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地理民情对西路军失败的影响

2014-07-14 17:32孙雅薇
学理论·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西路军河西走廊祁连山

孙雅薇

摘 要:从1936年10月渡河,11月中旬称西路军开始到1937年3月失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歼敌二万余人,最终因各种复杂原因而失败。在这其中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以及风土民情对西路军的失败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下面就从这一角度做一说明。

关键词:西路军;河西走廊;地理民情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36-02

一、河西走廊概況

河西走廊为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 000千米,南北宽窄各处不等,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最宽300千米。面积8.9万平方千米。海拔一般1 100~1 500米。河西走廊内部起伏较大,不少地方都有干燥剥蚀的丘陵、山地突出于平原之上。走廊中间是2公里~3公里宽的冲积平原,它们又被突出其间的丘陵、山地分割为武威平原、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个平原的中部多是绿洲区,沟渠交错,耕地如织。绿洲之间贯穿有戈壁、沙漠。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河西走廊是历史上中西交通要道,是从古都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一直向西延伸。

二、河西走廊地形、气候以及对西路军的影响

河西走廊自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河西走廊其分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而西路军活动多的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

河西走廊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1月均温多在-8~-12℃之间,极端最低温超过-30℃。7月均温多在20~26℃之间,极端最高温高于40℃。年均温约6~11℃。昼夜温差平均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走廊风向多变。武威、民勤一带以西北风为主;嘉峪关以西的玉门、安西、敦煌等地,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降水量30~160毫米,而大部地区蒸发量2 000~3 000毫米,年日照一般在3 000小时以上,无霜期约160~230天左右。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50%~60%。云量少,日照时数多,多数地区为3 000小时,西部的敦煌高达3336小时。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由于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又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特别适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从1936年10月渡河开始,到1937年3月西路军完全失败,此时正经历了河西走廊的冬季时节,走廊温度逐渐降低。而河西走廊除了几点绿洲外,戈壁和沙漠广布,戈壁滩温度下降速度也比较快。众所周知,戈壁滩和沙漠在白天经过阳光直射温度迅速升高,而到了夜晚温度又迅速降低,昼夜温差大,给西路军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而在退入祁连山后,祁连山中的温度比其他地方更低,不利于夜间行军和伤员伤病的恢复。

在最初渡河后,气候条件就不容乐观。“过黄河后,地多沙滩,气候甚冷,锁罕堡到吴家川及以西一带均系咸水,房式与会宁及甘南相仿,数量少,堡寨稀,中和堡以北均沙漠,到尾泉一路无房子,柴火困难,粮食甚缺,一条山盐最多。”[1]145又比如“四方面军由西康转入甘南,痛苦至极(尤其是五军),减员极大,甘南休息约两月,但体力仍弱,尔后北上多为夜间行军,渡河后完全夜行,气冷衣单,粮缺水少,故部队身体亦大行减弱,但精神与士气仍旺”[1]176。到完全深入河西走廊,进入甘北地区,地形、气候更是成为西路军前进的一大阻碍因素。如文献资料中记载“我军在甘北地区与二马作战之客观困难条件(甘北地形之奇特,气候之奇寒,人烟散聚无定,沙漠之辽阔,堡寨之坚险,山势之荒野,饮水之缺乏,粮食之少与被封锁,故一般来说,不利于野外作战,不利于游击活动,不利于死守一地……)”[1]178,说明河西走廊的客观地理条件确实对西路军造成了困难。在临泽高台作战时,每到夜晚,温度也极其低,这对伤员的恢复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西路军在临、高地区,同数倍于我的敌人打了两个月。经过北上和过河西进后的连续作战,部队已几乎没有弹药;这时天寒地冻,夜间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许多指战员还单衣赤足;无论干部和战士体力都极其衰弱。”[2]260极度困乏的西路军,与有后勤保障、吃饱穿暖的马家军作战,取得胜利当然是有一定困难的。

总之,在河西走廊的情况,大概可以这样说:“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堕指裂肤。我军指战员,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苦寒气候,长夜行军,真是艰苦至极。”[3]432“茫茫祁连山,屹立甘、青两省边界,横贯河西走廊,绵延千里,巍峨挺拔。常年积雪的冰川高入云霄,深沟大河纵横其间,真是山重水复,悬崖绝壁,道路崎岖,行走十分艰难。特别是大部分地段没有人烟,一些地方至今没有正规道路,想雇牲畜雇不到,就是有牲畜,遇到悬崖绝壁,深沟陡坡,也得牵着走。每逢阴天,即便夏季,山脚下雨,山头落雪,条件十分艰苦。考察中,我们看到八九月早晚水都结冰,我们一路还需穿皮大衣,红军在数九寒天,深入祁连山腹地一个半月时间,正是大雪封山时节,道路崎岖漫长,人员负伤病残,还要一边打仗,一边行军,历尽艰辛,饱尝了世上一切苦难,经受了人间最严峻的考验,正如许多西路军老战士所说,祁连山中40多天的历程,经受的苦难远远超过在四川爬雪山、过草地时的多倍,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4]

三、河西走廊民情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依祁连山和青藏高原,北连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其自然地理环境十分独特,虽然地处内陆的干旱型气候带中,但南边有祁连山消融的雪水,水草丰美,既适宜居住在农耕文明,又适宜游牧文明,故在历史上一直处在不同民族交锋与融合的最前线。河西走廊的民族有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回、满等。从先秦至汉初,河西走廊上就分布有匈奴、月氏、乌孙等众多游牧民族。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多次出击匈奴,在河西走廊地区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移民实边,建立了稳固的汉人统治地位。唐朝前期,由于唐朝实行包容的文化政策,多个不同民族继续包容发展,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流,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地区,并实行吐蕃文化的民族同化政策。两宋时期,党项族在西北地区兴起,其建立的西夏王朝包括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并留下了大量西夏文化的印记。元朝时期,河西走廊又进入了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新时期,许多中亚与西亚的民族与文化传入我国,特别是伊斯兰教的传入,在河西走廊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明朝时期,由于明朝与蒙古政权的对峙,在河西走廊地区修筑长城并屯军,以致目前仍保留的大量明长城及其他军事遗迹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曾经激烈对峙的鲜明印记。清朝重新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民族如汉、蒙、回、藏等和谐共处,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民族格局。

民国时期,“二马”控制河西走廊,利用回汉矛盾,实行反动统治。没有党的工作基础,西路军开展工作也很难。“山丹、永昌、凉州一线,地处河西走廊的蜂腰部。北临大沙漠,南靠祁连山,中间是条狭长的弄堂。人烟稀少,村落零落,大路两旁,尽是荒凉的戈壁滩,极利于敌人的骑兵运动。当地没有党的工作基础,居民回汉杂处,对党和红军的主张多不了解。加之,马家军和民团,多系本乡本土的人员组成,红军是异乡客,短时间内很难打破民族隔阂与宗教观念,同当地群众融成一片。”[3]450正如文献所说“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条件也极其不利。最主要的,一是这一地带地区狭小,不利我重兵回旋,而且堡寨很多,城坚难破。二是历史上形成的回汉矛盾尖锐,二马反动势力控制很严,过去没有党的基础,我们要在短期内把群众争取过来很困难”[2]262。

总之,一方面,河西走廊气候对西路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昼夜温差太大,夜间温度太低,不利于夜间行军;不利于伤员伤病的恢复;指战员和战士的身体都极度衰弱,没有体力进行持续的斗争。对于地理地貌而言,除绿洲外,多是戈壁和荒漠,昼夜温差大,加剧了寒冷;同时空旷开阔的地形不利于隐蔽,为了躲避马家军的追击,只能躲入祁连山中,而祁连山中温度更低;走廊除绿洲外,戈壁地区缺水缺粮,部队补给困难;地形狭窄,不利于回旋,但却有利于骑兵运动。另一方面,河西走廊的具体民情是:没有黨的工作基础,二马控制很严,回汉矛盾尖锐,不利于西路军开展群众工作,这样就对西路军的战斗人数补给造成困难,人员伤亡一个少一个,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西路军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原因可以归结为对河西走廊的地理民情不熟悉不了解所致。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民情对西路军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包括这种因素在内的各种合力致使其最终走向失败。

参考文献:

[1]陈昌浩.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C]//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45.

[2]李先念.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C]//1983年《中央传阅文件》第891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4]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悲壮的征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5]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西路军河西走廊祁连山
图志
张文喜
河西走廊的风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祁连山下
在河西走廊聆听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