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薇薇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班幼儿“我不会”现象的思考与应对。
关键词:幼儿;教育观念;自我认识
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幼儿,每天都在用他那无以伦比的可能性塑造着属于自己生命成长的内在活力与张力。可是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总能听到一些幼儿嘴上常说:“老师,我不会……”面对幼儿这样的态度与言辞,老师从开始的直接帮忙解决或拒绝帮助,到慢慢地关注在什么活动中,哪些幼儿以何种方式诉说着他们的“不会”,最后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思考体会“不会”与“会”之间的矛盾距离与应对策略。
一、“我不会”的内在矛盾——内在之于中班幼儿“我不会”的基础原因
结合案例观察发现,幼儿在说“我不会”时时常伴随“缺乏方法的不会做”“缺乏自信的不敢做”与“缺乏兴趣的不愿做”等多种心理想法与诉求。也会有“引起注意的不去做”“个体原因的不能做”等其他原因。那么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外在教养环境的思考,漫朔中班幼儿“我不会”背后的原因:
1.动作能力的水平
4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基本动作更为灵活,精细动作不断发展,动作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动作的练习与周围世界、生活直接自主体验的经验方法还不丰富,在涉及一些新的活动内容时,往往因为缺乏方法而不会做。例如,《老师,我不会脱衣服》案例中,开学第一天,晨晨站在床头,左手抓着自己的睡衣,一声不发地站在小床边,低下头等着老师上前帮换睡衣……第二天,晨晨跪坐在床铺上,手里摆弄着睡衣,老师请晨晨自己脱下短袖,换上睡衣。晨晨缓慢地在领口、衣服下摆、袖口来回扯动,一直没能脱下。只见晨晨尝试2分钟后对老师说道:“老师,我不会脱这个衣服,它有点紧的。”……第三天,晨晨站在床铺中间,不停地“折腾”自己的衣服。老师走过去:“今天的衣服不紧了吧?”晨晨看了眼老师,眼圈慢慢变红,嘴里说道:“在家里都是奶奶帮我换的。”……第四天,老师用“火车钻山洞”的方法,指导晨晨在双手有效屈伸的配合下,尝试着脱下。而后老师把睡衣递给晨晨,晨晨接过睡衣,也来了个“火车钻山洞”,用套头的方法自己完成了穿衣……可见,起初晨晨由于长期依赖家人,又缺乏双手协调配合练习的经验方法,因此衍生“我不会”的意识与行为表达。
2.自我意识的发展
4~5岁的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他人对自己的意见、情绪,反映敏感性开始萌芽。一些自尊心强、自我要求高以及性格敏感的幼儿,因为在乎同伴、成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在一些自己不熟悉或不经常尝试的活动中缩手缩脚,显得自信心不足。例如,《我不会画》案例中,妞妞因为旁边彬彬笑话她把小动物的嘴巴画歪了,便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妞妞因对下笔经验的不自信,而产生消极应对“我不会”的做法。
3.个体发展的差异
不同家庭教养背景下的幼儿个体,对于不同活动的兴趣点存在着差异性。幼儿也会用“我不会”的口语表达,来规避自己不感兴趣的操作。例如,律动活动中,男孩子对于“舞蹈”动作的兴趣不大,从而借助口语表达“我不会”,诉说自己对于活动缺乏兴趣。
二、“我不会”的外在影响——外在之于中班幼儿“我不会”的影响因素
除了幼儿自身普遍或特殊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趋势,班级的环境、活动的内容以及家庭的教养观念同样影响着中班幼儿“我不会”的表达倾向。
1.班级环境氛围
借助文献资料的学习与个人日常工作观察发现,往往在“控制型”管理的班级中幼儿“我不会”的概率比例高于“自主型”管理的班级。由此可见,对于幼儿一日生活的适度放手能够影响幼儿对于“我不会”转化为“我会”的发展趋势。
2.活动内容要求
毕竟每个教师不是幼儿教育的专家,所以,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往往容易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活动核心经验的认识、如何建构适宜有效的支架提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等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从而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对于活动的兴趣、能力要求出现预设偏差,引发“我不会唱”“我不会做”“我不会写”“我不会画”等各种各样的“不会诉求”……
3.家庭教育观念
隔代带养、独生等的家庭教养现实情况着实影响着很多家庭中幼儿的自主生长。包办代替、溺爱、呵护过头,让幼儿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丧失了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服务的机会。小到自己穿衣脱衣,吃饭喝水。大到课后的探究学习等诸多方面。这些也是衍生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出现“我不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优化“会”与“不会”矛盾的策略
蒙台梭利提出:幼儿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而他生命的发展也将走向独立。那么在幼儿园、班级、家庭的三方互动中,针对“我不会”存在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放:放空间、放时间、放手,放心态……
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成为班级管理、区域管理、自主管理的主人,放手给予他们自主探索体验。在自主宽松的环境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成人、同伴给他的安全感与相互接纳、支持的感觉意识。而中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自主值日、自主点心、自主穿脱衣物、自己进餐等等,我们继续开发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让幼儿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从心态上与行动上都愿意在集体或家庭生活中尝试、练习、体验、收获,从而积累属于自己的快乐经验。
2.给:给经验、给方法、给机会、给赞赏……
有了环境氛围的营造,还需要让幼儿不断汲取成长的经验、方法。中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作为教师必须立足于本班化的观察了解,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经验与方法。如,操作要求简单易懂,安全要求坚定不移。
而一日活动、家庭生活的多个环节中,我们还有创设幼儿喜欢且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给予他们体验探索、交流互动、不断提升的机会与平台。例如,利用散步时间进行与他班幼儿的交流互动,增强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积极性,消除幼儿对于“不会交朋友”的苦恼。
当然,观察记录的专业标准,能够让我们及时地捕捉到幼儿个体与群体中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赏识。赞赏时,语言必须立足于具体的事件上,让幼儿有据可喜,从而真正帮助幼儿建立“我会……”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对于家庭教育观念、方法的指导同样需要给予经验方法,指导年轻的爸爸妈妈在育儿观念上的认同与提升,沟通祖辈家长的育儿观念,及时表扬肯定祖辈带养工作的艰辛,委婉提出科学育儿的建议,并让幼儿通过在园的改变,成为家庭教养观念转变的催化剂。
3.恋:恋幼儿、恋老师、恋同伴、恋家长……
“放”和“给”多是行为指导,而“恋”着重于心理层面的建立。在“放”与“给”的背后,我们建立心与心的依恋。成人对幼儿的依恋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幼儿对于教师的依恋有助于“我不会”向“我愿意试一试”的尝试。幼儿间的依恋有助于同伴间实现关爱协作共同前行。家长与教师间的依恋则有助于形成教育共同体,使幼儿在家园实现“我会……”的目的。“恋”心理能实现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家教关系的有效联动、良性互动。
虽然“我不会”到“我会”之间一字之差,但是带给孩子们的却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良好习惯与意识品质。好习惯、好品质将成为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我们并不期待在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过来,而是希望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润物细无声中促成幼儿不知不觉地改变。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和孩子们共同的生活中,改变就在这种生活的细节中逐渐形成,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生命就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浦东新区南汇早期教育指导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