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曾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某女大学生赴一家英国公司面试,面试官给每人发了一张纸,只有一道简单的题目:每年英国买几个高尔夫球?无其他提示,需在40分钟内完成。
这无厘头的考题,叫女大学生顿时傻眼。可既来之,虽求不出答案,但总可以说说自己的解答思路吧。于是她开始在纸上写下:球的数目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假设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人在45岁至50岁之间,再假设有多少人打,他们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为使数据精确,女大学生还添加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阐述完后便提交了答卷。两周后,她收到了该公司的录用通知。
其实,大学所学,不只是储存于大脑记忆库里的书本知识、固定答案,还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近日,网络上流行一种“口袋技能”的说法,顾名思义,即无论身在哪门行业、哪个岗位,都能随时拿出来用的技能,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强求人才的专业对口,而更看重的是“口袋技能”。在我看来,上大学接受教育应更注重对自我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步入大学,很多新生不知如何处理大学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间的关系。有人问我:“本人对广告学很感兴趣,但不是学广告的,您认为我毕业后能进广告行业么?”毕业后能否进入广告业不能就此定论,因为走向社会后你会发现专业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尤其是当你毕业10年、20年后再回头对比自己所学,这个现象更明显。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提任了拉丁裔女法官Sonia Sotomayor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若按中国的常规思维推理,这个大法官应法学专业出身。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位大法官本科所学是历史专业。可见,西方对专业的学习目的不是赤裸裸地为工作所学。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中国学生表现得更功利化。比如,一个学生毕业后想经商,他可能报考的第一专业会是市场营销;而如果一个学生毕业后的定位是职业经理人,那他首选的专业十有八九会是管理类专业,可能还想读个MBA。这种想法完全合乎逻辑,也无可厚非,然而在我看来,在大学里对专业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些能力不受专业所限,能让你终身受益。
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具备某种能力往往是因其“显性”特征。比如你学会计可能别人会认为你具备相应的会计知识、专业基础,而你参加一个文学社团可能别人会认为你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隐性”能力,其实这才是更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学会计的人工作上会比较精细,对数字的处理能力比较强;而参加过文学社团的人,可能具备文字上的严谨性,处理问题比较有条理……这些能力一旦养成,将陪伴我们一生,而成功真正的后劲往往在于“隐性”的能力。
可见,大学之学,不在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事,而在于我们怎样去做。专业的学科知识可能被遗忘,大学的真正所学是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会实践的参与、课外知识的涉猎获取一种思维方式、沟通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并在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这种能力和自我素质的塑造,才是在大学受教育之后剩下的东西,而这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未来安身立命的真正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