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具体、明确、语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但目前不少小学生一写作文就愁云满面,不知何从下笔,甚至在学生中还流传口头禅:“作文、作文,简直难死人!”诚然,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奏好作文教学“三部曲”:弄清“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三方面的问题。
一、弄清“写什么”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即让学生明确作文内容“写什么”。要解决作文内容“写什么”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拥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现实生活是小学作文素材的活水源头。脱离学生生活的作文,内容是空洞的,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米”之后又送“米”下锅呢?这就要教会学生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能用观察日记的形式把生活中的闪光点记下来。这样,当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时,相关素材便会信手拈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事物、走向社会和积累素材的基石。袁微子指出:“作文要有内容,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平时所见所闻。所见所闻都有赖于观察。”可小学生在开始的观察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看桂花,只能说出“桂树花开,十里飘香”,却说不出桂花的颜色和花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即让其在观察中将实际与联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观察的水平和效率。例如,在教学《我爱秋天》时,我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树林中,观察秋天,感受秋天,寻找秋的踪迹和秋的消息。当学生沉寂在迷人的秋景中时,我便启发他们展开联想:各种事物在秋天有什么特点?热爱秋天吗?爱秋的什么?与春、夏、冬三个季节相比,秋有什么根本不同之处?各种事物又是怎样构成田野里丰收在望、山林中秋色宜人的景色的?通过观察与感受,学生把握住了秋天的特点,产生了“爱秋写秋”的作文动机。于是,学生在习作时就有内容可写,有景物可描述,有情感可抒发。《我爱秋天》的“活水”从现实生活的源头纷至沓来,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在笔端流淌且跃然纸上。
二、弄清“怎么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作文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作文的方法。小学生怕写作文,多半是因为不知何从写起,怎样写下去,一句话,就是不得其法。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如果只弄清“写什么”,即只算解决了作文“有内容”的问题,这还不够,还需明确“怎么写”即方法和技巧的问题。一篇优秀作文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统一。形式即方法,方法即形式。写作方法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了解一些表现作文内容的技巧之外,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有选择、有分辨地阅读一些有用的、相关的课外书,像蜜蜂采蜜一样博采众家之长技,聚集众家之精华。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切题的写作方法。反之,如果孤陋寡闻得如“井底之蛙”,作文时就不知如何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无法将眼前闪烁的事物融入字里行间。总之,启迪学生主动借鉴和模仿是打开作文教学中“怎么写”这道门环的金钥匙。
在教学实践中,开始习作的小学生,作文思维“短路”,咬笔杆、抓头皮的窘相居多,要把零散的生活体验变成书面语言文字难度较大。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也是一个由仿作到创作的过程。在写作时,若是前无古人,就是文人墨客也只好长期搁笔,何况是小学生呢?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课文皆是优秀之作,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悟出课文的写作方法,通过知识迁移,将其技巧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中去。如,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就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总—分—总”的布局方法运用到《美丽的大沂河》这一习作的写作中。在模仿和借鉴时,要让学生明确“模仿”跟“抄袭”截然相反,严禁他们将自己顶礼膜拜的优秀作文抄为己有,并让其明白,抄袭不道德的,无益于自身的成长。
三、弄清“为什么写”
承前所述,要写好一篇作文,得先让学生弄清“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但是,还需进一步弄明白“为什么写作文”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要解决作文“有中心”的问题。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内容是为中心服务的。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为什么写作文?”往往感到渺茫,这种情况绝非偶然。“学生是为了按时上交作文而写作文,教师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教作文”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压力式的教与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应让学生明确,作文是有感而发,是“我要写”,不是“要我写”。作文总是通过一定的内容,表达、流露一定的情感。基于此,教师要善于抛砖引玉、牵线搭桥,在立意上引导学生打破陈规,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正确处理好“现实生活与作文内容,课外阅读与写作方法,仿作与创作”这三对关系,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吸收并模仿,在写作中模仿并创新,就会有一篇篇优秀习作脱颖而出,一枝枝生花的妙笔就会握在小学生的手中。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中心小学)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