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奎,车 琦,叶启彬,2,张新宇,王冠军,匡正达
临床病例讨论
颈椎肿瘤还是结核?
杜明奎1,车 琦1,叶启彬1,2,张新宇1,王冠军1,匡正达1
颈椎;结核;肿瘤;跌伤;CT;MRI;PET-CT
患者,男,28岁,主诉:外伤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上肢疼痛1天半。现病史:于36 h前工作时从椅子上摔倒在地,颈部屈曲枕部着地,当即出现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前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均明显受限,双上肢疼痛不适,受伤当时有头晕、头痛,无明显恶心、呕吐,无昏迷,急送北京燕化医院,经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C6椎体骨折”,给予颈部支具外固定后,建议转院治疗。曾到北京某大学医院就诊,诊断为:“颈椎外伤、C6椎体肿瘤”,因无病床,未予住院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C6椎体骨折”收入我科。自受伤以来,无咳嗽及咳痰,精神紧张、未进饮食,大便未解,小便正常。受伤前1个月曾出现颈部酸痛不适,以后半夜为甚,无发热及盗汗,精神可,体重正常,食欲可,未予特殊处理。入院查体:36.5 ℃,卧位,颈部颈托固定中,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项肌痉挛,C5-7棘突、椎旁压痛(+),放射至双侧前臂、双手疼痛、麻木。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明显受限。双侧上肢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手握力4+级,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5级,双侧Hoffmann征(-),双侧肱二头肌肌腱反射存在,双侧肱三头肌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存在。胸腰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各肌肌张力正常,双侧下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感觉正常。双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存在。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跟腱反射存在,双侧巴宾斯基征(-),双侧髌阵挛(-),双下肢末梢循环良好及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既往史:体健,否认结核等病史。影像学检查见图1-11。
图1 颈椎正侧位X线片(2013-05-17) C6骨折,骨质破坏(箭头所指)
图2 颈椎CT C6椎体骨折,C6椎体部分骨质破坏,未见明显脓肿
图3 颈椎MRI(2013-05-17)
图4 颈椎平扫加增强MRI(2013-05-21)C6椎体骨折,C6椎体骨质破坏,棘突附近有高信号改变。C6椎体周围有强化
图5 胸片正位片(2013-05-19)两上肺陈旧性结核索条影伴钙化
图6 肺CT左肺尖结节,左肺尖胸膜增厚
胸外科会诊后认为:患者左肺尖病灶较小,不能明确诊断是否为肿瘤。腹部脏器彩超(2013-05-19)示:右肾实质回声增强,错构瘤(?)。血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血沉(2013-05-18)11mm/L,CRP(2013-05-18)9.3mg/L,蛋白电泳α2/TP 12.2% 高,余正常。尿本周蛋白(-)。
图7 胸椎MRI T12椎体信号异常
图8 全身同位素骨扫描C6、T10及T12椎体核素浓聚
图9 胸腰椎增强CT T10、T12椎体信号异常,成骨明显
图10 胸腰椎增强CT T12椎体信号异常,成骨明显(大箭头所指)
图11 胸腰椎增强CT T10椎体信号异常,成骨明显(大箭头所指)
入院后经过各种检查,综合讨论后认为:患者C6椎体骨折为病理行骨折,颈脊髓有损伤。至于是何种病理性骨折,当时考虑转移性肿瘤的可能性大。经过术前准备后,行经前路C6椎体切除,病理活检,钛笼支撑,骨水泥填充,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中发现:C5/6、C6/7椎间盘组织基本正常,C6椎体破坏,局部有骨折,局部有“鱼肉样”破坏组织,未见脓液及明显的干酪样组织,有少许淤血,同后纵韧带及硬膜囊间未见明显界限,然后用髓核钳及咬骨钳对C6椎体进行次全切除(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椎管充分减压。术后11 d时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两者均在正常范围。血沉(2013-06-05)9 mm/L,CRP(2013-06-05)6.6 mg/L。我院病理科结果报:送检破碎的骨及纤维软骨组织中见纤维组织增生、片状坏死及肉芽肿性病变。解放军总医院病理诊断为:不排除软骨肉瘤的可能。积水潭医院病理会诊:脊柱结核可能性大。术后行全身PET-CT示:肺部散在高信号影,C6、T10、T12有浓聚灶,考虑为炎性改变(图12)。患者到北京胸部肿瘤医院及结核病研究所会诊,诊断为“颈椎结核”。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颈椎正侧位片显示:颈椎内固定佳,固定好(图13)。
图12 术后行全身PET-CT肺部散在高信号影,C6、T10、T12炎性改变
图13 颈椎正侧位片颈椎内固定佳,固定好有浓聚灶
出院后患者规律、足量、按时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未严格遵医嘱佩戴颈托。术后3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见钛笼向后倾斜,压迫脊髓(图14)。患者以“颈椎骨折术后”再次入院治疗。入院后复查血沉显示:血沉(2013-09-06)2 mm/L,CRP(2013-09-06)3.4 mg/L。
图14 术后3个月颈椎正侧位X线片,见钛笼向后倾斜移位
入院经过术前准备后行了“经前路C6内固定调整,取髂骨植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术中发现瘢痕将钢板包绕,局部未见明显脓液或干酪样组织浸润。显露钢板,用配套工具取下4颗螺钉及钢板,见钢板与钛笼之间瘢痕增生,用髓核钳、刮勺小心清理钛笼前方及两侧瘢痕组织,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取出钛笼,然后取髂骨于C5-7椎体间进行支撑植骨,再于前方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图15)。术后病理报告为:颈椎结核。术后手术切口痊愈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
图15 颈椎钛笼取出、取髂骨植骨术后
经过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查颈椎正侧位片显示(图16):颈椎未见骨质继续破坏,植骨块位置佳,愈合好。颈椎CT扫描显示(图17):颈椎未见骨质继续破坏,植骨块同C5和C7椎体融合好。T10和T12椎体CT扫描显示(图17-20):骨质未见破坏,T12右侧椎弓根骨质破坏处骨质基本接近正常。肺部CT扫描显示(图21):左肺结节同术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潮热、盗汗,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
图16 颈椎返修术后6个月
图17 颈椎返修术后3个月骨愈合佳,未见骨质再破坏
图18 术后6个月侧位CT片T10,T12未见骨质破坏
图19 术后半年椎体CT T12左侧椎弓根骨质破坏处痊愈
图20 术后半年CTT10未见骨质破坏
图21 术后半年肺部CT左上肺结节同术前
针对本例患者,我科多次进行了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2.1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例特点,考虑诊断为:(1)C6椎体病理性骨折;(2)脊髓损伤。至于患者是何种病理因素导致的骨折主要考虑如下:(1)颈椎肿瘤。患者此前1个月有颈部酸痛不适,并且以夜间为甚,无潮热及盗汗病史。颈椎椎间盘未见破坏。同时患者颈椎CT扫描显示颈椎骨质有破坏,未见椎旁脓肿。结合患者C6椎体破坏、骨折,C6棘突附近也有异常高信号。肺部CT扫描显示:左肺尖有结节影。全身核素扫描显示:T10及T12、C6多处核素浓聚,不排除肿瘤的可能。肾脏B超发现:右肾实质回声增强,错构瘤?综上所述,我们考虑肿瘤的可能性最大。肿瘤又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对于椎体的肿瘤,通常转移性肿瘤多见,T10及T12椎体CT扫描显示有骨质成骨活跃,T12左侧椎弓根是否有骨质破坏。核磁显示:T12椎体有信号改变。并倾向于转移性肿瘤。不支持点在于,患者年纪轻,一般情况好,同时血沉和C反应蛋白稍高,不过,目前一些恶性肿瘤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同时在恶性肿瘤时血沉和C反应蛋白也可升高[1]。(2)颈椎结核。患者年纪轻,C6椎体有破坏。双上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胸膜增厚。应该考虑结核。不支持点在于,患者T10、T12及C6均有信号改变。关键在于C6椎体棘突也有信号改变,表现为长T2信号改变,颈椎椎间盘未见破坏,未见明显椎旁脓肿。无潮热、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同时术中未见明显干酪样组织,并且还有“鱼肉样”改变组织。所以导致了误诊。(3)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患者未到牧区生活过,无发热及局部红肿热痛的炎性症状,同时血像不高,故可能性不大。(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多个椎体出现骨质破坏的信号改变,所以应该想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源性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本例患者年龄只有28岁,蛋白电泳只有α2/TP 12.2%高,余正常。尿本周蛋白(-)。故可能性小。
2.2 颈椎结核的特点 在颈椎炎症性疾患中颈椎结核最为常见。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中居于首位,占40%~50%。脊柱结核发生于颈椎者较为少见,仅占4.2%~12%[2]。颈椎结核以C6最为多见,上颈椎发病较少,仅占0.5%。颈椎结核的病灶绝大多数位于椎体,主要由于椎体易劳损,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椎体内松质骨成分多,椎体滋养动脉多为终末动脉。病灶发生于椎体附件非常少见,约占6.3%。椎间盘无血液供应,故无原发性椎间盘结核,但容易结核感染破坏。大多数(约90%)病例的椎体病灶只有一个。少数病例的病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病灶之间有比较健康的椎体或椎间盘隔开,因此也叫跳跃型病变。患者常有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脉率加快、心慌心悸和月经不调等轻度中毒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颈部轻微持续性钝痛,后伸则加剧,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可减轻。夜间痛不明显,患者多能较好地睡眠,这与恶性肿瘤不同。颈椎结核最基本也是最早的阳性体征就是颈部僵硬[3]。本病例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同时有夜间疼痛,并出现多椎体骨结构信号变化,椎间盘未见破坏,C6椎体棘突信号有改变,T12椎体左侧椎弓根是否有密度减低,有破坏的可能,同时左上肺有结节影,故容易漏诊及误诊。
2.3 颈椎结核的诊断 早期骨质破坏不明显,或症状不典型时,诊断往往有一定困难。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以及炎性指标分析确定。病理活检对于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采用穿刺针吸活检及手术探查切取活检[3]。穿刺针吸活检往往取材量少诊断有困难。手术探查如发现脓汁或干酪样物质,常可确诊为结核病,如仍有怀疑可待病理诊断决定。颈椎结核需要同以下疾患鉴别:(1)颈椎化脓性骨髓炎。该病死骨形成较早,而且死骨块较大,椎体较早可见明显骨质增生及硬化,晚期椎体间常可形成粗大的骨桥。椎旁脓肿较少或无椎旁脓肿,核磁扫描时病灶信号较结核均匀,T2加权像上椎体信号较结核高,Gd-DTPA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4]。而颈椎结核新骨形成较少,颈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没有规则的边界,易破坏椎旁韧带、小关节等。而颈椎结核的脓肿多显示为光滑的边界,对韧带多无侵犯。(2)颈椎肿瘤。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椎体破坏常先破坏椎体后部、椎弓根和横突,一般不破坏椎间盘。核磁检查:信号较结核均匀,病灶边界多较清楚,软组织肿块多成分叶状,Gd-DTPA增强扫描时肿块不规则强化。这同结核的寒性脓肿不同,寒性脓肿时脓肿壁强化,而脓液不强化,肿瘤是整体都强化[3],但也有人认为强化对鉴别结核感染和肿瘤的作用十分有限[5]。颈痛多明显,且在夜间加重。椎旁阴影多为圆形。椎间盘不受侵犯。休息后、抗结核治疗无好转,且逐渐加重。有时可发现原发癌肿。本病例未见明显椎旁脓肿,椎体后方阴影为圆形,椎间盘未受破坏,显示多处病灶表现,容易误诊[6]。术前诊断性穿刺活检应该更好一些,但是穿刺活检也因穿刺组织少有假阴性可能。应该重视术前穿刺活检。本病例由于外伤导致C6棘突出血,出现信号改变,也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2.5 颈椎结核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不少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获得治愈。非手术治疗包括:让患者多休息、加强营养,局部制动,抗结核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在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地清除结核病灶,可以大大缩短疗程,预防畸形或截瘫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颈椎结核的治愈率。同时应强调手术适应证,不应滥用手术。手术适应证包括如下:(1)有较大的寒性脓肿;(2)影像学显示病灶内死骨及空洞形成者;(3)有脊髓压迫症状者;(4)窦道经久不愈者;(5)脊柱不稳定者。本病例有C6椎体骨折、脊柱不稳,颈椎管受压,椎管狭窄,因此,应该手术治疗。手术可行经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植骨通常取髂骨进行支撑植骨。术后需要颈托外固定3~6个月,同时需要规律、足量、足程(9~1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直至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3~6个月以上,同时影像学检查,证实骨愈合后才停药。
协和医院骨科叶启彬教授:本例患者颈椎结核不典型,未见通常所见的椎间盘破坏及病灶内形成较细小死骨,其内仅见较大的边缘不规则的、周围为低密度影环绕的有死骨的特点高密度影。现在看来,由于同时有外伤,所以,我们首先考虑肿瘤的C6椎体后方棘突附近及T10及T12椎体信号改变,可能都是外伤后改变,忽视了跳跃性结核存在的可能,虽然发病率低,仅占3%~9%[7]。在中心型结核(虽然成人少见)中,早期往往就是椎体骨质破坏,可无椎间盘的破坏,应该引起重视。本病例治疗的经验与教训:
(1)术中见局部有“鱼肉样”破坏组织,同后纵韧带及硬膜囊间未见明显界限,未见脓液及明显的干酪样组织(这在颈椎结核病例中是少见的),而没有进行手术中冰冻检查。当然冰冻检查也很难给出肯定报告(但如报告有坏死及肉芽肿性病变,未见肿瘤细胞则有参考意义)。因此,在上述不典型的情况下,导致误诊为肿瘤,手术按照骨肿瘤处理,用骨水泥填充钛笼,不敢植骨,引起术后不稳定,在下颈椎外固定不好的情况下,出现钛笼移位,从而需要二次手术翻修治疗。
(2)影像学检查回顾分析:颈椎CT平扫 (2013-05-17) (图2)。示:C6椎体内骨质破坏,见其内有较大的、高密度骨块影,周围为低密度影环绕着,高密度影边缘明显不规则,虽然不典型,但有死骨的特点。 颈椎MRI(2013-05-17)示:颈脊髓及硬膜囊受压,压迫阴影多为圆形的压迫扩张,类似肿瘤的压迫,但本病例图4图片显示肿瘤压迫阴影呈三角形,并向上下延伸,是不支持骨肿瘤的,应该注意。
[1] 郭立新,马远征,李宏伟,等.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ESR及CRP多样性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10,23(3):200-202.
[2] Turgut M. Spinal tuberculosis(Pott’S disease):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surgical manage- ment, and outcome.A survey study on 694 patients [J].Neurosurg Rev, 2001,24(1):8-13.
[3] 施建党,王自立.非典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8):432-434.
[4] 何仁建,程方东,胡定祥,等. 全脊柱核磁检查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8):609-612.
[5] Pui MH,Mitha A,Rae WI,etal.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spinal infection and malignancy[J]. J Neuroimaging,2005,12(2):164-170.
[6] 关海森,樊艳伟,赵 鹏,等.不典型脊柱结核误诊16 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9(25):6147-6148.
[7] 薛海滨,马远征,陈 兴,等. 跳跃型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9,29(9):827-831.
(2013-10-15收稿 2013-11-20修回)
(责任编辑 武建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刊的专业杂志, ISSN号为2095-6274,刊号为CN10-1158/R,中文,月刊,16开,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杂志由中国工程院郑静晨院士为主编兼总编辑,并邀请灾害救援医学相关的军事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学等领域的一批杰出专家和院士加盟杂志编委会,入选中国工程院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系列刊物。杂志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灾害救援医学实践经验、灾害救援医学基础研究、综述、救援医学体系建设、救援医学继续教育、消息,及救援医学护理等栏目。围绕灾害救援医学这门学科,对该领域的热点、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和报道,为国内外灾害救援医学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1 来稿须附审核证明 附作者单位对稿件的审核证明或推荐信,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来稿请自留底稿,除非作者声明,一律不退稿。已在非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必须注明首次发表的刊物。
2 稿件格式要求 来稿双倍行距打印,一式两份;欢迎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请将稿件转为PDF格式),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特殊文字、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请标注说明。
3 稿件首页标注要求 来稿首页请注明:标题、每位作者姓名、职称及工作单位(具体到科室),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和E-mail。注明文稿字数及其表数、图数。
4 基金课题稿件要求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现面向全国征稿,欢迎广大灾害救援医学人员投稿。通信地址:北京市永定路69号武警总医院《中华灾害救援医学》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39;联系人: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彭碧波,手机:13311268595,办公室电话:010-57976103;电子信箱:cjdm2013@sina.com。
2014年《武警医学》稿约
《武警医学》杂志是武警部队后勤部主管、后勤部卫生部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经验总结、综述、临床病例讨论、护理天地、救援医学、医院管理、卫勤保障、临床专题及刊中报等栏目,报道医学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着力展示警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欢迎警内、外专业人士踊跃投稿。
一、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据充分、层次清楚,语言精炼、通顺。论著、综述类文章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其他类文章不超过3500字,个案报道等不超过1000字。以上均不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2. 来稿须附单位介绍信。介绍信应注明审评意见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内容。研究参与者要提供知情同意书,作者要申明无任何形式的利益冲突。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或抄袭、剽窃等情况,本刊将立即刊登“取消该文发表”的声明,并向作者所在单位通报,在2年内拒绝刊登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
3. 请登陆网站www.wjyx.com.cn投稿,本刊不接受电子邮件和纸质投稿。来稿需用Word软件处理,格式可参照本刊相应文章类型的格式。请自留底稿,稿件如未采用,将不退稿。
4. 来稿须附50元稿件处理费,可通过邮局汇款,若随稿件邮寄视为未寄。
5. 来稿首页页脚处请注明以下内容:作者姓名,第一作者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等,论文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在首页页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6. 论文末一定要写明第一作者手机号码、E-mail及详细通讯地址,便于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
7. 作者在收到本刊回执3个月后,如仍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其他期刊,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6个月后仍未接到退修通知,可自行处理。
8.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期刊编辑部所有。期刊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已刊登的论文,未经期刊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减。凡涉及原意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退作者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9. 本刊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二、撰稿要求
1. 题名 力求简明,能概括文章的主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
2. 作者署名及单位 作者人数不宜超过7人,其排名顺序由作者自定。其他作者单位依次排在第一作者后,加注1、2、3……序号,并在人名右上方标注对应的1、2、3……序号。应写明全部作者工作单位及科室名称、所在地及邮编,论著要写明全部作者工作单位及科室的英文名称。
3. 摘要、关键词及中图法分类号 论著要写出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及关键词,其他文章只列出关键词,置于正文之前。摘要应简练准确,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关键词3~8个,应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规范使用,中医药文章参照《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图法分类号请根据文章内容的学科分类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取。
4. 缩略语 文中首次出现不常用的缩略语时,应写出中文全称,后加小括号写英文全称,加逗号后再写缩略语,再次出现时直接写缩略语。
5. 层次序号 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第1级标题用1,第2级标题用1.1,第3级标题用1.1.1。序号应左起顶格,空1格后写标题。段落内的连排序号用(1)、(2)、(3)……。
6. 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得体的,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7. 计量单位 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8. 统计符号 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 - 82)国家标准书写。
9. 图表 凡是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如果使用图和表,则文中不应重复其全部数据。统计数据表采用三线表,不加分隔线。应有表序和表题,计量单位符号置于表格右上方(全表单位符号完全一致;不一致的置于相应指标下)。
10.参考文献 来稿必须引用参考文献,否则不予刊用。参考文献数量应为6条/篇以上,且应是近年(一般为4年内)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发表的资料、未出版汇编的会议论文及个人通信请勿引用。著录格式(注意:各举例的标点符号必须照样书写)如下:
【期刊】
序号 作者名.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例如:[1]刘金波,周亚梅,吴苏霞,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各病房的分布与耐药性观察[J].武警医学,2003,14(8):483-485.
【专著】
序号 作者名.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年:起止页
例如:[1]马诸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7-198.
【会议论文集】
序号 作者名.文题.见(In):文集的编者.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如: [1]吴川灵.论高校学报模式的改变.见:邹宜昌,陈国治,钱俊龙等编.上海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论文集,上海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海),1994.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16-18.
【专利文献】
序号 作者名.文题.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如: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杜明奎,博士,副主任医师,E-mail: dumingkuibj@sina.com
1.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2.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匡正达,E-mail:kuangzd@sina.com
R738.1;R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