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与不定式连接式

2014-07-18 11:55:31王振庆
淄博师专论丛 2014年3期
关键词:主格宾语移位

王振庆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转换生成语法与不定式连接式

王振庆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不定式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中的一个研究重点,现今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分歧,比如关于不定式的内在结构是CP还是IP,不定式标记to的地位问题。本文具体阐述了Jespersen提出的不定式连接式概念,进一步使用Chomsky提出的投射理论和移位理论对不定式连接式进行了分析解读。

不定式连接式;投射理论;移位理论

一、引言

20世纪下半叶,普遍语法和Noam Chomsky的名字受到了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参与讨论了普遍语法这一概念。在普遍语法的研究方面,Saussure和Jakobson的视角相对抽象、宏观,Saussure没有涉及句法方面的问题,Jakobson则聚焦于音位学。与这二者相比,Jespersen在大量的英语语法研究中处理了数目惊人的句段数据,并同时对某些句法构式的历史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刘小侠,2013)。由此,很多的语法学者都将Jespersen视为现代语法的先行者,称其语法为“重视结构功能的功能语法”(Gleason,1965)。任绍曾(2000)也评论其语法“预示了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

从Jespersen到Chomsky的语法发展链条使得我们可以借助Chomsky的投射理论和移位理论对Jespersen提出的不定式连接式进行语法阐释。本文即针对不定式连接式作了阐述,并用投射理论和移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以期对不定式语法结构这一研究热点提供新的视角。

二、不定式连接式

(一)连接式

Jespersen提出的概念中最具影响力的应该要算是连接式、附连式和品级了。但是,其并未明确给出这三个概念的文字定义,而是采用了示例进行解释:

(1) The dog barks furiously

(2) A furiously barking dog

以上两例中,(1)是连接式,(2)是附连式。Jespersen(1924)认为(1)和(2)这两个结构中“有一个词最重要,其它词都从属于它”。根据这一观点,按照主限和受限的关系则产生了“品级”这一概念。如在(2)中,dog是首品,barking是次品,而furiously是三品。

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如下定义,附连式是碰巧由两个成份表达的一个单位或一个单一观点,而连接式是必须由两个单独的成分表达的两个观点。简单来说,附连式就更像是一个短语结构,而连接式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谓结构。(刘小侠,2013)

(二)不定式连接式

然而,连接式的定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句子或者是从句。Jespersen还提出了六类不包含限定动词的连接式:(1)不定式连接式,(2)无动词连接式,(3)连接式-宾语,(4)连接式-副词,(5)连接式-名词,(6)祈免连接式。

Jespersen借助以下两例对不定式连接式进行了阐述:

(1) I like quiet boys.

(2) I like boys to be quiet.

他认为,(2)句中的宾语不是boys,而是由boys和不定式组成的整个不定式连接式。

再比如Jespersen在其著作中列出的其它连接式结构:

(3) I heard her sing.

(4) I long for you to come.

(5) He believes me to be guilty.

(6) It is good for a man not to touch a woman.

(7) I’m believed to be guilty.

(8) He seemed to work hard.

(9) She happened to look up.

(10) They would be certain to miss him.

根据Jespersen的观点,(3)-(6)句中的宾语不是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而是由该宾格和不定式共同构成的连接式结构。即可作如下理解,句子(3)中“我听到”的不是“her(她)”这个人,而是“her sing(她的歌声)”,句子(4)中“我渴望”的不是“you(你)”这个人,而是“you to come(你来)”这件事。(7)-(10)句中的表意主语不是人称代词的主格,而是该主格和不定式构成的连接式结构。即句子(7)中的主语不是“I(我)”而是“I… to be guilty(我有罪)”这件事,句子(8)中“被看起来”的不是“He(他)”这个人,而是“He…to work hard(他工作努力)”这一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连接式把表层结构不同但是深层结构一致的表达聚合在了一起。而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使用最大投射和提升移位来解释以上两种不定式连接式:宾格带不定式和主格带不定式。

三、不定式连接式与最大投射

投射原则是Chomsky普遍语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认为句法结构派生于词汇。也就是说,词项的特征投射于句法之上。投射原则遵循由下而上的分析模式,把词汇属性投射到句法结构之上。(刘小侠,2013)

投射原则又称X-bar公式,其基本结构可由下图表示:

图中的X可以是名词(Noun)或者动词(Verb),对应分别生成NP或VP结构;也可以是一个抽象成分如曲折中心语(I),此时对应生成IP结构。曲折中心语I主要包括时态(Tense)和一致(Agreement),进而又分别可生成TP和AGRP结构。

由此我们可以将前例“I like boys to be quiet.”中的不定式连接式做如下分析:

此处,最大投射TP是T的控制域,T成分统制DP、T’、和VP。按照格分配的原则,T并非支配者,因此不能把题元角色分配给它的指别语,也就是说,boys无法由to授格。从而boys的格只能由TP外获得。我们继续做进一步划分,如下图:

上图的X-bar公式清楚的表明了Like支配的不只是boys而是整个TP结构(boys to be quiet)。这也就证明了Jespersen的观点,连接式boys to be quiet充当句子宾语。

四、不定式连接式与提升移位

按照Jespersen的观点,“He seems to work hard”一句中,表意主语是“He…to work hard”这一主格加不定式构成的不定式连接式结构。那么我们就把He和to work hard移至一起得到“seems he to work hard”这一结构,由此我们可以使用Chomsky移位和格理论来分析了。如下图:

根据格理论,所有的NP必须赋格,因为T无法给he赋格,所以he不能在TP的最大投射内获得格,故必须通过移位,he才能获得格。he提升至seem的空主语位置便可从AGRP获得格,t是其在非限定性TP中留下的语迹。

五、结语

在如今语言学派分立、语法学说争论不断的年代,我们从头看起,从Jespersen到Chomsky的发展链条让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少的启示,使用Chomsky的投射和移位理论来分析不定式的语法结构完全合理可行。或许有学者会提出如下疑问,试将文中两种不定式结构比较,为什么TP中的DP在前种结构中能从动词获格而后者却不适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动词,两种结构下,动词特征不同,像seem一样的动词没有外部题元角色,即在其词项中主语没有被界定。但是,AGRP结构中的指别语不能为空,所以he移出TP占位,同时获格(刘小侠,2013)。

[1]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M].The Hague Paris: Mouton,1956.

[2]Chomsky, N. Questions of Form and Interpretation[J]. Linguistic Analysis, 1975, (1): 75-109.

[3]Chomsky, N. Reflections on Language[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5.

[4]Chomsky, N. Language and Mind: Current thoughts on ancient problems. Part I & Part II. In Lyle Jenkins (ed.), Variation and Universals in Biolinguistics. Amsterdam: Elsevier,2004.

[5]Jespersen,O.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 Heidelberg: Carl Winter,1909-1949.

[6]Jespersen,O.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1922.

[7]Jespersen,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24.

[8]Jespersen,O.Farewell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given on 25th.1925.

[9]任绍曾.叶斯柏森语法理论体系研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10]刘小侠.不定式连接式之转换生成语法解读[J].语言学研究,2013,(7).

(责任编辑:王丽)

Infinitive nexu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ocus in the study of generative grammar,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ny aspects,of the current studies not only about whether the inner structure is CP or IP, but also the status of infinite mark "t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finitive nexus proposed by Jespersen and goes on analyzing it by using the projection theory and movement theory of Chomsky.

infinitive nexus; projection theory; movement theory

2014-03-19

王振庆(1989-),男,山东济南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语用与翻译研究。

H043

A

(2014)03-0054-03

猜你喜欢
主格宾语移位
独立主格结构的几个用法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独立主格作状语,六种语义大作用——例说独立主格在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丽克 在人性深处探险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10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宾语从句及练习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