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14-07-18 11:32:16闫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骨瓣术式颅脑

闫涵

不同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闫涵

目的 分析不同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 52 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26 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颅内压、预后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 1 天、第 2 天和第 3 天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术后GOS 评分 (4.21±1.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2.87±0.62)分 (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4.62%(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脑外伤 , 据相关报道显示 , 颅脑损伤占所有外伤当中的 20%, 是最为常见的外伤之一。颅脑损伤 , 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 , 伤情较其他外伤更为严重 , 病情的变化也更快 , 而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1], 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文选取2010 年 2 月 ~2013 年 3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2 例 , 用以分析不同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用的临床研究资料为 2010 年 2 月~2013 年 3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 52 例 , 其中男36 例 , 女 16 例 , 年龄 13~69 岁 , 平均年龄 (35.19±7.27)岁 ,其中因车祸造成的损伤有 26 例 , 因为高空坠落后造成的颅脑损伤患者为 18 例 , 因打击而造成的损伤为 8 例。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 近 3 个月来接受大型手术 , 严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 严重精神障碍和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 ,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26 例 )和对照组 (26 例 ), 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 ,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致伤原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 :该组的 26 例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首先将骨瓣去除 , 去除的范围 12 cm×15 cm, 之后将骨窗前界减压到额极 , 下界直达颧弓 , 后界为乳突 , 尽量将颞底部的去骨范围增大 , 之后将坏死组织和血肿清除。参照郭宇林等[2]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对照组:该组的26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大骨瓣减压术。参照王国锋等[3]的常规大骨瓣减压术。

1. 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颅内压、预后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预后评分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系统[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之间的比较结果 在本组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 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预后评分之间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 GOS 评分为 (4.21±1.17)分 ;对照组患者术后的 GOS 评分为 (2.87±0.62)分 ;观察组的术后 GO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29.653, P=0.029)。

2. 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之间的比较结果 在本组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之间的比较结果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之间的比较结果

注 :两组比较 , 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 术后第3天观察组 2 6 2 0 . 1 6 ± 2 . 7 3 1 7 . 9 5 ± 2 . 1 4 1 6 . 3 1 ± 2 . 3 3对照组 2 6 2 9 . 2 5 ± 2 . 9 1 2 6 . 6 4 ± 2 . 2 8 2 3 . 5 1 ± 2 . 7 6 t 4 3 . 7 4 5 3 9 . 2 5 1 3 1 . 7 6 3 P 0 . 0 1 4 0 . 0 1 6 0 . 0 2 4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之间的比较结果 (n, %)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在临床十分常见的脑外伤 , 颅脑损伤是一种急性疾病 , 在受伤之后会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继发性的水肿以及血肿 ,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地脑组织肿胀。颅腔的容积是固定的 , 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脑脊液循环途径代偿 , 但是在严重的外伤影响下 , 正常的代偿能力已无法满足颅内压力调控的需要 , 因此会出现持续异常的颅内压升高的情况 , 颅内压的持续升高可压迫颅内的脑组织 , 影响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 发生严重的头痛、呕吐和精神障碍等情况 , 绝大多数类似情况保守治疗的效果不佳 , 需要外科手术介入 , 而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常用术式 , 其中又分为常规大骨瓣减压术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 本文着重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是以往颅脑损伤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术式 , 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 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颅脑损伤治疗术式。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研究发现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较控制性减压术更为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 并且有效率和清醒人数的比例均高于控制性减压术 , 同时脑水肿的发生率也较控制性减压术为低[5]。莫贻敏等[6]在研究中发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 , 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其他术式。在本组研究中发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较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更为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 且预后更佳 ,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这可能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更好地显示手术视野 , 减压地范围更大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可以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规术式。

综上所述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1]罗成义 , 柯以铨 , 徐如祥 , 等 . 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2011, 10(2):192-196.

[2]郭宇林 , 李燕革 , 兰学英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 中国医药导报 , 2009, 6(13): 254.

[3]王国锋 , 王清东 , 周金东 , 等 .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2009, 8(10):1050-1052.

[4]王玉海 , 杨理坤 , 蔡学见 , 等 . 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2010, 26(9):819-822.

[5]孙文栋 , 刘振杰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疗效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3, 33(19):4731-4733.

[6]莫贻敏 , 秦坤明 , 杨朝华 .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系统评价 . 中国循环医学杂志 , 2009, 9(9):985-993.

2014-05-16]

110016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

猜你喜欢
骨瓣术式颅脑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10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