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钧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不断冲击着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动感地带”,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此,必须做到:教师要“还”字当头,从而引发“动感地带”的生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动感地带”;新课改;教学观念
新课改的课堂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思维,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所以,现代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感地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的“动感地带”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想法。
一、“还”字当头,促使“动感地带”的生成
新课改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要求,其目的是要改变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有了这种可能,教师才不会受教案的束缚;有了这种可能,才会有“动感地带”的挖掘。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运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这一点在政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如,在学习“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正如杜威先生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要挖掘学生的“动感地带”,必须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一步提升道理。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教死书、死教书。
二、鼓励学生对话,流露“动感地带”的生成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这样学生才会有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总之,课堂生成的信息,有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对这些信息,教师要从课堂现状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上进行价值的判断,快速地筛选生成,应重视有利于理解重难点的信息,重视有益于商情发展的信息,重视与文本价值取向一致的信息,重视学科味浓的信息,重视全体学生的需求。
三、抓住机遇,突出“动感地带”的生成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作为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
比如,《文化生活》中讲述“文化”一词的概念时,发现有一位学生正在看杂志,我走到他旁边看了一眼,发现他正在看九寨沟的图片。于是,我就喊起那位学生,提出问题:“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是不是文化呢?”该学生恍然大悟,赶紧收起杂志,思考问题。在这一案例中,我没有当场将学生的书没收,既给他留了面子,又能激发他的思维,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期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巧妙的变动,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概括地说,从价值意义的角度出发,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航向,对有效的深化升华,对错误的引导否定,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不只是将其画面定格而且要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艳丽动人。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快地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克服灌输式教学方法,既要提倡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感地带”,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密不可分。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05).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09).
[3]金一鸣.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