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蓝天还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

2014-07-18 23:23:08杨光浩
考试周刊 2014年3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做合一高中历史

杨光浩

摘 要: 文章以“讲学练”为教学模式、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为理论指导,以“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出发点,论述如何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把蓝天还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讲学练 教学做合一 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是先人故事的再现、先人的成功与失败、朝代更替的真实写照。因此,历史学科饱含浓浓的人文性。笔者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及“讲学练模式”的指导下,以高中历史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会学、善学,教授学生做人之道为宗旨,旨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如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情境的创设、任务型活动的布置等,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引入情境法,发散学生思维。情境法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法,把学生带进悠久的历史长河、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如教学《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一课,笔者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港澳回归全国上下一片沸腾的盛况,让学生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港澳回归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回顾香港、澳门被侵占百年的耻辱史实,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澳门被侵占百年的国耻,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陆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任务型活动,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形成知识脉络的过程,也是训练观察能力、总结规律、综合运用能力,也是知识和技能并重、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

如教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节时,在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后,引导学生互动探究:试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这个分析题是综合运用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和综合运用。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是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其中阻碍因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等。那么先天不足包括哪些方面?后天畸形又包括哪些方面?这样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

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学生喜欢学历史,才有学习兴趣。

1.历史和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动机。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历史的巨大作用,历史是前人生活的真实再现,是前人、社会成功和失败的记录,是经验和教训的总汇。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和现实生活完全接轨。如港澳回归祖国,回顾一百多年前香港、澳门被侵略者侵占,造成港澳离开祖国怀抱一百多年的史实,成为祖国的奇耻大辱,现在港澳回归祖国,实现了祖国的统一。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在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的制度下,人们非常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而结合当前实际材料,2001年农村人口普查结果:城乡居民接受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女儿也是传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与这两个材料相比,中国人生育观念的改变有哪些?这是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实现历史社会化的具体实例。

2.旁征博引,发散学生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可以起到旁征博引、促其思维的作用。如学习辛亥革命失败时,联系鲁迅杂文《药》,可使学生产生共鸣。

三、教学做合一,在运用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学会有效阅读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基础。阅读历史教材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学会抓住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结合某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中“高度集中”为文眼,应深入理解。另外,结合讲学练模式,让学生清楚一节教材讲的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与现实相联系的有哪些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互学、互讲中共同发展。

2.课堂讨论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有争论性质的讨论题,可以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如教学《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时,举办一个讨论会,讨论主题:前苏联的改革与中国改革有哪些异同点;前苏联的改革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经过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贯彻,体现了历史的生活性、现实性,是“以史为鉴”的凸显。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创新课堂里放飞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历史课堂应还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自由放飞思维的翅膀、翱翔于广袤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夏琪旺.新史学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教育界,2012(20).

[2]张爱萍.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做合一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9:22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3:44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04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