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关注

2014-07-19 11:06刘江茹,周春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4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刘江茹,周春荣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是今后十年以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和主要拉动力已成为共识,如何科学、高效、亲民、合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关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01-02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指明了方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使得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城镇化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有专家认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动因一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扩需拉动。新型城镇化是今后十年以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和主要拉动力已成为共识,如何科学、高效、亲民、合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科学规划要具备长远眼光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各地区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分步实施。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格局,放大尺寸、放长眼光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 扩大投资要筹钱有道

要保证筹钱有道,必须创新资金多元筹措机制,尽量满足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资金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缺口大,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个人努力共同筹措资金。一是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和预算编制管理,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列入政府一般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二是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调整以户籍人口为基础的资源分配关系。三是拓宽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渠道。四是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通过整合现有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五是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探索实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城镇建设。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业人口要转移有序

目前,城镇化正面临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单纯城市化转向新型绿色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从而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要创新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也不能简单追求统计数据的城镇化率,更紧迫的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以存量带增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我市户籍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证制度,以举家迁徙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加快放开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限制,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文化休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劳动报酬、住房租购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人口城镇化需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不同统筹区的转移接续和不同制度间的衔接转换,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 土地利用要合法集约

城镇化建设需占用土地空间,近年来一些地方用“摊大饼”的方式简单化地扩大城镇规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宅基地常年闲置,乡村建房,城镇租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减反增。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扩大空间配置范围,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挂钩的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需求。(2)打通城乡土地转换渠道,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用农村承包土地换城镇户口、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用宅基地和房屋换城镇住房。加快征地制度改革。(3)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解决好被征地农民转移到城镇后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五、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业为本要产业支撑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推进。让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就必须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安居、子女上学、社会保障、户籍等突出问题。在就业上,可以通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产业支撑。一要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与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更好地结合起来,衔接好专业园区发展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周边农民转移就业。三是多渠道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租赁公租房,鼓励招用员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依法取得企业用地范围内建设进城务工人员集体公寓,在教育资源共享上,要优先支持依据城镇规划布局调整配套的中小学建设,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三要以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来决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进度,以产业聚集创造的就业岗位来决定人口转移的规模,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导致的“拉美陷阱”和城市“空洞化”两种错误倾向。

综上所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有切实措施和政策支持,保证城乡规划实现,为最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有力促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的研究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