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玲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实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避免出现少数替代多数、个别替代整体、预设替代生成等现象,使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不替换——尊重生成现实
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的巩固练习环节中,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黄瓜长2( )。”有的学生认为应当填“分米”,有的学生则认为应当填“厘米”。看着答案为后者的学生自信满满的表情,我并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再集中反馈。反馈的结果出乎意料,认为答案是“厘米”的学生人数反而更多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黄瓜吗?
生:见过!
生1(边说边比划):老师,我奶奶拌的黄瓜大约是这么长,我觉得这个长度比较接近2厘米。
生(纷纷点头):就是这样的。
……
原来学生最常见的黄瓜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幸好我没有武断地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行替换学生的真实体验。“好吧,明天老师带一根黄瓜给你们看看,好吗?”第二天的课堂上,看到完整的一根黄瓜,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和说明,学生的认知偏差自然得到有效纠正,完善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
由于学生认知基础的差异、思维品质的不同,会给课堂带来丰富的生成,体现在汇报合作结果时,往往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答案。教师要正视这种现象,并以冷静、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他们的合作过程,发掘合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从而逐步逼近教师的预设。
二、不代表——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导入阶段,在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初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之后,黑板上形成如下板书:米,厘米,毫米。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黑板上的板书,你有什么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师巡视并适当参与)
生1:老师,我想知道1米等于多少毫米。
生2:我感觉米和厘米之间离得比较远,而厘米和毫米之间离得比较近。
生3:感觉米和厘米之间少了什么。
师:是啊,少了什么呢?
生4:我知道,少了分米。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分米吗?
生5:把米分开就是分米了。(众生笑)
师:其实,××同学说得既有趣又形象。但是,知道把1米怎么分、分成多少份才是1分米,才算真正懂得什么是分米。
……
相对于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普遍。因此,我直接通过板书中的暗示,自然地引入介于米和厘米之间的长度单位——分米。教学中,对学生不全面甚至幼稚的解释,我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强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困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与契机,教师要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正面引导,确定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增强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让小组成员内形成积极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让学生通过质疑、支持、反对、改进等形式,促进合作学习在个体差异与整体智慧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不匆忙——尊重独立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毫米的准确认识,我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
师:我们已经在直尺上观察了1毫米有多长,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并和周围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小组内互相交流,师巡视指导)
生1:我发现铅笔尖儿大约有1毫米长。
生2:一张购物卡大约有1毫米厚。
师:“厚”这个字用得非常准确。
生3:五角钱的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师:1元的硬币有谁量过吗?
生4:我量过,要比1毫米厚一些。
师:谁用手势来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
只有建立在充分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才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因此,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组织学生在合作中积极地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于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都要小心翼翼地去珍惜和呵护,并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的思考“资本”,从而让数学思考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
总之,教师要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以一种求异的审慎目光来解读合作中的不妥协音符,即在面对热热闹闹的合作学习情景时,能够冷静地进行点拨和引领,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刻和高效。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