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 辩证 绿色

2014-07-19 11:30路怀章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辩证三省绿色

路怀章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由起始年级到整个基础教育,由区域实验到全面推进,笔者也由一名小学实验教师堂而皇之地走进高中教育的“大雅之堂”。

关键词:三省;辩证;绿色;课程行为

一、行为共性

山西之行所考察的学校尽管异彩纷呈,自显多元个性,但有其实质共性,值得学习借鉴。

1.通力协作办教育

考察团走过的学校,都呈现出花团锦簇、干净整洁、安全有序、宽阔敞亮、雍容典雅的积极文化气息。用太谷县赵局长的话说:“得益于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涉教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全力配合,得益于各校精细化的管理,得益于校领导班子、教师团队两支队伍的坚持不懈与乐业奉献,得益于全国各地成功经验在这里的内化与提升,得益于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所在。”总之,这些学校所彰显的强大办学优势,充分体现了当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普通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和付出,形成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了教育的良性发展。

2.务实求真抓管理

考察团进入每所学校,都能看到省市县各级领导曾视察、指导、扶持学校发展的图片剪影。在座谈交流过程中,都能听到管理者务实求真的管理举措。

3.抓重克难求效益

考察团所到的学校给人一种务本敬业的良好学术氛围,感觉都抓住了本校的办学优势,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洋溢着积极发展的青春活力。就其共性,都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刻意追求常规养成教育,紧紧抓住有效教学各环节管理,积极探索有效策略改进,极力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深入细致开展人本评价。抓重点,重细节;找问题,克难关。真实自然、积极主动地应对并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系列发展问题,才走出了一条精致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之路。

构建“绿色”课程理念,扎实推进课改工作。蹲点扎根、交互学习;大胆尝试,树立典型;重点攻关,逐步突破;继往开来,稳步推进;总结经验,推广提升。坚决抵制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保守思想,有效打击“不下蛋的母鸡喔喔叫,下蛋的公鸡拍广告”的市井文化现象,减污求效,去粗求精,努力构建积极学校文化,着力打造有效教学环境,还教育一个清静市场,给学校一个文化平台,促教学一个学术氛围。

二、问题反思和建议

基于以上观点,提出问题反思和建议,希望有益于行动思路、策略和方法的决策。

1.问题反思

(1)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学校?这样一个关于教育价值的首要问题,一直见于文本资料、专家学说及民间口头,却很少被办学者,特别是学校校长、管理者及教师所思考而引起重视。申振信在其所著的《现代教育哲学》中,按照价值主体的差别划分了三种教育价值;陈孝彬在其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中,讨论并分析了三种教育价值观(昨天文化,今天功利,明天创造)都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及“可作为”依据,引发“‘立足校本实际,定位优劣之势,学校怎样才会发展为一所好学校?提供给学生怎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的思考。

(2)向谁学习,以什么人为榜样?陈孝彬提出“信息时代要求做未来人,就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向历史名人、伟人学习,向当代成功者学习,还要向我们的下一代人的优点学习。”“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不相信神仙和皇帝,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道路从来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未来也是在我们手里创造出来的。”这些观点引发谁去学、学什么、怎样学、学来怎么用、效果如何等系列问题。

(3)办学目标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似乎都被学校挂于最醒目的位置,写进所有的文件材料中,但真正思考落实的学校究竟有多少?始终坚持这一方向的校长有多少?办学行为中真正体现的有多少?这些问题值得质疑和反省。基于我们目前区域教育现状分析,一届学龄人,高考一本毛上线率10%~30%(这应该还是经小学到高中层层过滤后的比率),那么还有70%~90%的绝大多数孩子,学校究竟给了他们一些什么有价值的教育?从极少数“精英”培养的角度,似乎我们每所学校(考核部门)都在大力追求并一直标榜自己的升学率(或称为“优质教育率”),但这一指标的基础教育归宿应该是高考,而恰恰相反,“低指责高,高蔑视低”,结果是小学一套、初中一套、高中一套,各有各的套。面对“大众”教育,谁去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谁真正为每一位孩子的未来负责?——尚剩不同教育文化层次的家长。从这个层面上讲,国家是否以后考虑只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4)选择怎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谁最具有话语权?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还是教师、学生?面对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教辅)的市场化(隐行政化),一个学生12年的基础教育,使用四五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应对五花八门的辅读资料,外加“三级课程”系列,我们有必要质疑:学科教材的编写有无系统体系?市场资料无孔不入,教师自编资料坚决制止?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量进入基础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比重不断增长,他们怎样整合并选择适用的教学内容?只有一句话:哪些才是每个学生未来真正需要的教育内容?

(5)教育投入的重点是什么?分配比例如何有效靠实?我们时下的部分学校,就好比“摩登少女”——“厚脂重膏”“婀娜多姿”,但丽衣掩饰下却是文化残缺和道德衰退。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粉饰形象上,表面上漂亮、花哨了不少,但深入接触,就尽显浅薄。一所学校真正用于教育教学教研的投入究竟有多少?个中比例怎样有效监督?为什么我们始终看不到学校的真实面目?

(6)怎样有效教改,何为有效教学?理论上一大堆,口头上一大套,材料中“满天飞”,去伪存真,留于实践的尚剩多少?有一句话,能给我们以启迪“专家知道不从教,校长知道不落实,教师知道没资格,学生知道说不清”。

2.建议

基于以上反思,立足“区域推进课程改革,打造有效教学”品牌,提出如下建议:

(1)对待课改的态度要积极,策略方法要稳妥,务求实效。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层广泛参与和支持。有人曲解祖先文化来阐述目前课改所应具备的条件——“天(法律、行政、决策)、地(本土、本位、本体)、人(人和、人谐、人文)、精(思想、理念、特色)、气(文化、素养、习惯)、神(策略、方法、手段)”,值得深思。

(2)扎实推进课程实验工作,既要立场坚定,措施得力,又要谨防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决不能要“打碎旧一套,另起新炉灶”的做法,审慎对待传统教育成果,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3)加大深入细致、全面有效、“扎根”蹲点式的学习、评价、督导机制建设,确立健康有效的学风、工作作风和管理氛围,切实打造“平安、幸福、和谐、书香”校园,一切为“未来”办教育。

(4)相信教师,依靠学生搞教改。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最终必须落实到学校师生交互式发展中,把教改的落脚点必须定位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的提升上,提高效益产出,提升办学效率,追求良性目标,树立正确质量意识,上下互动,纵横比较,全面推进。

(5)“有效教学,高效作为”的前提,是对“有效”起点的定位:“精英”教育的起点?“大众”教育的起点?以升学率等局部目标作为起点?还是以“每一位学生的充分个性发展”为起点?以一节课、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起点?还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起点?文化传承价值观可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为终点,现实功利价值观可能以“目前或将来有用的有多少”为终点,未来发展价值观可能以“综合素质提升”为终点。不尽全面,但都是正确的。不过有人借用“老夫子”的话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有效教学的‘三境界——知之,好之,乐之。”这值得我们借鉴。也许,“有效”始终不能脱离三要素——需要,未来,发展。

以上反思和建议,仅仅是一家之言,一时之虑,深受山西之行的激励萌发的浅层认识,有待各位方家缕析指正。

猜你喜欢
辩证三省绿色
区域联动护流域
豪华的龙舟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湘鄂赣三省开展新闻出版广电战略合作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