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科学认识的任务是对直观认识中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经过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要抽象概括出“某一类知识的关键特征”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步骤”,即对知识的学习要上升到概括化的水平;认识事物的规律就是要揭示“不同类知识的关键特征”的内在联系或“解决不同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相互联系,即对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结构化的水平.
2.认知心理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知什么”的问题,主要由概念性知识组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知如何”的问题,其实质是以学科基本概念为基础,以学科思想方法为核心的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要揭示学科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揭示出学科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的学习上升到“概括化、结构化”的水平.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要在明确学科基本概念,把握学科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对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进行概括,并把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要点,揭示出“步骤”与“步骤”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用“结构”的形式来表征,使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上升到“概括化、结构化”的水平.
二、结构尝试教学法内容
“两类结构”是指学科“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的简称.对应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系统科学中,有三个基本概念:元素、结构、功能.元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各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决定其功能.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学科的基本概念则是构成这门学科知识系统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概念是相互联系,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学科知识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为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解决学科问题.
三、教学案例(探究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
1.引入新课.师:观察鱼缸中鱼的大小和实际物体相比,有什么特点?猜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交流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像.(设计意图:利用鱼缸中的鱼所成的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对凸透镜能成什么像有大致了解,形成感性认识)
2.凸透镜成像.(物到光屏之间的距离称之为物距,用u表示,用像到光屏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像距,用v表示)师:猜想一下,凸透镜成什么样的像由什么因素决定?(设计意图:针对现象,让学生猜想)师: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光具座、焦距f=10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如何做实验?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尝试、讨论、合作得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师: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东西?请你设计一个比较合适的表格记录这些数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的能力)学生做实验,并且记录数据.师:同学们已经测得一些数据,以及相对应的图像.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成像性质?请小组讨论,并且派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组的想法.(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在光路图上找到物和像的位置,并且跟焦距进行对比,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师:刚刚同学们通过改变物距,移动光屏测量物距、像距,观察成像性质,得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何从光路图上解释成像规律呢?按照怎样的顺序解释比较有序呢?(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按照物距由大到小的顺序解释凸透镜成像规律)师:在一倍焦距以外,当蜡烛由远及近向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的性质如何变化?(像距逐渐增加,像始终是倒立的实像,逐渐变大)在一倍焦距以内,当蜡烛由远及近向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的性质如何变化?(正立虚像,逐渐变小)(两倍焦距是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师:在蜡烛燃烧过程中,像如何变化,应该怎样调节?(像向上移动,应该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动)师:如果把凸透镜遮住一半,那么像的性质会变化吗?(不会)亮度会变化吗?(变暗)师:如果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调换,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能),像的性质会不会发生改变?(会)(设计意图:对凸透镜成像中的定论进行总结)师:请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总结.
点评:本案例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物体,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得到凸透镜可以成哪几种像;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制作表格、记录数据、观察成像性质,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以便得到成像性质.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在光路图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加深学生对成像性质的理解,启发学生利用光路图来解释成像性质.再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较深的理解以后,启发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