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剑
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厦的基石。离开了词语的教学,是无法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的。抓住字词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语是语文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词语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当前的课堂实践对词语的教学还存在以词语解词语的现象。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呢?
一、追本溯源——让词义理解更实在
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对词义往往是讲解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去查词典。这样,学生无疑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词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对词语进行追本溯源,从而让词义教学更实在。例如,对《推敲》一文中的“推敲”一词教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师:这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推敲”。谁来说一说“推”和“敲”各是什么意思?
生:“推”和“敲”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也就是说这一篇课文写的是关于“推门”或者“敲门”的事情了?
生:不是的。
师:那是什么意思呢?“推”和“敲”就是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呀?
生:“推敲”是表示一个人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
师:是吗?那么和“推”“敲”原来的意思完全不相同了呀。
生:我听爸爸讲过贾岛在作一首诗时的故事。贾岛对“僧推月下门”一句想了很久,到底应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总是想不通。这就是“推敲”这一个词语的来历,表示的是人们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
师:你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课文。
……
以上案例,教师在教学“推敲”一词时,并没有简单地对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说一说“推”和“敲”各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再结合历史典故对“推敲”一词的本义进行理解。这样,让学生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本义。
二、有效拓展——让词义理解更丰富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词语学习的热情,通过自主、合作进行学习,品读词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寻求理解词语的突破点、关键点,并进行拓展延伸,从而让词义理解更丰富。例如,在《开天辟地》一文中,作者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将神话人物盘古描绘成一个伟大的人物,以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天地。这也是“开天辟地”的最原始的意义。但教学中,对“开天辟地”这个成语,教师要善于对进行拓展,不仅要学生了解到《开天辟地》中盘古开辟天地的壮举,而且还让学生了解开天辟地的延伸意义。
师:同学们,盘古的壮举让我们认识到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概括全文,那就是——
生:那应该是“开天辟地”四个字。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开天辟地还有其他的或者引申的意思吗?
生:老师,我认为“开天辟地”应该还指创造一种伟大的事业,而这种事业是前所未有的。比如,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社会,这也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十分到位。开天辟地引申的意思是指开创人类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一项开天辟地的事业。
……
这样的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并且有效地拓宽文本语言的广度,让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的多样性。
三、引发想象——让词义理解更形象
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隐藏在词语的内部。想象是开启词语内涵的金钥匙。在词语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丰富对词语的感悟,拓展对词语的认识。只有在想象中,学生才能构建生动活泼的词语形象,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颤抖”一词。
师:同学们,课文中写到“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人的心会颤抖吗?
生:不会。
师: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风吹过来,树叶的“颤抖”,水面的“颤抖”
生1:因为阿炳的师傅死了,他的心情十分悲切,十分难过……
生2:是心的震动,是被流水声划过带来的涟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触……
以上案例中,教师教学“颤抖”一词时,没有就词解词,而是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理解“颤抖”的意思,让学生在文中去研读、思考,从而真正理解‘颤抖一词的本质内涵。
总之,词义教学是词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需要。词义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品读,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将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