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永
摘 要:绘画是常用的视觉造型形式,也是培养儿童基础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小学高段开始很多学生对绘画产生焦虑心理。本文将探讨“绘画焦虑”的成因,以及其对学生个体发展和美术教育的影响,并思考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绘画焦虑 成因 影响
一、什么是“绘画焦虑”
从小学高段开始,很多学生对绘画充满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对绘画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又“担忧”“害怕”。他们的“担忧”表现在对绘画会造成的影响过度担忧,“怕被人笑”;其次是对画面表现效果过度担忧,“怕画不好”;还有绘画诉求不清,“不知画什么”。
像这种,在绘画创作时出现,没有明显客观因素引发的,对绘画创作过程和绘画结果过度担忧和恐惧的焦虑心理,笔者称之为“绘画焦虑”。这种“焦虑”阻碍了创作者正常的绘画造型表达,使之不能完成能力之内的绘画造型活动。
二、“绘画焦虑”对学生个体发展和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绘画创作前多数人都有压力,一旦开始了绘画活动这种紧张感就会缓解,对喜欢绘画的人来说则进入一种愉悦的状态。但对“绘画焦虑”者来说,紧张和压力并未缓解甚至会不断增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绘画焦虑”降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阻碍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3年9月笔者组织数十名美术教师开展了一次关于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来自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的六所学校的七百余名二至九年级学生。调查问卷将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分以下三个选项单选:
A“喜欢,乐于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B“说不清,有的美术活动喜欢有的不喜欢”;
C“不大喜欢,更喜欢做其他事情。”
“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美术欣赏”三种主要美术实践方式喜欢情况则采用多选形式进行问卷。
调查情况统计总结如下表:
年级 调查
人数 喜欢 不喜欢 说不清 喜欢绘画 喜欢设计 喜欢欣赏
人数 比值 人数 比值 人数 比值 人数 比值 人数 比值 人数 比值
二 98 87 88% 11 11% 0 0 91 93% 52 53% 16 16%
三 92 85 92% 6 6% 1 1% 81 88% 67 73% 36 39%
四 93 76 82% 16 17% 1 1% 77 83% 71 76% 35 38%
五 94 72 77% 18 19% 4 4% 64 68% 63 67% 45 48%
六 90 58 64% 21 23% 11 12% 45 50% 61 68% 50 56%
七 92 51 55% 18 20% 23 25% 41 45% 52 57% 51 55%
八 88 48 55% 23 26% 17 19% 36 41% 53 60% 55 63%
九 91 42 46% 31 34% 18 20% 35 38% 54 59% 57 63%
根据上述统计发现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喜欢美术的比重由二年级的88%降至九年级的46%。但学生对设计制作的兴趣相对稳定,对美术欣赏的兴趣有大幅提升。绘画一项“非常喜欢”的比重由二年级93%降至九年级的38%。
各美术活动方式“喜欢”的学生比重变化情况见下图:
引起学生美术兴趣下降的因素很多,但就其内部因素而言,绘画兴趣下降是导致美术学习兴趣下降的主因。
“不喜欢绘画”的人数由二年级的7%上升到九年级62%,我们又对四、五、六三个年级“不喜欢绘画”群体开展了进一步调查。“不喜欢绘画”的原因分为以下几个选项多选:
A、害怕画,怕画不好;
B、蛮想画好,但画不好;
C、学习紧张,画画太浪费时间;
D、更喜欢其他的活动;
E、其他:
调查情况统计如下:
年级 总人数 A B C D E
四年级 22 19 86.4% 16 72.7% 3 13.6% 12 54.5% 2 9.1%
五年级 31 28 90.3% 29 93.5% 4 12.9% 22 71% 5 16.1%
六年级 32 29 90.6% 27 84.4% 6 18.8% 21 65.6% 7 22%
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不喜欢绘画的学生中多数伴随着“绘画焦虑”,对绘画能力自我认可度很低。
合理有效的绘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知能力和视觉思维能力。绘画是视觉思维的呈现方式,是复杂的艺术创作的记录工具。因此绘画能力对美术欣赏和设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和基础能力不足必将导致其美术素养发展全面受限,将我们美术教育带入僵局。
(二)对个体影响时间长且不会自然消亡
“绘画焦虑”会影响学生多久?为此我们对成年人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次会议的与会教师,受调查者可自主选择画一张画或填写问卷。在不做强制要求的情况下115位受调查者中仅7人选择绘画,占总数的6.1%。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不画的原因
(总人数108人) “怕画不好” “不想画” 工具所限 其他原因
99人(91.7%) 2人(1.8%) 3人(2.8%) 4人(3.7%)
绘画兴趣和能力自我评估(108人) 喜欢且画得还好 喜欢但画不好 爱看不爱画 不爱看也不爱画endprint
2人(1.8%) 81人(75%) 22人(20.4%) 3人(2.8%)
问卷中表明成年人的“绘画焦虑”比中小学生更严重,多数成年人也对绘画的自我评价很低。在后续交流中发现成年人的“绘画焦虑”也始于其中小学阶段,是中小学生“绘画焦虑”的延续。
由于在社会生活中绘画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必需的一种能力,被长久地忽视。但绘画不仅是美术的呈现方式,更是儿童基础美术素养的培养途径,绘画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绘画本身。“绘画焦虑”影响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且不会自然消亡,任其发展必将制约我国民基础美术素养的提升。
三、为什么会有“绘画焦虑”
结合一些相关的研究和笔者的调研,笔者认为造成学生“绘画焦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画诉求和绘画能力的矛盾
绘画诉求与学生的能力兴趣相适应时,儿童能享受到其应有的愉悦,反之则带来压力。为弄清小学高段的学生的绘画诉求,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此项调查给出不同风格人物作品六件,再回答问卷,情况如下:
总人数 A B C D E F
自己能临摹或创作类似作品有(多选) 87 65 21 12 37 14 0
与自己理想中作品最接近的(单选) 87 21 5 14 3 12 32
“最接近理想作品”的作品得票最多的依次为F、A、C,最难被临摹或创作的是F、C。可见写实F、卡通A、装饰C几种风格更为学生所喜爱,而写实F、装饰C不在多数人的创作能力范围之内,因此学生的绘画诉求和绘画造型能力存在较大的矛盾。
与美术教师理想中儿童绘画相近的,造型自由、充满表现力的“表现主义”作品D并不为学生所热捧。可见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教师的要求也存在矛盾,教师是否尊重他们的这些绘画诉求,过高的要求和不恰当的评价,都会成为“绘画焦虑”的成因。
(二)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儿童的绘画诉求进入视觉写实期,其美术表现形式却是图式符号。图式符号是对同类事物共性本质的一种抽象,因而赋予对象的个性色彩有限。十岁左右的儿童其观察意识再次觉醒,他们发现了自己画中符号化的形象和真实对象的差距,产生了对绘画的焦虑情绪,这也被称为儿童绘画的“图式化危机”。
符号系统会干扰绘画,这是有符号本质属性决定。视觉符号是抽象同类事物的共性元素获得的简化造型,而绘画则在追求造型的个性张力,甚至刻意寻求与众不同。
(较之于左侧符号化造型,右侧作品因对苦瓜肌理的个性表现而充满意味。)
在认识过程中,视觉感官感知的是客观世界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等信息,但我们大脑将有联系的形色作为一个认知整体来看待。大脑梳理感官感知的信息,理性地分析事物本质属性,将有联系的信息组合成一个认知整体形式,再予以甄别或定义。格式塔心理学将这些有本质属性联系的信息整体称为格式塔,我们能判断出事物,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格式塔”。“格式塔”是儿童认知的成果,是语言、文字、美术等活动的基础,也是文字符号的祖先。应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这些视觉符号和语言文字一起被逐渐固化下来,形成一套成熟的符号系统。符号系统帮助我们快速思考,但也限制了儿童观察。
到十岁左右,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关注外在的世界,观察意识再度觉醒。他们逐渐发现符号化的造型和真实世界的区别,从而开始否定自己的绘画,产生对绘画的焦虑情绪。
(三)学生思维模式偏侧性的困扰
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解释了“绘画焦虑”的成因,是绘画诉求和绘画能力的失衡。美术教育家爱德华·贝蒂则从写实技能的层面出发,从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认为“绘画障碍”来自学生左右脑思维模式转换的冲突。
贝蒂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提出“绘画障碍”,她认为“绘画障碍”者之所以很难准确客观地再现具体形象,是因为他们无法将自己习惯的左脑思维模式调整到右脑思维模式。
贝蒂用补充完整《鲁宾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绘画时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右图:
绘画时如果你心里默念“额头、鼻子……”同时画曲线,这样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画对称,且有极强的冲突感。但如果你绘画时注意力在线条的走向位置等形式要素上,甚至画对称轴和水平线来辅助确定线条转折点的位置,则可以画得很对称。
这个过程中,前者是语言逻辑的左脑模式,后者则是专注于视觉感知的右脑模式。她指出要画准物体的形,必须把大脑调整到视觉感知的右脑模式。右脑模式是一种立体的、关联、有形象可比的思维模式。然而从依靠词汇思维的左脑模式到依靠视觉形象思维的右脑模式会产生转换的不适。一个大脑思维偏侧性明显的人,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不安和焦虑。
贝蒂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揭示了“绘画焦虑”的成因。
(四)教育价值取向的失衡
思维模式和认知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本身存在失衡才导致“绘画焦虑”大面积存在,教育取向偏侧性也是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偏侧的因素。
1.语言能力为核心的早期教育
语言能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思考和交流最常用的工具,所以早期教育是围绕语言能力展开。从婴儿睁眼看世界时起,父母就会指着事物教他们念事物的名称,孩子慢慢地就把这些音节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形象和语言一起被标记在大脑里。
然而很多急于求成的语言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感知体验过程。由于感知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被默认为是不需要教育的,久而久之忽略了右脑教育。这种缺乏生活经历、感知体验的学习使包括美术在内的很多学习成为无源之水。不恰当的语言教育,使儿童建构起以语言逻辑为主的思维模式。
2.语言逻辑思维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偏侧语言逻辑思维的课程处在核心地位,升学以这些课程的成绩为甄别选拔的主要依据。
美术虽为必修课,但却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其原因首先是课时比重少,小学比例最高,每周30节课中美术仅占2节。其次是教学实效很难得到全面保障,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落后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加上美术师资缺乏的客观现实,使教学的实效很难得到全面保障。
3.缺乏足够宽广的美术视野
“绘画焦虑”者美术批评角度单一,没有足够宽广的艺术视野和包容性。有时他们的作品极具韵味,却因未达到自己的“标准”而焦虑不安。视觉写实虽然是多数小学高段学生的诉求,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狭隘的艺术视野另其倍受“挫败”。
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整体。“绘画焦虑”不是单纯的心理原因,也不是单纯的教育原因,是儿童个体发展和教育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思考和探索
通过上面的调研,我们发现“绘画焦虑”对美术教育来说是“危”、“机”并存的。“绘画焦虑”始于儿童观察意识的觉醒,并伴随强烈而鲜明的艺术诉求,是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转“危”为“机”?
首先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层面,去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表现愿意表现。其次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的包容精神。再次,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技能,增强学生美术能力以满足其的诉求。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要包容和引导并重,审美情趣有一个酝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熏陶。
学生的“绘画焦虑”是我们基础美术教育面临的一个教育难题,需要我们认清缘由科学探索,去把握这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贝蒂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9年2月
[2]贾涤非 黎 荔 《读图范式》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1日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浙江金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