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竞争情报研究进展

2014-07-16 10:02徐芳金小璞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5期
关键词:竞争情报

徐芳 金小璞

摘 要 论文从协会、学者视角、情报研究与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区别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辨析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客观地归纳了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十多个个问题论域和若干子论域;总结了国内竞争情报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概念辨析 竞争情报问题论域

分类号 G250.25

中国科技情报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概念并开始探索竞争情报的实践。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1995年4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竞争情报”在中国已经步入一个有组织的研究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加剧,竞争情报逐渐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以题名为检索入口,检索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并登录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等网站,获取关于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现状的各种数据。然后,从网络、协会、学者视角、情报研究与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区别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辨析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客观归纳了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十多个问题论域和若干子论域;总结了国内竞争情报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现状的了解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能够有所裨益。

1 国内竞争情报概念辨析

1.1 网站对竞争情报的定义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的网站上关于竞争情报的定义:所谓竞争情报,就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过程包括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产品,包括由此形成的情报或谋略[1]。

1.2 学者视角的竞争情报

中国竞争情报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邹祖烨认为:所谓竞争情报,是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信息,并根据客观事实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报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者,为其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2]。王培林和况能富提出企业自身的情报信息是竞争情报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论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3]。缪其浩对竞争情报的定义做了一般性的描述[4-5]。

1.3 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

竞争情报必须是正当的、合法的,强调职业道德;商业间谍则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情报活动,情报的获取和利用具有非法性[6]。商业间谍以偷窃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或其他专有资产为目标,而竞争情报工作是以搜集公开或半公开的信息为主,通过对这些信息组合与分析而获得对竞争对手(包括其结构、文化、行为、能力和弱点)的全面的了解。因此,竞争情报工作与商业间谍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4 竞争情报与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专有技术(技术诀窍)、工艺配方、生产方法、改进的机器设备、图纸、研究开发的文件、客户情报、货源、销售状况、经营策略及其它资料等,在一定时间内都具有机密性,都属于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一旦落入竞争对手的手中,便成为竞争情报。我国政府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7]。由此可以看出竞争情报收集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为公众所知的,而商业秘密的内容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竞争情报收集的信息都是持有人未加以保密措施的,而商业秘密的持有人应有保密的意图,并已尽力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1.5 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

反竞争情报,也叫反情报,是专门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对本企业所进行的竞争情报活动而展开的一种通过对本企业自身商业活动的监测与分析来对本企业的核心信息加以保护的活动[8]。从本质上来讲,反情报就是指处于竞争中的企业通过正当的、合法的手段抵御竞争对手对自身核心竞争性信息的搜集。如果将竞争情报和反情报看作是“矛”与“盾”的话,竞争情报用来攻击竞争对手,而反竞争情报则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攻击。处于竞争中的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应该既重视竞争情报又重视反情报。因此,对于某一企业来说,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工作应该统一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反竞争情报也是竞争情报的一种,不容忽视。

2 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问题论域

2.1 竞争情报理论

国内竞争情报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竞争情报的基本理论。包括竞争情报的概念[9]、本质[10]、内容[11]、效用[12]、作用[13]、意识[14]、特征[15]、可靠性和有效性[16]等。

(2)环境竞争情报。杨冰认为环境竞争情报可以减少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对事物认识或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企业与环境战略匹配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7]。

(3)竞争情报模式。李国秋、吕斌提出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模式只能选择政府推动下的政府、企业与中介三位一体互动与融合模式[18];周九常研究了连锁特许经营框架下的企业竞争情报模式[19]。白冰、李登道对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模式进行了研究[20]。

(4)竞争情报机制。陈飔认为情报工作是一种沟通机制,认为支撑系统有效运转的是贯彻企业全身的沟通机制[21]。杨威对虚拟企业竞争情报的九种运作机制进行研究[22]。徐芳对危机爆发期的企业竞争情报沟通机制进行了研究[23]。

(5)竞争情报部门设置。有人认为企业集团竞争情报机构应是一种混合型结构模式[24]。陈颖研究了分布式设置模式和面向项目的虚拟竞争情报团队模式[25]。endprint

(6)竞争情报与博弈论。杨柳利用超模博弈模型,分析在战略要素市场上两个参与者的竞争情报行为,得出一些研究结论[26]。

(7)竞争情报产业化理论。施冬健对竞争情报产业化的基本问题: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7]。

(8)竞争情报服务。陈婧、黄兰秋等提出了竞争情报个性化服务的框架[28];陈婧提出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基本框架[29]。

(9)合作竞争情报。胡北苑探讨了合作竞争情报的概念界定、可行性以及发展模式[30]。

(10)人际竞争情报。王广雷等研究了基于人际竞争情报分析的产业集群信息服务机制[31]。

(11)其他。关于竞争情报理论的研究还包括竞争情报质量及其形成过程[32]、非正式交流与竞争情报[33]、竞争情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4]等。

2.2 竞争情报实践

国内关于竞争情报实践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李艳以情景分析和战争游戏两种方法在战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论述了竞争情报在战略风险的识别、监视和预警中的作用[35];张慧明、周德群、沈丹云从竞争情报的角度诠释了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企业规模、企业技术知识、企业跨区域投资经验、合作双方的文化距离以及东道地市场竞争程度五个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群组AHP模型[36]。彭靖里和赵光洲对战略管理中“市场信号”与竞争情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7]。

(2)竞争情报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万广圣、柏静等提出将竞争情报系统引入战略营销中构建战略营销竞争情报系统,可以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竞争情报支持[38]。

(3)竞争情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梁娟红、郭德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源竞争情报的内容,构建了人力资源竞争情报影响因素指标体系[39]。

(4)竞争情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彭靖里、宋林清等提出可行性研究阶段竞争情报分析的目的就是在通过对各种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投资项目自身的不足和弱点,明确所评价的经济、技术指标可能存在的变化趋势,提出增强拟建设项目竞争力的措施和途径[40]。

(5)竞争情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齐源、李东洋、李长忠认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竞争情报研究应该包括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竞争能力、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的类型及生产产品类型以及整个供应链绩效的情报分析[41]。

(6)竞争情报在企业品牌管理中的应用。彭靖里、刘建中、王洪林结合实例探讨了品牌竞争情报的特点、搜集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要求[42]。

(7)竞争情报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黄国涛提出竞争情报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助推剂和催化剂[43]。

(8)竞争情报案例分析。主要以摩托罗拉公司[44]、海尔集团[45]等为例,介绍了各公司的竞争情报活动。

(9)其他。国内竞争情报实践相关的研究还有企业并购与竞争情报[46]、战略联盟合作风险管理的竞争情报[47]等。

2.3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是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工具,相当于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左右手。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主要起源于经济学中的竞争理论、管理学中的战略管理理论、数理统计中的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信息计量学方法等;而竞争情报技术则主要是计算机相关的各种技术。国内目前关于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主要有SWOT、定标比超、价值链分析、领域分析、战争游戏法等方法;关于竞争情报技术的研究主要有本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语义Web Service以及专利地图等技术。

(1)SWOT方法。王知津、葛琳琳对竞争情报的SWOT模型与BCG矩阵进行了比较研究[48];彭靖里、王晓旭等提出了应用SWOT方法进行竞争情报分析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内容[49]。

(2)定标比超方法。彭靖里、杨斯迈、邓艺在总结定标比超在竞争情报研究中应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定标比超在竞争情报中应用的理论研究进展及其特点[50]。

(3)价值链分析方法。王知津、张收棉阐述了利用价值链分析法开展竞争情报研究的一般步骤,探讨了价值链分析法在竞争情报应用中的目标、注意事项及缺陷[51]。

(4)领域分析法。杨韬、邹永利认为领域分析起源于情报学认知观,它弥补了传统情报学认知观的缺陷,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52]。

(5)战争游戏法。王知津等研究了基于战争的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设计模式与运行机制[53-54]。

(6)本体技术。徐萍、 邵波提出利用本体来深层次抽取竞争情报,详细说明基于本体的竞争情报信息抽取的全过程,同时利用信息抽取的结果丰富已有的本体[55]。

(7)数据挖掘技术。李会和程刚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56];张玉峰、朱莹从介绍了企业竞争情报的获取方法[57]。

(8)数据仓库技术。陈漫红提出数据仓库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信息量中汲取有用的信息,是竞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58]。

(9)语义Web Service技术。刘高勇、汪会玲、吴金红提出了基于语义Web Service的Deep Web的企业动态竞争智能采集体系框架结构[59]。

(10)专利地图技术。王兴旺、孙济庆分析了专利地图与竞争对手分析之间的深层联系,构建了基于专利地图技术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60]。

2.4 竞争情报系统

楚彬彬、阮建海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对竞争情报系统进行分析[61]。宋新平、梅强、王秀红研究了基于CAS与动态竞争优势集成理论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62]。彭靖里、杨斯迈、宋林清研究了ERP系统与CIS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并给出成功的案例[63]。石进,胡广伟对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中的舆情监控进行了研究[64]。王知津,韩正彪,周鹏对基于4P4C4S的市场营销竞争情报沙盘演练系统进行了研究[65]。endprint

2.5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

秦铁辉、刘宇提出一个知识管理人员和竞争情报人员共用的信息技术平台模型[66]。鲍杰、孙培山、樊治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工作机理[67]。杨静、梁工谦研究了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68]。曾翠、盛小平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整合模型进行了研究[69]。

2.6 网络竞争情报

李敏对基于企业知识情境构建的Web竞争情报获取进行了研究[70]。吴晓伟、李丹、吕继红研究了基于TAM和知觉风险的网络竞争情报用户使用行为[71]。

2.7 国家竞争情报

赵刚讨论了建设我国竞争情报体系的意义和原则[72]。“国家竞争情报研究”课题组研究了国家竞争情报的具体应用[73]。付婷婷研究了面向突发事件的国家竞争情报体系[74]。辛文卿对国家竞争情报的文化构建进行了研究[75]。

2.8 反竞争情报

郭乐音对反竞争情报动态监控模型作了分析[76]。邵波、宋继伟在引入早期预警流程的基础上,详细制定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77]。苏芳荔和周九常对基于知识转移的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78]。

2.9 竞争情报绩效评估

黄骥、王绍平认为通过对竞争情报效益评价的指标、方法、实施程序的研究来探讨竞争情报对企业产生的效益[79]。余小萍、司有和对企业竞争情报成本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80]。

2.10 专利竞争情报

慎金花、杨锋对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功能进行了研究[81]。李德升从获取、提炼、分析、存贮与传递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专利竞争情报的组织机制[82]。

2.11 竞争情报源

王玉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利用专利、搜索工具、专业学会站点、网上专业数据库及站点的登录数据等搜集竞争情报的策略[83]。王金夫提出若游离于非公开信息源,竞争信息或情报就会失去生命力,然而对非公开信息的谋求又应是取之有道的观点[84]。黄晓斌、柯丽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案例从竞争环境情报研究和竞争对手跟踪分析两方面探讨了网络广告在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中的应用[85]。

2.12 竞争情报教育

李子臣对竞争情报的新需求、新动向以及新时期竞争情报专业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研究[86]。龙青云、吴晓伟、易艳红对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进行了研究[87]。彭靖里、杨斯迈等总结了台湾地区开展竞争情报专业教育的模式与经验及其启示[88]。

2.13 竞争情报产业、行业与职业

彭靖里、邓艺分析了竞争情报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竞争情报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89]。陈峰以风能产业为例,对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方法进行了研究[90]。郑彦宁等对基于多源信息与多元方法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范式进行了研究[91]。

2.14 竞争情报法律、道德与伦理

王知津、孙晓绯分析了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以及经济谍报的界定,强调竞争情报的合法性和道德性[92]。翟金金、周庆山研究了企业竞争情报搜集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措施[93]。

2.15 其他新领域

王知津、陈维军探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94]。沈振萍、谢阳群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了基于微博客的竞争情报搜集研究[95]。彭靖里、Jeanne·杨、可星,研究了TRM理论研究及其在技术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等[96]。郭兵等对基于改进超效率DEA的企业竞争情报进行了研究[97]。董浩,赵需要云时代竞争情报搜集策略[98]。黄晓斌、钟辉新对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99]。王树义和王鑫对面向影子分析的社交媒体竞争情报搜集进行了研究[100]。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可否认国内竞争情报已经成为情报、企业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国内竞争情报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情报的研究领域广度有余,深度不足。整体上来看,国内关于竞争情报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很宽,涉及到竞争情报理论、实践、方法与技术、系统、教育、反竞争情报等十多个方面;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处于推介、引进、应用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关于竞争情报法律、道德与伦理,竞争情报产业、行业与职业的研究还很少,研究的深度、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较为重视,但是研究缺乏系统性。以上研究表明,国内关于竞争情报理论的研究数量比较多,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竞争情报的概念、特征、本质、功能等;但应该注意的是很少有关于竞争情报的整个搜集——分析——传递过程及其优化的研究,研究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

(3)已经意识到了竞争情报在实践中的决策支持特点,但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国内关于竞争情报的研究有一些涉及到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决策、市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但是为数不多且大多是简单的应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4)注重竞争情报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但缺乏原创性。纵观国内关于竞争情报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可以发现,此类研究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些方法和技术大多是移植自计算机技术领域和管理学领域,真正研究竞争情报领域的独立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不多,缺乏原创性。

(5)意识到竞争情报系统的工具性特点,但是研究深度不够。以上关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已经意识到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做了一些竞争情报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初步研究,但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处于介绍的阶段;关于竞争情报系统的开发、运行等系统实质性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的深度不够。

3.2 几点建议

(1)技术与人文并重,保证竞争情报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正如J. H.威尔逊所言,“在谋求人类所有知识都得以利用的进程中,不仅仅存在技术方面的制约,而且面临着文化的、哲学的和心理的障碍”,竞争情报的研究应该注意这一特点,加强竞争情报研究的人文方面的研究,促进竞争情报的平衡、协调发展,保证竞争情报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2)加强竞争情报基本理论的研究。竞争情报的基本理论研究应该以指导竞争情报实践工作,提高竞争情报工作的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如诺贝尔奖得主H.西蒙所言,“任何决策者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增加资料的系统,而是一个筛选资料的系统”,怎样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准确的情报源,分析得出正确可靠的竞争情报,并及时地传递到决策者手中,这些才是竞争情报迫切需要研究的基本理论与问题。

(3)竞争情报的研究应该以实践需求为导向。企业(组织)日益增长的竞争情报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直接提供可行动的竞争情报方法,来将分散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并将其激活向组织提供所需的特定竞争情报以便帮助企业(组织)解决战略决策、寻找新的市场机遇、解决特定细分市场的问题等。竞争情报的研究应该以这些实践需求为导向,而不是想当然地纸上谈兵,甚至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4)加强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原创性,打造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的专业特色。作为企业的第四要素,竞争情报不是“工业间谍”更不是女巫手中的“水晶球”,而是现代职业的一种。竞争情报工作有着自己的特色,需要探寻与研究具有专业特色的技术与方法,来实现自己的使命与功能,因此应该加强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原创性,打造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的专业特色。

(5)发挥主观能动性,攻克竞争情报系统开发与设计的难关,为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有利的工具。竞争情报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历史的当前的动态的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相关的情报,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出现真正完全具备此种功能的竞争情报系统。这固然与竞争情报系统的开发、设计是一个设计到多学科的难题有关,但是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应该发挥竞争情报领域从业人员与学者们的主观能动性,日益超攻克竞争情报系统这个难关奋进,而非简单地引进、介绍一些新技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争情报
高校理工科专业的竞争情报教育模块及教学内容设置
竞争情报服务于企业发展思路探讨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产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与思考
面向企业管理创新的竞争情报运行机制研究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竞争情报研究
企业招投标中的竞争情报保障
竞争情报在现代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多国政府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的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OTO校园服务平台竞争情报分析
试论大数据时代竞争情报需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