研究考纲,把握方向

每年的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制学业水平测试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精神,有利于我们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考试说明的研读,一要深刻领会命题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测试范围和要求,明确考试内容、试题结构、难度系数、知识点能级要求;二要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参考样题,参考样题一般是历年考试中的经典题、样板题、新颖题。我们要潜心研究样题的命制特点、变化趋势及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要求,如2012年探究题的第一问:“你认为创新具有怎样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其答案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涉及经济、政治两块领域,突破了以往考试中单一角度归纳意义的局限,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要高度关注考点及能级要求的变化,每年考点都有所调整、变化,对新增的考点及能级要求提高的考点要认真分析变化的原因,把握其自身的内容及其可以联系的角度。如果复习中对考点调整比较敏感的话,类似这样的试题在考试中“重现”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的,因为这往往是命题的兴奋点。如2013年41题第二问“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就是命题者高度关注新增考点“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集中体现。

2.以纲为本,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第一依据,因此,夯实基础应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易题被扣分”,说明了对教材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对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最重要的观点要准确理解,反复记忆,要以默写、背诵、单元过关、考点过关形式反复训练,强化记忆;对相关、相近、相似、易错、易混的进行必要的比较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视知识体系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一要加强教师的正确引导,二要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过程中开动脑筋、构建知识树,学会在解答主观题中用宏观知识扫描材料和设问。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细致,真正将《考试说明》中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3.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综观近几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主观题的命制逐渐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变,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和答案组织能力,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死”记的基础上学会活用,因此教师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要通过例题讲解、典例分析切实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索问题”等能力。精选试题是前提,同时善于对题目进行变式,加强对主观题的审题思路、答题技巧、要点组织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展示、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捕捉亮点、发现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类和总结,在举一反三中找出答题规律性的东西。

4.关注热点,回扣教材

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这一点在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中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越来越多的试题以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尤其是主观性试题,很多试题从题目的立意、材料的选用到答案的设计都与时政热点、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要善于归纳总结,准确把握热点焦点,包括当年社会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紧密相联的国际性问题,与教材内容有较强关联性的热点问题,以及具有省情特色的时政背景等;二要注重剖析演练,对于每年的重点热点问题要弄清背景、明晰意义,寻找它们与教材相关联的核心知识点,既要全面扫描教材内容,又要研究和找准命题切入点,最后还要搜集各地最新时政背景类试题,一方面为学生练习提供最新素材,同时研究它们的命题方向和范围。

当然,提高政治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学测考试的理想成绩,除了要深入研究历年学测命题外,还必须增强备课组的团队意识,群策群力;树立目标达成意识,加强教学过程反馈;善于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会在教学中反思。

猜你喜欢
测试卷学业基础知识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35
一年级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