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宪花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治疗高危儿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邵宪花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组对照比较法,将160例高危儿脑损伤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康复干预组(B组)、神经节苷脂组(C组)、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组(D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护理,A组不作其他处理;B组再给予康复干预治疗;C组再服用神经节苷脂20 mg/d,连服10 d;D组再给予B、C两组的联合治疗。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7.5%、50%、90%,D组与其余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A组(P<0.05)。患儿年龄与治疗有效率具有负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有效率越高。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高危儿;脑损伤;神经节苷脂;康复干预;疗效
高危儿是指婴儿在胎儿期或者分娩时遭到各种高危因素,如先兆流产、母亲贫血、羊水早破、分娩期难产、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等;脑损伤是指婴儿从出生到1岁,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1]。脑损伤可能会导致婴儿留下脑瘫、癫痫或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婴儿脑损伤不一定都会留下后遗症,但是高危儿留下脑损伤后遗症的概率大大高于正常婴儿[2]。目前,对于该类患儿的治疗有早期预防干预、康复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本研究采用神经节苷脂与康复干预联合治疗高危儿脑损伤,探讨此联合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3]。
1.1 病例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脑损伤高危儿160例,其中男孩100例,女孩60例,年龄0.5~12个月。高危因素有:脐带绕颈、早产、羊水污染、早产、胎位异常。所有患儿都有先天高危因素导致的脑损伤。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康复干预组(B组)、神经节苷脂组(C组)、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组(D组),每组40例。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所有参与治疗的患儿家长均已同意接受分组及治疗。
脑损伤判定方法:(1)存在导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采用《简易高危儿筛查法》筛查脑损伤儿,主要从听觉、视觉、拉起抬头、俯卧抬头、肌张力、异常姿势、手支撑7个方面进行检查,只要有1项异常,就定为脑损伤可疑儿。(3)行头颅B超、头颅CT、听力检查、脑电图等检查,以排除脑损伤外的其他神经疾病。经上述检查后,确诊为脑损伤患儿[4-5]。
1.2 治疗方法 A组:接受常规吸氧、纠酸、降颅内压、止惊以及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础治疗。
B组:在A组基础治疗之上,医护人员向家长交代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及所需治疗的内容,以取得家长的同意及合作。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制定相应的康复干预措施。对于3个月以下的患儿,主要对其进行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为主的训练,并且辅助前庭功能训练和头部控制的训练;4~6个月的,主要训练其头部运动、翻身运动、伸手抓物品的能力等;对于7~9个月的,主要训练爬行、转换体位以及手指的精细运动;对于10~12个月的,主要训练站立行走的能力。如果在以上训练过程中,患儿出现运动异常、姿势反常、反射迟缓、肌张力弱,就需在医生的配合之下进行牵拉、按摩等康复训练[6]。具体训练方法参照Vojta和Bobath法[7]。在此基础之上,再辅以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水疗以及经络伸展等。
C组:在A组基础治疗之上,将神经节苷脂(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80)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0 mg/次,1次/d,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
D组:联合采用上述B、C两组的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同年龄患儿,其判断标准如下:出生1个月以内的婴儿:显效:治疗3~10 d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意识转清,四肢无力现象恢复正常,原始反射也恢复正常;有效:治疗10 d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意识基本清醒,四肢无力状况改善,原始反射部分恢复;无效:治疗10 d后,以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8]。
出生≥1个月患儿:采用Gesell婴儿发育量表[9],对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语言、适应性、社交能力进行评分。平均发育商DQ>90分,为显效;70~89为有效;<7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年龄的关系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D组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其他3组;C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50%、47.5%,均高于A组有效率(5%,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0)
注:与A组比较,①P<0.05;与D组比较,②P<0.05
2.2 不同年龄患儿疗效比较 将患儿按年龄<1、1~5、6~12个月分组,各组及总的有效率,均是以<1个月最佳,1~5个月次之,6~12个月治疗有效率最差。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根据生理发展过程可知,胎儿出生后的2~3个月是其大脑生理结构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10]。大脑发育在这一时期的可塑性非常强,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高危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因为某些外界或者母体原因导致其大脑受到损伤,受伤部分的脑细胞可能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发育不成熟。所以,在高危儿出生之后,对其进行早期的治疗干预,能够使患儿最大程度地得到康复,使其大脑尽量得到充分的开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1]。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就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近几年常用的神经系统药物。它是一族异构的含唾液酸的膜糖脂,由神经酰胺组成其疏水部分,唾液寡糖组成其亲水部分[12]。通过疏水端插入膜磷脂,亲水段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因为寡糖部位具有非对称结构,所以有特异性,能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在治疗脑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13]。它主要有稳定细胞膜结构、降低兴奋氨基酸毒性、抑制一氧化氮和酶活性的作用。
从新生儿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婴儿神经母细胞发育最为迅速,也最不稳定,因而婴儿的常规生存环境对神经细胞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通过一些康复训练,包括行为训练、脑部训练、肢体训练、反射训练,再配合一些经络舒展,穴位按摩等训练,能够很好地修剪和雕塑新生儿脑细胞的形成[6]。所以在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
目前,对于治疗高危儿脑损伤普遍都是单纯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如果把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治疗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14]。所以,本研究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与康复训练,治疗高危儿脑损伤。结果表明,对患儿进行单纯的康复干预或者神经节苷脂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脑损伤儿,而两种方法间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如果把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中一种单独使用。
通过分析患儿年龄与治疗有效率的关系还发现,年龄对于脑损伤儿治疗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患儿年龄越小,其有效率越高。所以,对于脑损伤婴儿的治疗越早越好。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神经节苷脂和康复干预联合治疗,对于高危儿脑损伤,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刘黎,张悦.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32-1233.
[2] 罗艳.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102,25(21):2088-2089.
[3] 张智香,田恒峰.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47(9):1088-1090.
[4] 刘敬,杨于嘉,封志纯.“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12):885-886.
[5] 李开宪.CT、MRI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后的重要性[J].诊断与治疗,2013,7(5):51-52.
[6] 王新杰,吕改玲,刘媛媛.神经节苷脂不同疗法对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161.
[7] 李琴,张智香,王瑛.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21-2224.
[8] 禹德辉,薛奕.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损伤患儿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省荥阳市妇幼保健院,2011,4(21):68.
[9] Sonya Kim,Vance Zemon,Marie M Cavallo.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chronic brain injury[J].Brain Injury,2013,27(2):209-222.
[10] John D Corrigan,Jennifer Bogner,Christopher Holloman.Lifetime history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mong person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J].Brain Injury,2012,26(2):139-150.
[11] 刘晟,万致婷,周玉香.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产儿围生期脑损伤近期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56-758.
[12] 高美哲,吴起,袁嫣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33-635.
[13] 张静.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时使用高压氧治疗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6(10):256-258.
[14] 罗蓉,母得志.建立早产儿脑损伤的随访与早期干预体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2):265-269.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high risk infants with brain injury by gangliosid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Shao Xianhua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ai'an Hospital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Tai'an,Shandong,271000,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gangliosid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high risk infants with brain injury.Methods Comparison among multiple groups was carried out.160 high risk infants with brain injur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B,C,and 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four groups were given basic neurological care.Group A did not receive any other treatment;group B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group C took ganglioside 20 mg/d for continuous 10 days;and group D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ganglioside+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ose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discuss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group A,B,C,and D were 5%,47.5%,50%,and 90%,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D and the other three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C(P>0.05),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the lowest(P<0.05).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and the effective rate.The smaller the age,the higher the curative rate.Conclusion Gangliosid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hav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on high risk infants with brain injury and also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high risk infants;brain injury;ganglioside;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curative effect
271000 山东 泰安,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R 651.15/72
A
1004-0188(2014)02-0178-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2.023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