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
数学是中考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说,数学考得是否理想,是中考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数学的总复习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学习考试说明,钻研课标
新课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增加了许多内容,因此在中考复习时,学习课标和研究地市级考试说明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复习,在全面复习现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按课标要求进行拓展,使学生增加知识面.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避免就某一问题刻意加大难度和深度.
二、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学生对数学一贯有一种惧怕心理,不但平时学习如此,中考场上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教会他们答题的方法,鼓励他们对学习数学及考好数学充满信心,鼓励他们改变数学考场的怯场心理,使他们建立自信.中考毕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基本数学水平.纵观近几年周边大市的中考试题,七成是基础题,而难题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所以学生大可不必因为不会解部分数学题而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在复习阶段扎实、奋发,中考就不会“走大样”.
三、把握中考动向,提高复习效率
对新教材下的中考,大多数教师都处在探索状态,分析新教材的特点,准确把握中考动向,研究命题的形式,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如这几年中考题目中对生活中实际应用问题的涉及,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较高标准的要求等.正确把握中考动向,研究分析近几年全国尤其是周边类似地区的中考试题是一种有效途径,一般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四、有计划实施阶段性复习
因为中考复习的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复习时间的安排必须合理、紧凑,以便有效利用每一阶段的时间.我们的计划是把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是将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能把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第二阶段,针对一些中考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训练: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第三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在大量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更正错题就必不可少.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更正后的正确过程,还要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教师应该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而评分时应按评分标准进行,切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给分点.
五、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
力
新课程下的中考,许多任课教师都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对许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把握不准,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讨论的意见就非常重要,大家通过争论往往能就某一问题形成共识,形成最佳答案.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死抓基础知识外,在每次练习、作业、考试后要求学生重复多次操练相同的题目,如果可能组织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考试,做相同的题目,如果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对其是一种胜过口头表扬的激励.
最后两个月,树立信心很重要,教师要多鼓励.让学生多多接触、了解近几年的中考题,学困生争取提高二、三十分应该是不太难的.
在复习中,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做到既能让差生复习好基础知识,又能培养程度好的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往往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在第一轮复习的课堂上,只能是尽量补差,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只能是鼓励他们自己照顾自己了.
若想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需求,不放弃数学学习,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复不断地做中考模拟题中的基础题,每做一次,掌握相应的某个知识点的内容即可.对于基础较一般的学生,建议:(1)掌握基础知识.把课本上每节课的重点挑出来,比如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熟记这些内容.了解他们的由来,或者证明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训练解题技能.将最典型的例题弄懂,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题,直接应用性质、定理就可以解决的题目.解题技能还包括计算能力.(3)提高能力.将课本上的题目再看一遍,最好可以做一遍,尤其要关注以前做错的题目.同时要注意归纳同一个类型的题目,掌握解题规律.当然,要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多做历年考题,这是考试的方向,抓住历年考题就抓住了考试的脉搏.复习的重点、难点、综合性题目每年基本上都差不多,可以找五年内的来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理想的分数,可以第二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后面的大题,循环下来对数学就会慢慢有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