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考试大纲》列举了五种: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以传记为主,其他四种也不应排除(如2013年广东卷考查了科普文章《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一、传记的阅读:由“事迹”把握“精神风貌”
传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一种文体,有的重在展现人物事迹,有的重在揭示人物精神风貌。当然,两者是统一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往往要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阅读传记,应密切注意这一特点。还要特别重视高考典范试题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必盲目地多做其他模拟题。
(一)传记的文体特点与阅读要求
传记的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统一。其中,真实性是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胡乱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枯燥的历史记录,它还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情感;它需要用艺术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如2013年辽宁卷考查《吴良镛:筑梦人生》,文章第六自然段有一笔描写“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挥笔书写的特写镜头,与本段中的两个信息点(“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和“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从不同侧面突显传主人格魅力,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丰富主题意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等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怀,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语文卷上,这一条表现为“探究题”。
(二)传记文本的解题方法
如何解答传记类文本阅读题呢?首先,要把握传记的特点,熟悉传记的写法。从创作方法说,传记一般采用顺序的形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人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适当穿插精辟的评说,以增加抒情、议论的色彩。其次,要积极关注作者或隐或显的评述。传记中的“评”,或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或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或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往往是把握传记精髓和解答试题的要害所在。如2012年辽宁卷选文《克罗齐的求索》第四段中有个评价性的语句——“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这是全文核心句之一。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之前的第二、三段,着眼点在克罗齐的“理论成就”,下文重点转向“实践活动”;而“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等文句,则联接了“理论家和实践者”这两个方面。此外,对于那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采用列简要表格的方式梳理全文思路。
需要提醒的是,传记阅读的探究题以选择性、深刻性、个性化和创新精神为特征(如2013年辽宁卷的探究题为“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然而,“个性”“创新”都必须根据题干的要求,依据原文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探讨、评价等,而不是脱离文本任意发挥。同学们应特别留意下列三点:根据题干设定的范围,选择回答角度(如辽宁卷试题的“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根据文章提供的时代背景,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对观点进行分析(或阐述、证明)。
二、其他文体的答题要点
1.应对实用类文本中的“访谈”,重要的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成效;可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包括提问的技巧)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包括作答的艺术),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2.“新闻”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可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全套照搬。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下述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考查较多的是通讯);(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3.“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阅读时要充分把握文章中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在了解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的同时,还应审视事件的细微之处,并认真梳理调查者的观点,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
4.“科普文章”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如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口语表达,通俗易懂。此外,科普文的标题往往富于意蕴,值得玩味(像2012年山东卷就针对选文标题“古怪的重水”,设下了“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的考题)。
请你演练
一
林语堂轶事(节选)
文/郭济舫
把讲台变舞台
林语堂从小便有登上讲台的愿望。讲台是他热恋的战场,陶醉的舞台,讲演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记下了关于“幽默大师”的无数笑话。在巴西的一个集会上演讲,他说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玩笑话。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
林语堂是位杰出的演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食家。他虽然喜爱演讲,但碰到饭后被人拉去作临时演讲,则是深恶痛绝。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这种事,饭是吃了,盛情邀讲话,推无可推,只得作一次无可奈何的临时演讲。他说:诸位,我讲个小笑话,助助消化——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撕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和淋漓的鲜血中观赏。有一天,皇帝命令将一个人关进斗兽场,让一头狮子去吃。这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只见那狮子掉头就走,不去吃他了。皇帝见了,十分奇怪。他想,大约是这头狮子肚中不饥,胃口不好,见了活人都懒得吃。于是,他命令放出一只饿虎来。饿虎两眼放着凶光扑过来,那人依然不怕。他又走到老虎近旁,向它耳语一番。那只饿虎竟也灰溜溜地逃走了。皇帝目睹一切,觉得难以置信,他想,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法术令狮子、饿虎不吃他呢?他将那人召来盘问:“你究竟向那狮子、老虎说了些什么话,使它们掉头而去呢?”
那人不慌不忙地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掉我当然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你得开口说话,演讲一番。”
致力于传播东方文化
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的东方文化。在西方人心目中,林语堂是位才华横溢、举止乖张、又具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东方圣贤哲人;他肯定有着一把大胡子,有着一颗硕大无比的智慧的脑袋。林语堂曾说过,他不愿去西方人中间演讲,生怕破坏了他们的想象。但他还是去演讲了,结果是他的演讲更增强了西方人的好奇,使他们倾倒。
193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届全美书展,主办者安排了一个作家演讲的项目,他也在被请之列。当时,他的《吾国吾民》正高居畅销书榜首,他的名字正风靡美国读书界。轮到他演讲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纵谈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那天,他一反他在欧美大众场合着西装的习惯,打扮得像在国内一样,穿着一身蓝缎长袍,风度潇洒,慧气四溢。虽然不像美国读者预先期望的那样留一把大胡子、长一颗大脑袋,也足以表现出东方民族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热心的听众被他娴熟的英语、雄辩的口才以及俏皮的演讲所折服,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听得正入神,他却卖了个关子,收住语气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
说完,他拾起他的烟斗,挥了挥他的长袖,飘然而去。听众们被他的这个举动弄得瞠目结舌,久久反应不过来。好些先生太太女士小姐们早就拟好了腹稿,准备待他演讲结束后举手发问,这也是西方人一般的礼数和规矩。可他这个东方人,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就这样,招呼也不打一个,讲着讲着,人就不见影儿了。
你能说这不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演讲么?
1.林语堂讲述古罗马时代的故事,有什么用意?(6分)
答:
2.由“致力于传播东方文化”部分,可以看出林语堂的哪些特点?(6分)
答:
3.林先生在美国演讲时,为什么“讲着讲着,人就不见影儿了”?(6分)
答:
二
席慕容:追寻我的游牧文化之根
新京报:1989年你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以后,你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那时开始的一次接一次的寻根之旅,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席慕容:我是蒙古族人,自小父母都是用蒙古语讲话,但我却没有出生在自己的家乡,因此既不能讲正确的蒙古语言,也不认识蒙古文字。自1989年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的土地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从台湾来到蒙古高原,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这次将近两个月的内地寻根之旅中,北京是我的最后一站。1989年成为我创作的分水岭,我自己也是十年之后才发现。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是土地给予了我某种力量。我从前没有自信心,不善于出头露面,即使在我的诗歌很畅销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出来演讲。因为我觉得诗歌创作是我个人的事情,要让我出来说点什么,我说不出来,我只是躲在家里写诗,如此而已。第一次回到内地的时候,民族大学的教授曾邀请我去演讲,我婉言谢绝,因为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在1999年当我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主动跟他要求去民族大学演讲。
新京报:你为什么想到要去追寻这种游牧文化的根呢?
席慕容:我第一次回来虽然是在1989年,但追寻游牧文化之根的这种想法却是我从小就有的,甚至在我出生之前,那个基因就已经有了。我觉得,土地对于血缘有一种呼唤。
我到蒙古高原去,那里的人根本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因此感觉不到土地的召唤。可是一旦你离开了,你就会感觉到这种呼唤,或者是你正在离散天涯,或者是你感受到这种文化正在消失。这两种东西都会把你心底的感觉召唤出来,然后去追寻,去珍惜,去探索。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我想我之所以要追寻,是因为我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蒙古高原,这让我想要见到蒙古高原的感觉非常强烈。
新京报:那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游牧文化的呢?
席慕容:我是一个汉化很深的蒙古族人,我在蒙古高原的一系列探访,既是我探寻游牧文化奥妙的过程,也是我解除自己桎梏的过程。在中原农耕文化看来,游牧文化是异己的“反宇宙”;但是,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在游牧文化看来,它自身就是“正宇宙”,所以,世界上应该存在很多的“正宇宙”。与中原相比,蒙古高原的土地是贫瘠的,蒙古高原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强大的力量,才让这块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他们又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对自然生态抱以爱惜之情,才使自己得以生存,游牧文化得以代代流传,这正是游牧文化的本质。这种游牧文化就是我的精神的根。但这种游牧文化,在台湾并不为人所知,台湾学界甚至对游牧文化有些轻视。台湾中研院的一位学者曾经反问我说,游牧文化除了烤肉还有什么?我希望自己能为介绍游牧文化而做一些努力。
新京报:看得出来,草原情结已成为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出过5本关于蒙古高原题材的散文集了,今后还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吗?
席慕容:今年会有一本新书出来,叫《席慕容和她的蒙古高原》,但是文字部分大概只有两万多字,其余部分主要是我这些年到蒙古高原去拍的一些照片,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蒙古高原。
(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4.根据全文,说说席慕容“寻根”的理由。(4分)
答:
5.席慕容1999年再次回到内地时,为什么自己主动要求去民族大学演讲?(4分)
答:
6.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席慕容眼里“游牧文化”的本质。(4分)
答:
7.席慕容说:“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你同意她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参考答案
1.①他用狮子和老虎吃人,比喻自己吃饭;②用狮子和老虎宁可不吃人也不演讲,暗示自己对饭后被拉去作临时演讲深感不满(或“深恶痛绝”)。
2.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的东方文化;②才华横溢,《吾国吾民》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③风趣幽默、机智俏皮;口才出众,办事利落,演讲在高潮之际戛然而止。
3.①因为林语堂先生具有东方民族自在逍遥、无拘无束的个性;②他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意思对即可。)
4.席慕容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蒙古高原(1分),而土地对于血缘有一种呼唤(1分),使她想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找到精神的根。(2分)
5.因为席慕容意识到十年前蒙古高原的“寻根之旅”,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分);是故乡的土地、文化和气息给予了她自信心(或“敢于出头露面的力量”)。(2分)
6.蒙古高原的土地虽然是贫瘠的,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强大力量(2分);他们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和爱惜之情。(2分)
7.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只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可得1分;有理有据地论述自己的观点,语言简练、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