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晗忻
摘 要:现今,高校校园文化的表现是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纷呈不已,良莠相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德行的规范与德性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因此,要重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人格培养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说过:“学术可以悄悄做,教育一定要大张旗鼓。”他呼吁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郑教授在央视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上发表演讲说道:“只有触动心灵情感的教育,才是让孩子们能够记住的情感。”郑教授提到,每一所大学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而正是这些文化建设熏陶和鼓动学生去学习、去进步。
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隐性文化建设当作“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每一个大学生都在为今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和发展做准备。校园物质文化有助于技能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物质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的用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只是“四书五经”,校园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建筑就是最好的无形教育内容。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的内容,也是极好的文化教育项目。甚至连日常服饰、家具、食品、烹饪、茶、酒、刺绣及各种装饰品等,都可造成一种文化氛围,造就高雅的文化气氛。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习惯培养功能
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是毫无规章制度的自由发展。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重建工程。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据现象诠释学者的观点,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成深层次育人功能。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现在的社会需求,就是要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感。社会中所传播的道德意识流也需要加入新鲜的“血液”。而正在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大学生就是最好的人选。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生在行为实践活动中,依据不同的行为情景,对行为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教育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讲听科学讲座,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运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鉴于此,大学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行为品质。
四、大学精神文化的人格熏陶功能
所谓人格,就是在人慢慢成长过程中所累积和养成的精神面貌和品格。“三岁定终生”,幼儿时期的精神文化教育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然而,大学时代作为学生从家庭保护的对象到真正的社会人的转折点,其对人格熏陶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蕴涵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它体现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中,凝炼在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内。它通过校园精神面貌体现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年轻一代学生的人格发展。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是责无旁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小平.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3]张乐富.浅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