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涵敏
一、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全面化
要夯实基础,务必做到以下三点:
1.回归教材、教参
近年来,关注教材已成为高考思想政治科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试题从教材中选择背景材料,一些设问直接考核教材中的基本知识,非选择题参考答案的编制越来越贴近教材语言,时政泛滥的时代已经远去。如,矛盾是事物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好。其答案教参上就有。还有,知识经济、封建迷信与宗教等直接源于教材。关于基础、主干知识的把握和确定,首先要立足思想政治学科全部考点,从整体着眼,确定重点板块,然后再从具体板块着手,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掌握。
什么是基础、主干知识呢?一是考纲规定的(或者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学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为此,我们把复习备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应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只有对主干知识的理解透彻了,对知识的应用才能畅通无阻,从而通过恰当地使用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解释和解决相关问题。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1)渗透高考源于教材的意识。这体现高考对考生和教师劳动的尊重和公平原则。(2)明确知识点,细化知识点。
2.强化记忆
基础知识记不住,记不牢,不可能得分。尤其是要加强近年来高考考核不多,甚至没有考核过的基础知识的记忆。为帮助学生记忆,我坚持一个理念:理解记忆。但有的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就让学生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哲学中“物质”的概念,本人也是在大学二年级才真正明白。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
(1)基础知识问题化,通过小问题的形式帮学生掌握知识,每日过关。
(2)每天出两个思考题,学生课后思考。这一点借鉴理科的做法。
(3)每节过后出配套练习。
(4)坚持错题再练。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3.善于整理知识要点
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就需要学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整理本课框架,将书本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牢记心中。(2)以某一知识点链接其他知识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复习“意识”时需要把:意识—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实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用一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3)有机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视学生的情况而定。如,我国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思想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4)思想政治思维习惯化。
二、关注热点,时事教育经常化
高考思想政治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学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为此,学生要注意平时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1)关注一周重大新闻,坚持新闻汇报制度。(2)将热点与课本知识结合。如,复习经济常识时,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热点与分配制度、共同富裕、就业问题、宏观调控等知识结合起来。
三、规范答题,解答问题合理化
在解答主观题时,我们只有坚持明确要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合乎逻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具体的题型要具体对待。
如,经济常识的图表材料是经济常识的第二语言。回答这类题要做到合理化必须做到两个统一:(1)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2)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错误倾向。
其实,这类题还不算难,做到了“两个统一”,就能得到高分;较难的是辨析题。
四、加强训练,书写答案规范化
思想政治高考时间紧,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思考到组织答案,且要求是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字迹工整的答案;如果平时教师在练习中不严格要求,不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况且思想政治高考阅卷遵循“寻对原则”。如果因为书写的原因而导致“寻”不到答案,就非常可惜。
总之,高三思想政治一轮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理念、方法、措施还需不断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检验、发展,并指导新的教学实践。
(作者单位 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