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影片《无极》中那片令人惊艳的高山杜鹃花海,取景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深山里的圣湖——碧沽天池。但因为这次拍摄,已美丽了百年的花海盛景将难以再现。当剧组把美景定格到银屏上的同时,导演意识到这也给世外仙境般的碧沽天池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我们拍电影走遍了祖国名山大川,看着环境一天天受到破坏,我感到痛心疾首。”张纪中在八达岭参加“绿色中国——环保公益日”活动,顶着沙尘在延庆八达岭地区种下了一棵小树,以实际行动为过去拍戏破坏环境的行为“悔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曾经,天很蓝很蓝;曾经,河水清澈得能与蓝天融为一体;曾经,满山的绿色汇成了一片无边的海洋……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变得那么遥远。雾霾,风沙,酸雨,大自然无情地报复着人类。这个题目,正是要考查考生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威胁,它关系到全世界未来的发展。如果同学们平时关心时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并能够深入思考,就能够很快抓住要旨。我们可以将地球比喻为“地球村”,以“每个‘村民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为中心,具体列举破坏生态环境、灭绝野生动物的行为等例子点明“村民”的麻木,然后进一步剖析问题的严重性并挖掘其根源,进而向人类敲响警钟: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人类惹的祸——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人人有责。
鉴于环境日益严重地被破坏和污染,环保成为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世界森林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个个纪念日,表现了世界人民对于环保课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重建自然与维护生态安定的信心。古人说过“天人合一”,也说过“人定胜天”,那么人类和自然之间究竟是和谐共生还是争斗对立的关系?为了长久的发展和福利,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本题应该认真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本题可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选择立意突破口。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②竭泽而渔不如退而结网;③无节制的索取必将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报复;④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只要能够正视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关系,不一味夸大人的作用,都属切题的。从本命题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来看,如果立意为“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就严重违背了题意。以上所列几种立意,都属于最佳立意。
[精彩入题]
(1)每当耳旁响起《小二黑结婚》里那首“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欣喜与忧闷交织在一起——那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还有那翠绿的青山,婉转的鸟鸣,如今到哪里去寻找?
(2)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46亿年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天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然而,地球现在已是满目疮痍,我们仿佛听到了它那痛苦的呻吟——保护生存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3)昔日走进森林,我们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欢愉;走进溪流,可以分享鱼翔浅底、锦鳞游泳的乐趣;走进大山,可以领略高山清翠、奇石嶙峋的壮美……而今呢?取而代之的,是森林锐减、土地沙化、臭氧空洞、污水横流……大自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4)“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绕湖飞……”熟悉的旋律在耳边萦绕,优美的画面在脑海闪现,听着听着,心却随之变得沉重。
[佳作示范一]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刘珍
在曾经的多少个世纪中,我只是地球上一只普通的动物,整天四处奔波——为寻觅食物,也为逃避高级动物的捕杀。可是,现在,我却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被成百个高级动物侍候着。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
高级动物——也就是自称人类的动物,给我制作了一大片“树林”。林中有“山”、有“瀑”,有“花”、有“鸟”,还有满枝头的“果实”。可是,山不巍峨,瀑不壮观,花不芬芳,鸟不歌唱,更不用说,果实也不能吃。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许多人类来观赏这假林以及假林中真实的我。据说,这星球上已不存在哪怕是一小片真正的树林了;而我,已成了这星球惟一的低级动物。每当我看见人类进入“林中”后所表现出的欢欣时,我就想,若他们看见了真正的大森林,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小时候,就住在真正的大森林里。那里有蓝天,有碧水,有绿草,有红花,还有我亲密的伙伴们。
清晨,林中薄雾被缓缓揭去,阳光透过叶缝照进来,在地面上留下一个个闪动的亮点。小鹿们顶着美丽的犄角,徜徉在青青的草地上;鸟儿们欢快地亮开嗓子,吐出清脆的音符;我和小伙伴们嬉闹着,从这棵树攀到那棵树……森林中繁忙而快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傍晚,夕阳给森林披上了一件奇异的红霓裳。林中,处处回荡着母亲唤儿归巢的声音——这是一个美丽而祥和的地方。只有老虎出现时,才会引起一阵骚动,但老虎不饿时,绝不会轻易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记不清什么时候,人类突然闯入了我们这个美丽的家。于是,一场灭顶之灾悄然降临。人类首先抓走了老虎,然后又成群成群地搜捕小鹿,残忍地锯下它们美丽的犄角。最让我惊惧的是人类对待我的亲人的手段。我亲眼看见他们怎样麻利地将我的亲人的四肢缚在铁架上,怎样从容地敲开他们的脑袋,怎样贪婪地品尝那灰白色的脑浆。老虎是为了生存捕食,那么人类是为了什么呢?
有时,我真想自绝以免惨遭毒手,可是我不能。母亲临死前,曾这样预言:“人类发迹于智慧,也将毁灭于智慧。”我要亲眼看着人类怎样走上末路。当人类千方百计延长我的寿命时,我也很积极地配合他们,到现在,我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岁了。
我知道,悲惨的一天即将来临。人类砍伐森林,滥采矿藏,铁爪伸进了地核,空气被污染得无从治理,地球升温,一年到头炎热干燥,风沙铺天盖地卷来,江河渐细渐断……以智慧自居的人类恐怕将大难临头了。
我要笑,学着人类发出的那种狞笑;我又想哭,母亲的预言实现了,我这最后一只猴子也可以“寿终正寝”了。那些在绿色树阴下留下的美好记忆也将灰飞烟灭,永远消失在浩瀚的宇宙,这使我不禁悲从中来……如果人类不那么自以为是,不那么贪婪,与自然和平共处,那么,也许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人类所走的将是另一条道路。
但是,一切已太迟了,太迟了!
[评点]
本文领异标新,借地球上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表现环境保护的主题。文章开篇展示了环境被恣意破坏造成的“山不巍峨,瀑不壮观,花不芬芳,鸟不歌唱”的严重后果,接着回顾了森林王国从前那美好的生活,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进而推论演绎出若干年后的故事:森林消失,物种消绝,江河断流,地球升温,“人类发迹于智慧,也将毁灭于智慧。”行文饱含深情,字字惊心!文章构思新颖,内容丰富,文采斐然,立意深刻,堪称精品。
[佳作示范二]
桃花源祭
侯瑶
武陵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故意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又是沿溪而行,依旧忽逢桃花林,仍然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又到了桃花林尽头,又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数朝的遗民。桃花源人看到他们的到来,颇为不悦,但本着来者是客的古风,设酒杀鸡作食。记者们一边享用着美酒,一边拍摄奇闻趣事,桃源访谈很快就拍完了。
访谈片摄制完成,记者就拿到国外去放映,老外大叫“Good!”,将当年的“金蛙奖”颁给了他们。
消息很快传回来,传到一直找不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太守耳中,太守立马兴奋起来,决定部署以开发桃花源为龙头的经济战略。
首先贷款10亿元,修建直达桃花源的高速公路。再贷款5亿元拓宽水渠,为满足游客的需要,建一栋60层的星级宾馆。不仅如此,还请陶渊明写了一篇《新桃花源记》,拉明星当形象大使,到处高唱“桃源桃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于是,一些好玩儿贪玩儿会玩儿的主儿,如苍蝇一般涌来。自从飞机场建好后,桃花林更是面目全非,所剩无几。
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桃花源人也无师自通地搞起了市场经济。一些古玩、古董成了商品,甚至包括猪牛羊等都被抢购一空。
各路官员自不会放过这处名胜古迹,就在各个显眼的地方建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从此,桃花源变成了一片钢筋水泥丛林,没有了一丝绿色。
来此观光的游客,早已对那些单调的风景不感兴趣了。他们大都生活在大都市,对眼前的变化甚为不满,于是他们再也不来桃花源了。在桃花源发了财的客商们提着鼓囊囊的钱袋也弃之而去。如今的桃花源就像被啃过的骨头,再也无人问津。
经此一劫,桃花源人都指责那个武陵渔人,是他破坏了他们本来美好安定的生活。现在,良田美池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栋栋空荡荡的高楼和堆积如山的垃圾,桃花源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无奈,他们只好告别了世代安居的桃花源,踏上了艰苦的求生之路……
[评点]
本文大胆创新,以故事新编的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章想象奇特,情节曲折,构思精巧。文章以桃花源的经济价值为切入点,先叙写人们大肆商业炒作,再写盲目开发利用,最后写人们自尝恶果,以小见大,以古讽今,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社会现实。文章以一个“祭”字总领全文,以桃花源人背井离乡、谋求生路收束全篇,发人深省。另外,本文妙用对比,叙事简洁,详略得当。在行文中巧妙链接现实生活,语言鲜活俏皮,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生动性,是一篇十分出色的创新之作。
(作者:韩延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陕西省商南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