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葱品种表型性状的初步分析与比较

2014-07-18 12:31孙永生崔连伟贾俊香窦玉刘金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孙永生 崔连伟 贾俊香 窦玉 刘金涛

摘要:以辽葱1号、辽葱2号、辽葱5号、辽葱6号、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等19个大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颜色、叶片生长速度及茎秆直径等性状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辽葱5号大葱的单株产量高、品质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葱;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3.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120-03

收稿日期:2013-05-1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0903018)。

作者简介:孙永生(1978—),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葱新品种选育及利用工作。Tel:(024)31023127;E-mail:yongshengsun@126.com。虽然大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种资资源也很丰富,但是育种工作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1-2]。品种单一、更新速度慢等问题的存在是育种工作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3]。辽葱系列品种的问世,满足了市场对品种需求的多元化,推进了大葱育种工作的进程。为了进一步了解辽葱系列品种表型性状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国内外主栽的19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就其表型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全面比较,重点对辽葱系列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以应对市场对大葱品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为辽葱1号、辽葱2号[4-5]、辽葱5号、辽葱6号[6-9]、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玉田大葱、大民-2、建平鳞棒葱、冀葱1号、日本铁杆、日本黑金长白、山木一本、元藏、韩国石仓、红皮分葱、日本黑金长白F1、小香葱、台湾四季香葱等19个国内外主栽大葱品种。1.2试验方法

试验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试验中心进行。试验材料露地栽培,每份材料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50株[10]。叶片颜色测定使用叶绿素仪,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设定不同的时间点测量叶片数量的变化、茎部直径的变化、叶片抗风能力的变化。叶片生长速度的测定方法是每份试验材料选取3张叶片,隔1 d记录1次叶片的长度,共记录15次,取3张叶片的平均值作图表分析。商品葱成熟时,观量叶鞘紧实度,测量假茎长、单株重、根重,测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叶片颜色的比较分析

通过叶绿素仪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比较不同品种叶片颜色差异(图1)。从图1不难看出,叶片颜色最深的是辽葱1号,其后依次是冀葱1号、红皮分葱、辽葱6号、辽葱2号、大梧桐和辽葱5号。

2.2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分析

19个品种葱白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图2)表明,红皮分葱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辽葱6号和辽葱5号居中,辽葱1号和辽葱2号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

2.3叶片生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冀葱一号的叶片生长速度最快,其后依

次是日本黑金长白、玉田大葱、辽葱1号、大梧桐、小香葱、大民-2、辽葱2号和辽葱5号。

2.4叶片数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9月24—26日2 d内,辽葱6号、大梧桐、日本黑金长白和台湾四季香葱4个品种有叶片衰老。从9月24日至10月8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正常情况有2张叶片增加,实际上除了台湾四季香葱有3张叶片的增加外,其他供试品种仅增加0~1.5张叶片,这种现象表明叶片生长与衰老同时进行。

2.5植株茎秆直径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辽葱5号在10月20日时的茎秆直径最粗,大梧桐大葱、大民-2和冀葱1号其次。9月25日至10月5日的10 d内,辽葱5号大葱茎秆直径的增长幅度最大。

2.6叶片抗风能力的比较分析

荷兰经常是大风天气,大风天气对于测定大葱叶片的抗风能力是很好的时机。在2个不同时期测量了19个品种的抗风能力。从图6可以发现,日本和韩国大葱的几个品种倒伏的叶片数量少,抗风能力强,国内冀葱1号大葱抗风性最好,辽葱5号的抗风性居于中。

2.7成熟植株株高、单株重和假茎长的比较分析

从图7单株重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单株重量仅低于冀葱1号、大梧桐和大民-2。从植株高度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植株高度和辽葱6号、冀葱一号、韩国石仓基本持平。从假茎长的曲线可以看出,大梧桐、辽葱5号、辽葱6号和辽葱1号的假茎长度相当。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辽葱5号的综合表型性状非常好,和冀葱一号、大梧桐的表型数据相当,比其他16个参试品种有优势,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次试验中没有任何大葱品种有病害的发生。

大葱育种一直是国内蔬菜育种的薄弱环节,市场上销售的仍旧是一些老品种,品种更新速度比较慢,辽葱系列品种中辽葱5号的选育与开发,可以填补市场上对高产、抗病,优质大葱品种短缺的空白。

参考文献:

[1]高莉敏,陈运起,于贤昌. 我国大葱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蔬菜,2005(1):4-6.

[2]马上武彦. 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J]. 园艺学杂志,1985,54(4):432-437.

[3]盖树鹏,孟祥栋.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1):94-97.

[4]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及利用[J]. 中国蔬菜,2002(4):7-8.

[5]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辽葱2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3(5):28-29.

[6]崔连伟,佟成富,杜雪晶,等. 大葱三交种辽葱6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7(10):39-40.

[7]靖深蓉,邢以华,占先合,等. 棉花三交种杂种优势的应用[J]. 中国棉花,1987,14(5):12-13.

[8]Weatherspoon J H. Comparative yields of single,three-way,and double crosses of maize[J]. Crop Science,1970,10(2):157-159.

[9]Saleh G B,Dullah D B,Anuar A R. Performance heterosis and heritability in selected tropical maize single,double and three-way cross hybrids[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02,138:21-28.

[10]马育华.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刘华波,陈华,付利波. 滴灌与浇灌条件下氮磷肥施用量对黄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23-124.

摘要:以辽葱1号、辽葱2号、辽葱5号、辽葱6号、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等19个大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颜色、叶片生长速度及茎秆直径等性状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辽葱5号大葱的单株产量高、品质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葱;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3.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120-03

收稿日期:2013-05-1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0903018)。

作者简介:孙永生(1978—),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葱新品种选育及利用工作。Tel:(024)31023127;E-mail:yongshengsun@126.com。虽然大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种资资源也很丰富,但是育种工作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1-2]。品种单一、更新速度慢等问题的存在是育种工作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3]。辽葱系列品种的问世,满足了市场对品种需求的多元化,推进了大葱育种工作的进程。为了进一步了解辽葱系列品种表型性状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国内外主栽的19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就其表型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全面比较,重点对辽葱系列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以应对市场对大葱品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为辽葱1号、辽葱2号[4-5]、辽葱5号、辽葱6号[6-9]、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玉田大葱、大民-2、建平鳞棒葱、冀葱1号、日本铁杆、日本黑金长白、山木一本、元藏、韩国石仓、红皮分葱、日本黑金长白F1、小香葱、台湾四季香葱等19个国内外主栽大葱品种。1.2试验方法

试验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试验中心进行。试验材料露地栽培,每份材料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50株[10]。叶片颜色测定使用叶绿素仪,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设定不同的时间点测量叶片数量的变化、茎部直径的变化、叶片抗风能力的变化。叶片生长速度的测定方法是每份试验材料选取3张叶片,隔1 d记录1次叶片的长度,共记录15次,取3张叶片的平均值作图表分析。商品葱成熟时,观量叶鞘紧实度,测量假茎长、单株重、根重,测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叶片颜色的比较分析

通过叶绿素仪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比较不同品种叶片颜色差异(图1)。从图1不难看出,叶片颜色最深的是辽葱1号,其后依次是冀葱1号、红皮分葱、辽葱6号、辽葱2号、大梧桐和辽葱5号。

2.2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分析

19个品种葱白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图2)表明,红皮分葱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辽葱6号和辽葱5号居中,辽葱1号和辽葱2号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

2.3叶片生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冀葱一号的叶片生长速度最快,其后依

次是日本黑金长白、玉田大葱、辽葱1号、大梧桐、小香葱、大民-2、辽葱2号和辽葱5号。

2.4叶片数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9月24—26日2 d内,辽葱6号、大梧桐、日本黑金长白和台湾四季香葱4个品种有叶片衰老。从9月24日至10月8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正常情况有2张叶片增加,实际上除了台湾四季香葱有3张叶片的增加外,其他供试品种仅增加0~1.5张叶片,这种现象表明叶片生长与衰老同时进行。

2.5植株茎秆直径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辽葱5号在10月20日时的茎秆直径最粗,大梧桐大葱、大民-2和冀葱1号其次。9月25日至10月5日的10 d内,辽葱5号大葱茎秆直径的增长幅度最大。

2.6叶片抗风能力的比较分析

荷兰经常是大风天气,大风天气对于测定大葱叶片的抗风能力是很好的时机。在2个不同时期测量了19个品种的抗风能力。从图6可以发现,日本和韩国大葱的几个品种倒伏的叶片数量少,抗风能力强,国内冀葱1号大葱抗风性最好,辽葱5号的抗风性居于中。

2.7成熟植株株高、单株重和假茎长的比较分析

从图7单株重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单株重量仅低于冀葱1号、大梧桐和大民-2。从植株高度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植株高度和辽葱6号、冀葱一号、韩国石仓基本持平。从假茎长的曲线可以看出,大梧桐、辽葱5号、辽葱6号和辽葱1号的假茎长度相当。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辽葱5号的综合表型性状非常好,和冀葱一号、大梧桐的表型数据相当,比其他16个参试品种有优势,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次试验中没有任何大葱品种有病害的发生。

大葱育种一直是国内蔬菜育种的薄弱环节,市场上销售的仍旧是一些老品种,品种更新速度比较慢,辽葱系列品种中辽葱5号的选育与开发,可以填补市场上对高产、抗病,优质大葱品种短缺的空白。

参考文献:

[1]高莉敏,陈运起,于贤昌. 我国大葱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蔬菜,2005(1):4-6.

[2]马上武彦. 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J]. 园艺学杂志,1985,54(4):432-437.

[3]盖树鹏,孟祥栋.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1):94-97.

[4]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及利用[J]. 中国蔬菜,2002(4):7-8.

[5]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辽葱2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3(5):28-29.

[6]崔连伟,佟成富,杜雪晶,等. 大葱三交种辽葱6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7(10):39-40.

[7]靖深蓉,邢以华,占先合,等. 棉花三交种杂种优势的应用[J]. 中国棉花,1987,14(5):12-13.

[8]Weatherspoon J H. Comparative yields of single,three-way,and double crosses of maize[J]. Crop Science,1970,10(2):157-159.

[9]Saleh G B,Dullah D B,Anuar A R. Performance heterosis and heritability in selected tropical maize single,double and three-way cross hybrids[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02,138:21-28.

[10]马育华.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刘华波,陈华,付利波. 滴灌与浇灌条件下氮磷肥施用量对黄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23-124.

摘要:以辽葱1号、辽葱2号、辽葱5号、辽葱6号、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等19个大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颜色、叶片生长速度及茎秆直径等性状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辽葱5号大葱的单株产量高、品质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葱;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3.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120-03

收稿日期:2013-05-1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0903018)。

作者简介:孙永生(1978—),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葱新品种选育及利用工作。Tel:(024)31023127;E-mail:yongshengsun@126.com。虽然大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种资资源也很丰富,但是育种工作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1-2]。品种单一、更新速度慢等问题的存在是育种工作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3]。辽葱系列品种的问世,满足了市场对品种需求的多元化,推进了大葱育种工作的进程。为了进一步了解辽葱系列品种表型性状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国内外主栽的19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就其表型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全面比较,重点对辽葱系列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以应对市场对大葱品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为辽葱1号、辽葱2号[4-5]、辽葱5号、辽葱6号[6-9]、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玉田大葱、大民-2、建平鳞棒葱、冀葱1号、日本铁杆、日本黑金长白、山木一本、元藏、韩国石仓、红皮分葱、日本黑金长白F1、小香葱、台湾四季香葱等19个国内外主栽大葱品种。1.2试验方法

试验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试验中心进行。试验材料露地栽培,每份材料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50株[10]。叶片颜色测定使用叶绿素仪,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设定不同的时间点测量叶片数量的变化、茎部直径的变化、叶片抗风能力的变化。叶片生长速度的测定方法是每份试验材料选取3张叶片,隔1 d记录1次叶片的长度,共记录15次,取3张叶片的平均值作图表分析。商品葱成熟时,观量叶鞘紧实度,测量假茎长、单株重、根重,测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叶片颜色的比较分析

通过叶绿素仪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比较不同品种叶片颜色差异(图1)。从图1不难看出,叶片颜色最深的是辽葱1号,其后依次是冀葱1号、红皮分葱、辽葱6号、辽葱2号、大梧桐和辽葱5号。

2.2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分析

19个品种葱白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图2)表明,红皮分葱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辽葱6号和辽葱5号居中,辽葱1号和辽葱2号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

2.3叶片生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冀葱一号的叶片生长速度最快,其后依

次是日本黑金长白、玉田大葱、辽葱1号、大梧桐、小香葱、大民-2、辽葱2号和辽葱5号。

2.4叶片数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9月24—26日2 d内,辽葱6号、大梧桐、日本黑金长白和台湾四季香葱4个品种有叶片衰老。从9月24日至10月8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正常情况有2张叶片增加,实际上除了台湾四季香葱有3张叶片的增加外,其他供试品种仅增加0~1.5张叶片,这种现象表明叶片生长与衰老同时进行。

2.5植株茎秆直径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辽葱5号在10月20日时的茎秆直径最粗,大梧桐大葱、大民-2和冀葱1号其次。9月25日至10月5日的10 d内,辽葱5号大葱茎秆直径的增长幅度最大。

2.6叶片抗风能力的比较分析

荷兰经常是大风天气,大风天气对于测定大葱叶片的抗风能力是很好的时机。在2个不同时期测量了19个品种的抗风能力。从图6可以发现,日本和韩国大葱的几个品种倒伏的叶片数量少,抗风能力强,国内冀葱1号大葱抗风性最好,辽葱5号的抗风性居于中。

2.7成熟植株株高、单株重和假茎长的比较分析

从图7单株重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单株重量仅低于冀葱1号、大梧桐和大民-2。从植株高度的曲线可以看出,辽葱5号的植株高度和辽葱6号、冀葱一号、韩国石仓基本持平。从假茎长的曲线可以看出,大梧桐、辽葱5号、辽葱6号和辽葱1号的假茎长度相当。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辽葱5号的综合表型性状非常好,和冀葱一号、大梧桐的表型数据相当,比其他16个参试品种有优势,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次试验中没有任何大葱品种有病害的发生。

大葱育种一直是国内蔬菜育种的薄弱环节,市场上销售的仍旧是一些老品种,品种更新速度比较慢,辽葱系列品种中辽葱5号的选育与开发,可以填补市场上对高产、抗病,优质大葱品种短缺的空白。

参考文献:

[1]高莉敏,陈运起,于贤昌. 我国大葱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蔬菜,2005(1):4-6.

[2]马上武彦. 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J]. 园艺学杂志,1985,54(4):432-437.

[3]盖树鹏,孟祥栋.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1):94-97.

[4]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及利用[J]. 中国蔬菜,2002(4):7-8.

[5]佟成富,唐成英,崔连伟,等. 辽葱2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3(5):28-29.

[6]崔连伟,佟成富,杜雪晶,等. 大葱三交种辽葱6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7(10):39-40.

[7]靖深蓉,邢以华,占先合,等. 棉花三交种杂种优势的应用[J]. 中国棉花,1987,14(5):12-13.

[8]Weatherspoon J H. Comparative yields of single,three-way,and double crosses of maize[J]. Crop Science,1970,10(2):157-159.

[9]Saleh G B,Dullah D B,Anuar A R. Performance heterosis and heritability in selected tropical maize single,double and three-way cross hybrids[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02,138:21-28.

[10]马育华.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刘华波,陈华,付利波. 滴灌与浇灌条件下氮磷肥施用量对黄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23-124.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比较及发展策略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