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军,江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部,辽宁沈阳110136)
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PIV测速技术,是一种全场非接触式、瞬态新流场型测速技术,它突破了传统单点测量限制,实现了对空间瞬态流场的实时测量[1]。目前,PIV技术已经成为流场测试中的主流技术,其测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最基本的流体速度测量方法,就是在所测流场中均匀散布示踪粒子,以粒子速度代表所测流场流体的运动速度,将激光器产生的片光源入射到流场待测区域,形成光照平面,用CCD相机以垂直片光源的方向对准该区域,记录下两次激光脉冲曝光时粒子位置信息的图像,利用互相关统计技术求取查问区内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到流场中各点的速度矢量,并可相应计算出其他运动参量,如流场速度矢量图、速度分量图、流线图、漩度图等[2]。进行PIV试验时,首先必须对PIV系统进行标定,确定片光照射待测流场的位置和CCD相机的焦距,使其获取清晰的图像,同时拍摄标定图像,利用PIV软件对图像进行计算以获得像素与自然空间的比例系数,将粒子的空间坐标尺寸以国际单位米 (m)替代图像中的像素单位,使速度的单位由像素/s转化为米m/s。因此,成功应用PIV技术的关键之一是CCD相机的安装、拍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也是获取准确试验数据和提高试验效率的重要保障[3]。为了满足流场测量方式的多样性以及PIV系统的高效和可靠性,使其能有效完成空间流场测量,迫切需要一种简单、灵活的CCD相机移位和固定装置,为此,研制了该CCD相机位移调整机构,以便更好地实现PIV技术在流场测量中的应用。
以下介绍的是由美国TSI公司生产的2D-PIV系统,至少20 m2的清洁房间一间,用于布置激光器、CCD相机、同步器和计算机等仪器,相对湿度要求10%~80%,温度要求10℃~30℃。所有窗户均需配置不透光窗帘,门外设置激光警示标志。其测量精度为0.2%,最大测量区域为500 mm×500 mm。其基本组成部件有: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同步控制器、双脉冲Nd:YAG激光器及导光臂、CCD相机、光学组件等。各组件间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PIV系统组成图
该系统必须根据所测流场来确定CCD相机的安装、固定位置,所以该位移调整机构必须能在三维空间,即X、Y、Z3个位移方向上对CCD相机进行自由调节;为使CCD相机拍摄区域与激光片光垂直,则当机构确定位置后,相机固定底座还应能自由旋转角度,使其进行微调;为更好地适应测试流场区域,方便整个机构移动、安装,该机构必须结构简单,空间占有小,灵活操作。
为使该位移调整机构结构设计简单化,加工更方便,三维空间上3个方向 (X、Y、Z)的驱动机构采用了一样的设计结构,均为丝杠驱动,且大多采用标准件。该机构总长1 060 mm,宽1 060 mm,高785 mm,能在900×900×800 mm空间范围内对CCD相机位置进行调整。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上、中层进行X、Y(水平二维)方向位移调整,驱动丝杠水平放置且相互垂直;下层为Z(竖直)方向,驱动丝杠竖直放置且安装在整个机构支撑立柱横梁上,各方向丝杠驱动均采用人工手摇控制[4]。当空间受限或不需在三维空间进行位移调整时,可以将该机构最上层拆下,将相机底座安装在中间层移动滑块上,对其进行二维位移调整。该机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整体结构图
X、Y(水平)方向位移调整机构结构,如图3所示。
X、Y(水平)方向上互相垂直,中部位移调整机构由两根长方管连接上两根短方管,形成一个中空的矩形,正好将丝杠通过短横梁固定于中空处;移动滑块组套在丝杠上并连接了上部位移调整构。通过手摇驱动丝杠,进而带动中间的移动滑块,从而使顶上的位移机构在长横梁导轨上移动。上部位移调整机构驱动原理和中部一样,两根长方管穿过中部移动滑块组;两端由两根短横梁垫起,用来固定驱动丝杠;再将两根细长方管固定在短方管上作为相机底座移动轨道;移动滑块组穿过丝杠,其上固定有相机底座,通过手摇驱动丝杠,进而带动移动滑块组,从而使相机底座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调整位置。各部件之间都是通过螺栓连接,拆装方便;当只需对CCD相机进行一个水平方向位移调整时,可以拆掉上部,这样更可以节省机构所占实验室空间,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图3 水平方向位移调整结构图
Z(竖直)方向位移调整机构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竖直方向位移调整结构图
一对垂直方管,在顶部用一主横梁将其连接,作为整个位移调整机构的支撑。底下一根副横梁连上两根竖直细方管,作为竖直方向的移动导轨,通过手摇驱动中间的丝杠,带动底部横梁,从而使竖直管顶起顶部的水平方向连接块,进而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调整。该机构支撑设计将传统的四腿支撑改为质两腿支撑,这样更节省空间,减轻机构整体质量,更利于对机构的安装移动。
为使CCD相机能在空间内具有更好的位移调整能力,该机构所设计的相机底座由两个不锈钢圆盘组成,使其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360°自由旋转,使定位更精确,位移调整范围更广[5]。该底座下圆盘直接固定在可移动滑块上,通过丝杠驱动,使其一起在中间轨道上自由滑行;上圆盘用螺栓与下圆盘连接,从而可实现其绕垂直方向360°自由旋转,并带有自锁螺母用于上圆盘定位,如图5所示。
图5 CCD相机固定底座结构图
该位移调整机构设计有以下特点:
(1)该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各线位移机构正交叠加、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少。
(2)该机构采用标准不锈钢方管材料制成,减轻了机构质量,方便拆装、移动,且大多使用标准件,通用性强,方便对该机构的维护和检修。
(3)该机构设计为对称结构,通过手摇丝杠驱动,使系统更加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实现精确定位,能使相机快速调整到所需工作状态。
(4)该机构能使CCD相机安装在相机支座上,能实现绕垂直轴的360°自由旋转,使系统定位更加精确,增加了系统CCD相机的位移调整范围。
(5)该机构各处均为活性连接,便于拆装,不需要在三维空间调节时,可将机构顶部机构拆下,用作二维使用更灵活;在系统不使用时,可拆装放好。
利用新设计的CCD相机位移调整机构所进行的PIV流场测试试验,如图6所示。该机构在调整过程中,运行平稳,操作灵活,能有效、准确将CCD相机调整到所需位置使其固定。通过该试验,验证了该机构在PIV流场测试试验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对CCD相机安装位置的自由调整,使整套系统更加简单,操作方便,使拍照效果更加清晰。
图6 PIV流场测试试验
通过对PIV测速原理的研究,结合对PIV系统布置环境的考察,设计了CCD相机位移调整机构,并用其进行了PIV流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满足PIV系统在流场测试中的工作特点,能更好地进行流场测量实验和实现PIV技术,整套机构在操作方法简单,利于拆装,并能实现较高的标定精度,能够满足PIV在流场测试中的工作要求,使整个系统更加高效,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1]范洁川.近代流动显示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杨小林,严敬.PIV测速原理与应用[J].西华大学学报,2005,24(1):19 -21.
[3]欧阳长春,张春华.CCD相机移测装置的设计[J].兵工自动化,2009,28(11):71 -73.
[4]祝明红,张钧.PDPA移测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M].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4.
[5]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